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曹操常常会丢三落四,要靠蒋干提醒。早上蒋干会捂着鼻子对曹操说:“丞〔chénɡ〕相,您今天忘记漱〔shù〕口了,您可是有口臭的!”中午曹操午睡时,蒋干在外面着急起来:“里面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蒋干不顾一切地冲进去,一把掀掉曹操的被子——“你干什么?”被惊醒的曹操满脸愤  相似文献   

2.
教人教版九年级《隆中对》分析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我试着让学生理解诸葛亮是一个胸怀大志,决非庸人之流的人物。这时一学生突然举手质疑“:老师,如果诸葛亮胸怀大志,那么他为什么不去辅佐曹操,那样不就更能成就一番大业吗?为什么还要等刘备三顾茅庐后才辅佐刘备呢?”她的问题一抛出,立即得到许多学生的响应。也有学生不同意她的说法“:诸葛亮若是去投靠曹操,未必得到曹操的重任,而刘备三顾茅庐后像兄弟一样对待他。”回答马上又遭到了其他学生的反驳“:诸葛亮这样等待,与姜太公一样,是消极的,若是没有刘备,他的才能不就被埋没…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制谜和猜谜成了文人斗智的游戏。如《三国演义》里有两则描写曹操出谜的故事:一是曹操叫人建造花园,竣工后他去观看,看毕在门上写一个“活”字,杨修心领神会,立刻让人把门改窄了。原来“门”中写“活”就是曹操嫌门太“阔”了。二是曹操收到客人送来的一盒酥糖,便在盒子上写上  相似文献   

4.
〔教例〕:“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同学们说说句子中哪些词是描写人物神态的?生:“鲁肃吃惊地说”中的“吃惊地”。生:“诸葛亮笑着说”中的“笑着”。师:大家能按提示语的要求朗读人物的语言吗?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学生练读)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师:你读得有声有色。同学们听他这么读,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形势这么紧张,诸葛亮怎么还笑得出来?生:诸葛亮不怕吗?生:诸葛亮真的在笑吗?师:大家读读这句话,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诸…  相似文献   

5.
“华容道”取自著名的三国故事,它与七巧板、九连环等中国传统益智玩具一起被叫作“中国的难题”。华容道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曹操在赤壁大战中被刘备和孙权打败,被迫退逃到华容道,又遇上诸葛亮的伏兵,关羽为了报答曹操对他的恩情,放曹操逃出了华容道。华容道游戏的棋盘上共摆有十个大小不一样的棋子,它们分别代表曹操、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和关羽,还有四个士卒。棋盘下方仅有两个小方格空着,玩法就是通过这两个空格移动棋子,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出华容道。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出师表》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句、历来注家甚多。初语六册课本是这样注释的:〔泸〕水名,现在的金沙江。〔不毛〕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毛,苗。关于“泸”,此外还有两种注解:(一)泸水,金沙江的支流;(二)泸,泸水,古水名。一名泸江水。指今雅砻江下游和金沙江会合雅砻江以后一段。新版《辞海》就是这样注  相似文献   

7.
美文采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泛泛绿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随风靡倾。———曹丕《秋胡行·泛泛绿池》白马饰金羁①,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②。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③。宿昔秉良弓④,矢何参差⑤。控弦破左的⑥,右发摧月支⑦。仰手接飞猱⑧,俯身散马蹄⑨。———曹植《白马篇》注释:①〔羁〕马笼头。②〔幽并〕地名,现在的河北、山西和陕西三省交界的地方。③〔垂〕同“陲”,边塞。④〔宿昔〕“夙夕”,早晨、晚上。⑤〔矢〕用木做箭杆的箭。〔参差〕不齐的样子。⑥〔控弦〕…  相似文献   

8.
周明 《文教资料》2006,(5):28-29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写的是孙刘联军在赤壁用火攻大败曹军,曹操率残兵败将狼狈逃至山高林密路窄峰险的华容道,被早已埋伏在此的关羽截住。关羽见曹军人困马乏,衣衫不整,人心惶惶,皆欲垂泪,动了恻隐之心;又想起曹操昔日许多恩义与过五关斩六将之事,更觉于心不忍,于是长叹一声,并皆放去,终使曹操脱难华容……这一回的描写相当精彩,情节曲折生动,人物个性鲜明。有人慨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又有人慨叹关云长的义重如山,但慨叹敬佩之余又生出一丝遗憾:诸葛亮既然知道关云长不会杀掉曹操,为何偏要让他去守华容…  相似文献   

9.
布景:一片树林。人物:小刺渭、小猴、21\白兔、z」、猫、小松鼠、蛇。时间:夏天的早晨。(幕启。背景音乐中,树上的小鸟在快活地歌唱,白兔和小猫、小松鼠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猫、小松鼠:哈哈,哈哈,你捉不到我们,你捉不小白兔:哼,看我不捉到你们。(过了一会儿,小松鼠一不留神,被小白兔捉到了〕小松鼠:不玩了,不玩了,这个一点儿也不好玩。小白兔:那我们玩什么呢?小猫:我们玩拍手游戏吧。〔小白兔和小猫玩拍手游戏,小松鼠站在一旁数〕 小松鼠:你拍一,我拍一,两个娃娃做游戏。 〔小猴上〕 小猴:今天天气真正好, 我找朋友做游戏。 做游戏…  相似文献   

10.
再现空城计     
胡璇 《初中生》2016,(14):6-7
话说那诸葛亮被刘备吹捧得心花怒放,经过几次出兵,确实也积累了些实战经验.这不,今日领军去“扁”曹操,一路杀来,运气颇佳,接连获胜,于是军心大振,气势逼人. 狂妄自大的孟达被斩后,诸葛亮对马谡说:“今日曹军要来断我咽喉之处,请你带兵去守街亭.街亭要是失守,我大军就完了,此战万万不可马虎.”马谡说:“嘿嘿,我曾是蜀国甲级守门员,一个小小的街亭还守不住吗?  相似文献   

11.
话说那诸葛亮足智多谋,在马谡〔sù〕大意失街亭后,仅凭着一副泰然自若的神态和一条如簧的三寸不烂之舌,便把司马懿〔y〕ì玩得团团转,保住了本来已经危在旦夕的城池,受到了世人的千古传诵。再说司马懿那只老奸巨滑的狐狸,自从他得到那城里根本没有一兵一卒的消息后,气得三尸神  相似文献   

12.
《草船借箭》(第十二册)第七、八自然段有声有色地写了诸葛亮巧妙地向曹操“借箭”的经过,生动地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这两个自然段。  相似文献   

13.
“给+NP”中NP的语义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句子的深层语义关系 ,可把“给 +NP”中NP的语义范畴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 :按照句法语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每个名词短语以“格的关系”和动词发生联系。“格的关系”即不同的语义范畴 (《“格”辨》 ,2 4页 )。按照这个原则 ,可以把“给 +NP”中的NP划分为 :〔对象〕、〔施事〕、〔受事〕 ,以及语用成分。其中“给 +〔对象〕”是“给+NP”结构的主要用法。第二层 :〔对象〕范畴进入组合后 ,由于动词选择限制关系不同 ,又可以次范畴化为 :〔受物〕、〔受益〕、〔受损〕、〔朝向〕等几个小的范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给”字句的一些句法特征。  相似文献   

14.
1.学习英语语音时常见的一些困难(1)个别音素方面的困难这里包括元音方面的困难和辅音方面的困难。在元音方面,如将〔〕读成〔e〕,将〔ei〕,〔u〕,〔ai〕,〔u〕,〔i〕等读成类似汉语的“哀”、“偶”、“爱”、“傲”、“我爱”。在辅音方面,如将〔〕读成〔s〕或〔〕,将thin〔in〕读成〔sin〕或〔in〕。(2)音量方面的困难这里的困难主要是将长元音读成短元音,将短元音读成长元音,或者是长元音读得不够长,短元音读得不够短。英语辅音也有音量的问题,但这对于初学者来讲没有很大的意义,不必强调。(3)强读式和弱读式上的困难初学英语的人往往将一句话中的每一个词都读得很清楚,都读成强读式,以为这样就能使自己的发音正确。例如,将“Ihaveanappleandapear”读成〔‘ai‘hv‘n‘pl‘end‘ei‘p〕,完全没有一点英语的腔调。(4)“加音”的问题初学英语的人很容易犯“加音”的毛病,在字尾加上一个音,或在某些辅音组合中间加上一个音,如将make读成〔‘meik〕,将five读成〔faiv〕。(5)“漏音”的问题初学英语的人还有漏音的毛病,有时将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词漏掉一个音节,或漏掉一个或几个音素。例如...  相似文献   

15.
读了《三国演义》,大多数人会被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场面所感动,都会高度赞誉诸葛亮执法如山。当然,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掩卷深思,不禁会问:既然街亭非常重要,一向深谋远虑的诸葛亮,为什么会让“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去守呢?事实上,问题就在于诸葛亮没有任人唯贤,而是让“义同兄弟”的马谡去镇守。为官者不任人唯贤,执法如山又有什么意义呢?在用人方面,诸葛亮始终逃不脱感情因素的干扰,从而不可避免悲剧的发生。这并非一次。赤壁大战后,他明知曹操对关羽有知遇之恩,经关羽一番慷慨开头简要交代要论述的话题。用一问句引出后面…  相似文献   

16.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遵循语言教学规律,着重于能力的培养。在初级阶段要以听说训练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听”力的训练更应居于语言学习之首。(一)要让学生练就“听”的过硬本领。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听”的重要性,让学生重视它,能主动去“听”。并要注意:1.教会学生区分和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克服汉语发音习惯的影响,特别是乡音的影响,注意区分〔s〕与〔θ〕、〔z〕与〔〕、〔w〕与〔v〕等音素的不同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这样才不致闹出把“west”读  相似文献   

17.
为曹操翻案     
千百年来,人们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曹操是能臣,是奇才,但更多的人认为他是奸雄,是汉贼。经后世艺术小说的“加工”,民间戏曲的“润色”,再加上后世帝王出于统治目的而下的定论,“奸雄说”就普及了。世人只记得周郎的赤壁之战,却忘了曹操的官渡之战;世人只记得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却忘了曹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相似文献   

18.
东吴孙权决定举办一次“天下第一名酒”的比赛,周瑜立即将请帖发到其他两国,请两国的重要人物参加。张飞首先拿到了请帖,找到诸葛亮说:“军师,吴国要举行‘天下第一名酒大赛’,让我去当品酒员,让您和二哥去当嘉宾,去不去?”“当然去了。”诸葛亮说。于是三人骑着木牛流马,拿着蜀国刚酿造出  相似文献   

19.
错在哪里     
1.湖北黄梅县衫木中学方亚斌来稿 题计算〔(一士)m (一去)“〕“。 解〔(一士产 (一士)“〕“ =〔(一士)口一“〕“=〔(一士)“〕’一” =一1邝卜“。 解答错了!错在哪里? 解答只考虑到fn一n为奇数,忽略。-。为偶数的情形,因而只得出单一的结果一(士邝,’.)<0。正确的解答应是: 〔(一士). (一士)”〕“仁〔(=(一‘士)一“〕3=〔(一士)”〕m一”舌)口--一 ....勺.~, ,口~n ,(一1)口一”一(1/8,一’)(当,一n为奇数时),(当川一n为偶数时)。﹄谷舀乙/了了了,l,二 一产j、1 公2。江苏兴化市城东中学陈德前来稿匕AEC=乙BED,…匕A>之B。 3.溯南…  相似文献   

20.
以下问答纯属娱乐,如考试中照搬,后果自负,嘿嘿。1.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论的是什么英雄?张艺谋的《英雄》呗。2.在那桃花盛开的季节,有三个人在桃园结为团队,此后他们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请问他们是哪三个人?是S.H.E.呗。3.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连去了两次都没有成功,直到第三次方才如愿,这是为什么?这还不容易?第三次刘备肯定是知道了密码,他在老诸葛门前大喊三声:“芝麻开门。”4.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连续三次去茅庐,终于打动了诸葛亮,请用一句成语概括这个典故。茅塞顿开。5.曹操为何要杀杨修?因为有一天,杨修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