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元济一生对古籍整理呕心沥血,贡献卓著。从收集古籍、校印古籍方面,论述了张元济古籍整理的卓越成就,并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新发现的《中西日报》1910年关于张元济的多篇报道的判辨,对张元济到达美国的日期,在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萨克拉门托等地的行程,以及其回国的日期做了较为深入和翔实的分析,指出《张元济年谱长编》中对张元济1910年美国行程的记述存在的模糊和不确之处,以供张元济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开中国现代出版事业之端的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创立于1897年,距张元济加入约5年。商务创办人夏瑞芳等人多是印刷工人出身,故初创时期的商务具有印刷企业性质。商务在张元济入主之前除承印账册、广告、报纸外,共出版《华英初阶》、《华英进阶》等十六种左右...  相似文献   

4.
王绍曾与商务印书馆间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1930年,王绍曾进入商务印书馆校史处协助张元济整理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馆中工作也使其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王绍曾开始正式研究张元济其人其学,研究重心偏向张元济的古籍整理与校勘成就,同时发起并向中华书局讨回《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又组织团队进行整理并最终将...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在浙江图书馆发现了张元济先生的两封亲笔信(其中一件已残),这两封信《张元济书札》未收录,《张元济年谱》亦未见记载,相信系张元济先生的未刊信稿。现略加标点并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叔谅先生阁下:献岁发春,伏维动定纳福为颂。前月杪,诣贵馆检阅《四库全书》,辱承介绍并荷徐、毛二君推爱有加,殷殷指示,所有需阅之书二百数十  相似文献   

6.
叶新  熊诗倩  翟欢 《出版与印刷》2020,(3):99-102, 86
文章通过研究《张元济日记》中有关“商务书馆”名称纠纷的记载,并对照《申报》关于此事的报道,条分缕析,厘清“商务书馆”名称纠纷的缘起和经过,以及张元济先生如何运筹帷幄,快速化解纠纷。其中,体现出的张元济先生高超的商业智慧,至今仍值得出版人学习和体悟。  相似文献   

7.
1928年初,商务印书馆发行所为张元济先生转来一封越南华商胡煜记老板胡定立的信。胡在商务出版的《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中见到张用篆文写的跋,特委求题写横轴“鹰雄独立图”篆文五字。三年前,我们在编著《张元济年谱》时读到了这封信,不胜惊喜。张人凤兄去上海图书馆查阅,果有此跋文,复印而归。此跋《涉园序跋集录》与《张元济诗文》均未收,为张菊老的一篇重要佚文。笔者最近借到了《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这部书,又找来有关史料对照,现特将此书由来和张菊老跋文介绍如下。图录是中文工具书中特有的一类。宋代欧阳修、赵明诚等开创的金石学研究,以《集古录》、《金石录》等古文物图录专著为记载,著称于世。清乾嘉以来,朴学兴起。经学大师们大都爱好收藏古文物,注重金石训诂,许多人有金石图录类书籍传世。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和翁方纲《两汉金石记》最为著名。“讲求金石之学,  相似文献   

8.
张元济是我国近代很有影响的出版家、目录版本学家和校勘学家。他在编辑出版历史文化典籍,弘扬传播民族文明成果方面所做出的不朽贡献,已经为世人所屡屡称道。而其在收集、整理与编辑出版地方文献工作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虽曾有人涉及,但却很少专门的论述。本文据《张元济书札》、《张元济诗文》、《张元济日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4月25日-27日,为庆祝商务印书馆成立115周年同时纪念张元济先生诞辰145周年,商务印书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中国社会科学报社、海盐县人民政府联合在张元济先生的故里浙江海盐召开"《张元济全集》出版座谈暨第四届张元济学术思想研讨会"。两岸三地商务人共同赴会缅怀前辈。张元济是中国现代出版第一人,他几乎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10.
1.商务印书馆诞生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于1997年迎来了百年华诞。商务的创立,开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先河,而更重要的是,商务在100年的风风雨雨中,始终牢记商务创始人之一的张元济先生的“开启民智”的教诲,以高质量的图书贡献社会。《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文化史丛书》等中西学术著作,《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英汉小词典》等工具书,无不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和媒体的密切注意。而百年大庆的宣传,更使商务闻名遐迩。商务平时不多露面,但他们的书目广告读者众多。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近代出版机构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当推商务印书馆,沈雁冰曾评价为:“维新大业,数出版先驱,堪称巨擘”。《略论张元济的人才观》,介绍了早期主持商务编辑大政、历任商务经理和编译所所长的著名出版家张元济。他主持商务发展壮大的诀窍,对我们今天进行出版事业的改革,仍可为殷鉴。  相似文献   

12.
张元济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出版家、版本目录学家和古籍校刊家。在半个多世纪漫长岁月中,他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他为我国的图书出版、古籍整理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茅盾曾盛赞说:“在中国的新式出版事业中,张菊生(元济)确实是开辟草莱的人。⑴”  相似文献   

13.
丽荣 《出版史料》2007,(4):19-19
1903年12月,商务印书馆就出版严复译《社会通诠》与严复议立合约,这是迄今见到的商务最早的出版合同。该合同由张元济起草,合同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4.
跟汪家熔先生通了数年的信,却一直未谋面。前年第6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我在北京连打数个电话,他均不在家。去年他到南京来,我却到太原去出差了。这回去北京,早早地通了电话,怕再失去一次机会。汪老住在颐和园后的青龙桥六一幼儿园内。我从北大换了一次车,边走边问,刚走到六一幼儿园门口,正问“汪家熔住在何处”,传达室的人指着正走过来的一位老者说,“他就是”。寒暄过后,我怎么也没想到,电话里那个声音朗朗、面前这个步履矫健、须发还基本是黑的人竟有70高龄了。在出版史的研究圈里,汪家熔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退休前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曾经搜集、整理、辑集了一批有关商务创办人之一的张元济的图书,如《张元济日记》、《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张元济诗文》、《张元济书札》等著作,为国内张元济研究的开展作了大量  相似文献   

15.
张国功 《出版科学》2013,(1):108-112
在搜集整理《张元济日记》《张元济书札》《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和《张元济诗文》之后,1985年,汪家熔写出了《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张元济传》(四川人民出版社,《走向未来丛书》之一,以下简称《建设者》一书)。2012年,年过八旬的汪家熔将其大幅修订更名为《张元济》,被列入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作为"中国近现代出版家列  相似文献   

16.
商务印馆是我国近代一家大型民间出版社。它建馆最早,持续的历史也最长。传播近代知识和保存我国传统文化,都有卓越贡献。它与我国有成就的知识分子,无论其倾向如何,均有着一定的关系,这可算是商务的特征之一,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一般说来,商务印书馆的倾向比较保守,或日稳健,与急进派陈独秀不可能发生什么瓜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陈独秀与商务的关系,是在张元济入股,并主持编译所工作之后。陈独秀与商务印书馆所发生的有关事宜,都由张元济的过问或处理才解决的。陈,张二人都出生于晚清中兴时代。中法战争,清政府不战而败,张元济时已十九岁,陈还只七岁。甲午战争,中国败于东邻日本,陈已十七岁,由此开始关心时政。而张此时已与康,梁一起倡导维新思潮了。陈是康、梁的追随者,是与张同属一个思想方向的后进者。他俩均出生于书香门第,不过张元济多了一些旧学,而陈独秀则多了一些新学。陈独秀与商务印书馆,或曰陈独秀与张元济,由于个人的命运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使他俩各走自己择定的路,但始、终有缘,值得一书。  相似文献   

17.
商务印书馆汪家熔同志的出版史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史及其他》最近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汪家熔同志多年热心研究商务印书馆历史,整理、辑集有《张元济日记》《张元济书札》《张元济文诗》等  相似文献   

18.
王世伟 《图书馆论坛》2007,27(6):265-270
论述了张元济对合众图书馆的贡献,包括张元济是合众图书馆的主要创办者、主要管理者和馆藏文献的重要捐献者,并对其教育救国等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元济的出版人才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元济自1902年加入商务印书馆起,在出版领域勤勤恳恳工作几十年,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我国的出版事业,为商务发展、为当时中国的出版事业作出了贡献。张元济自始至终十分“爱才”。他的出版人才思想中处处闪烁着真知灼见,即使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来看,仍有许多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20.
李性忠 《图书馆杂志》2002,21(10):69-72
张元济与刘承干相知相交半个多世纪,张元济在古籍出版上得到了刘承干的无私帮助;而刘承干在成为大藏书家的过程中,张元济也时加援手。两人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的贡献,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