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岩体力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工程学科。我校水利学院岩体力学课程存在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教学的问题,该课程的教学中,室内试验少,不进行野外教学实习,实践教学环节非常缺乏。针对现状,开展岩体力学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试验教学和管理新体系。采取增加室内试验并优化试验内容、进行岩体力学数值试验,创造岩体力学现场试验和开展创新型研究试验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岩体力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峡工程规模巨大,经济效益显著,是目前世界上兴建的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三峡工程前期地质勘察研究进行了近半个世纪,包括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区域稳定与地震、水库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坝址工程地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课题。岩体风化是坝址工程地质勘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三峡工程坝址岩体为前震旦纪闪云斜长花岗岩、闪长岩包裹体和各类脉岩,岩体风化是坝址各类建筑物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对岩体风化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岩体的风化类型和风化分带,各风化带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岩体风化所带来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诸如坝基风化岩体利用、工程开挖边坡,风化岩体的防渗处理等。  相似文献   

3.
岩土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土工程是将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三结合为一体并应用于土木工程实际而形成的一门应用性新学科。它涉及土木工程建设中岩石与土的利用、整治或改造,其基本问题是岩体或土体的稳定、变形和渗流问题。岩土工程的发展将围绕现代土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并将融取吸收其他学科取得的新成果,今后主要集中在土的本构模型的研究、沉降控制设计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基坑工程围护体系的稳定和变形、地基处理技术和复合地基等11个方面的研究领域。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规模、持续发展的时间、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岩土工程技术问题,都是其它国家不能相比的,这给我国岩土工程研究跃身世界一流并逐步处于领先地位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创新创业教育已被国家提升到了战略层面,在该教育背景下,以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开设的岩体力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基于学校特色和岩体力学课程的特点,在分析目前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岩体力学课程教学体系,揭示了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可行性,提出了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同时将创业比赛和科研项目融入课程环节,为新常态下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鉴于岩体力学鲜明的应用学科特征和实验环节的重要性,在岩体力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20多年的岩体力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注重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在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教学改革方面加大了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这一专业教学实习具有鲜明的特色,并保持了高质量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岩体力学在土木工程、地质工程、采矿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是理工科院校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块体极限平衡法可用于边坡、重力坝坝基和拱坝的坝肩的岩体稳定性分析,其中单平面滑动、双平面滑动、折线性滑动、圆弧性滑动等是岩体力学教学的基本内容,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岩体力学的块体极限平衡法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丹江口工程冲刷坑地质调查成果为例 ,阐述了岩体特征是影响冲刷形成的内在因素。根据三峡工程冲刷区丰富翔实的地质资料 ,分析了冲刷区岩体结构特征 ,进而与丹江口冲刷坑岩体抗冲性能进行类比分析并作了评价 ,为后续水力学试验和技术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有关岩体的三维物理模型结构面教学中,现有的模型存在角度限制、试块难以重复利用等问题,为此,基于工程岩体开挖过程中形成的楔形体岩块类型,该文研制了变角度空间块体滑落模型实验平台,既保证了与岩体物理量的相似性,又能模拟实际工程中碎裂岩体结构面的各种产状,直观地反映不同方位(倾向、倾角)岩块滑落的真实情况。利用该实验平台在岩体力学试验教学中开展相关系列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桥一矿是淮北煤田陷落柱发育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矿井,根据刘桥一矿已揭露的岩溶陷落柱的现场调查,结合以往华北煤田陷落柱资料,从刘桥一矿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地质背景、岩溶陷落柱发育分布特征,探讨岩溶发育特征及对岩溶陷落柱形成的影响和岩溶陷落柱形成的岩体力学条件,对未开采区进行预测,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0.
岩体力学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结合课程知识要点,深入挖掘岩体力学内含的思政元素,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教学过程中渗透岩体力学蕴含的爱国精神、哲学逻辑思维、科学及其工程伦理思想,不仅可以使单调的专业课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同时还可形成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专业知识教授、能力培养与思想政治引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力学等学科的关系密切.根据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力学等相关学科之间的认识盲区,提出在工程地质学的教学中加强自然历史分析法等传统地质思维方法论的引导,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在实际工程有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根据岩石力学的基本原理开发了岩石与岩体力学参数估算的虚拟仿真实验软件,为学生提供虚拟仿真实验。学生通过该软件可进行岩石力学实验、岩石试件物理力学参数分析、岩体结构面识别、岩体力学参数分析的虚拟仿真实验,进而掌握岩石及岩体力学参数的估算方法。该虚拟仿真实验不仅是传统室内岩石力学实验的有益补充,也是对岩体力学参数测定试验的尝试性拓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The welcome new attention paid to subject teaching should have bridged the old divide between pedagogical and disciplinary research. Bu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focus on subject, rather than disciplinary communities is part of the commod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at what is needed to re-energise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an inclusive new model of disciplinary education based on an engaged community's processes and practices. Each discipline, it is proposed, will model differently its practices, knowledge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its writing, its community. The model may change received ideas about the focus and central concerns of the discipline, and in modelling disciplinary learning will chang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The model will be discipline specific and, as such, will resist generic and imposed 'skills and outcomes' frameworks. Evolving out of practice, rather than an external agenda, it should link disciplinary and pedagogical research so that they are mutually informing and transforming.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高校"岩体力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本科学生多、实验设备不足、实验教学学时相对较少、学生创新意识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工程教育认证中学生的毕业标准,提出了"以现场问题引入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创新实验方法"和"利用新技术多途径实现实验教学"的新时代改革方向,并以岩石单轴压缩试验为例,详细阐述了"七步法"实验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该实验教学模式符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学生毕业标准,解决了当前高校"岩体力学"实验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可为新时代高等院校"岩体力学"的高质量实验教学和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continuity model for engineering in rock masses and a new schematic method for reporting the engineering of rock continuity.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mechanics of every kind of medium;and is a new way to determine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used in engineering design in rock masses.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of intact rock were combined with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field rock.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orthogonally-jointed rock are given.The results included the curves of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of some rock masses,the cur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mension △ and the uniaxial pressure-resistant strength σc of these rock masses,and pictures of the destructive procedure of some rock masses in uniaxial or triaxial tests,etc.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to engineering design in rock masses showed the potential of its application to engineer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土木工程本科生专业主干课教育即“岩石力学”课程的特点,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大学专业课教育.本文分析了PBL教学模式在岩石力学教学中的应用特征及优势,提出了“岩石力学”课程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思路,包括PBL教案设计、资料搜集、课堂讨论及教学评价,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宜宾市宜宾县喜捷镇边坡危岩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危岩体的状况,对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赤平投影分析,结果表明:危岩块体底部存在与坡面近反向的缓倾结构面,该危岩块体在暴雨、地震或其它异常地质营力的诱发下,将可能沿着其与母岩的接触面发生滑塌;可采用地锚加钻孔灌浆加固,防石墙、栏石板支撑,以及清除余石的综合治理方案来防止危岩体滑塌.  相似文献   

18.
如何培养适应新世纪、新型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摆在当代教育工作面前的一项基本而十分艰巨的任务。本文系统介绍了地质工程专业“优选苗、宽基础、重培植、深挖潜”的地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举措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9年《中国本科教与学调查China College Teaching&Learning Survey(CCTL)》数据,根据学科知识特征分析不同学科教学发现:我国大学教师教学行为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总体上人文学科与理学的学生评分高于工科、农医艺学科及社会科学;针对同类院校的学科差异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偏应用类学科的本科教学可能存在更多问题。因此,本科教学改革须重视:一是尊重应用型学科的知识特点,构建教师关注实践教学与研究的激励性制度;二是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提升应用型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