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三个方面反思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状况:其一,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播基督教文明所引发的留学生运动,是中国知识阶层追求新文化的一种痛苦选择;其二,“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文化政策的相继失败,导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封闭性;其三,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结果,是形成了两种文化在相互对立中并存的新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三个方面反思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状况:其一,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播基督教文明所引发的留学生运动,是中国知识阶层追求新文化的一种痛苦选择;其二,“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文化政策的相继失败,导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封闭性;其三,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结果,是形成了两种文化在相互对立中并存的新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3.
中西文化对撞历史久远。自秦汉以来的2000余年中,中西文化对撞大致经历了早期交流、全面对撞和互融共进三大时期,与之相对应的经历了由“单向输出→相互交流→外力撞击→单向输入→双向互赢”的五个发展阶段。厘清中西文化对撞的历史脉络,把握不同时期中西文化对撞的特点,有利于在全面、科学认识中西文化异同的基础上,找准中西文化的切合点,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人类文化就在不断交流、冲突、融合与共享中发展着,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化的浪潮使得文化的交流、冲突、融合与共享呈现出了加快发展的势头。这种势头的出现,给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考察全球化中的中西文化交流,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把握中西文化交流的契机,才能更好地从最深层次上去理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制约性和文化共通性的内在机理图式。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以来,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始终比较活跃,可以分为近代与当代两个时期。从交流的层面比较这两个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的相同之处,从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交流与冲突的心态、方式、范围、结果等处比较这两个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的差异,揭示中西文化交流的特征与历史规律,或许可以为新时期中国现代化新文化的重构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西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这使中西文化的语言表达、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文章主要从文学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的视角,即从媒介功能、促进功能、信息传递功能以及交往工具功能等方面探讨文学翻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最近访法首先抵达里昂而非巴黎的可能原因,或许是由于里昂中法大学的历史存在。该校是中法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篇章,既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相关,又与更为高远的学术追求相宜。所以说,它是中西文化教育交流的特殊见证。本文拟对中法文化教育交流的渊源和里昂中法大学的缘起、创设及其历史意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近代与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婴 《历史教学》2002,1(4):28-33
鸦片战争以来,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始终比较活跃,可以分为近代与当代两个时期.从交流的层面比较这两个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的相同之处,从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交流与冲突的心态、方式、范围、结果等处比较这两个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的差异,揭示中西文化交流的特征与历史规律,或许可以为新时期中国现代化新文化的重构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传教士为桥梁的中西文化交流,是以地理大发现为发端的资本主义扩张的必然,体现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同时,中国社会的变革也需要与外来先进文化进行交流。两大原因的交织共同推动了中西文化的大融合,而西方传教士便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影视作品作为信息含量较多,又较受现代社会青睐的媒介之一,是现代人在闲余时间对自己视野进行拓宽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影视作品也是架起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之一,尤其是不同国家电影的引进及字幕翻译,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有重要影响,而电影字幕翻译同样会受到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主要从影视字幕翻译的关系入手,探讨中西文化交流对电影字幕翻译影响的同时对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影视字幕翻译与归化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陈名 《考试周刊》2011,(54):39-41
家庭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每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文化的差异在家庭交流过程中同样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文对家庭交流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了解和分析家庭交流过程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学习和研究中西文化差异在家庭交流中的各种体现,有助于我们在家庭交流方面取长补短,促进家庭教育的不断完善,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2.
全球一体化局势的不断发展,使得中西文化交流不断深入。虽然二者的文化内涵不断交融,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中西文化依然存在巨大的差异。文章从英语文学翻译入手,围绕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展开阐述,并就其背后深刻的社会背景及人文背景因素进行详尽分析,希望对中西文化交流的有效进行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中西文化的异同,探讨翻译过程中中西文化对应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翻译的影响,以提高翻译的可操作性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的翻译活动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翻译的内容和形式上看,体现了中西文化平等且平和的交流,其原因有很多,归根到底应归结为经济原因。这种翻译活动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是双向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利玛窦是最具影响的人物.他在华传教期间,把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传入中国,同时又将中国的儒家文化介绍到西方,是进行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人.文章围绕利玛窦在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两方面的贡献来论述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是跨文化的交流,只有了解中西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理解其语言内涵,将其语言信息原汁原味传达给人们。  相似文献   

17.
张平 《华章》2013,(32)
明代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开创了明清之际西学东渐的新方式,也揭开了中西文化交流高潮的序幕。他着汉服、讲汉话、学汉学、交士人、译汉文、写自传、记札记,架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借鉴海德格尔“此在”与“共在”理论,讨论中西文化交流问题,主张中西文化应该着眼对自身的发展,将彼此理解为独特性的存在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9.
孙晔 《教育教学论坛》2012,(33):182-183
"地球村"的发展促使各国之间文化交流、传播和融合,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离不开我国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不断交流,这是我国的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新形势下对于中西文化存在差异的问题,我们要正确地引导,中西文化交流中我们要坚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让中西文化更好更顺畅地交流融合。本文就是围绕这一问题对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发展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对国家所起的重要作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崔春燕 《考试周刊》2008,(50):230-231
本文通过英汉语言中常见的颜色词blue,yellow的对比分析,指出颜色词里所折射出的中西文化的不同内涵。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汇的差异,对克服中西文化冲突、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