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以来,由于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的不同,运动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对一些相对比较激烈,对身体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被视为“禁区”,不让女子运动员进入。随着体育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过去的体育禁区被逐渐打破,并且发展很快。女子马拉松、女子拳击、女子足球、女子举重……一些世界纪录由女子保持。如横渡英吉利海峡最快纪录是女子运动员。这些运动项目女子的进入,引起了对女子体育运动观念上的更新,而且导致了对女子体育运动适应能力的重新认识,为女子体育运动的开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下面就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女子体育运动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中国田径女子优势现象及原因入手,提出了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加强相关立法,保障女子田径运动员权益;革新训练体制,体现对女子田径运动员的人文关怀;关注终身发展,提高女子田径运动员的受教育水平;突破传统性别观念,发展女子田径运动员的个性;加强对女子竞技体育的宣传,制造中国的田径女子体育明星。  相似文献   

3.
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尤其是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在被誉为“男子支配的领域”--体育运动中,女子已向男子挑战了! 女子冰球、女子马拉松长跑、女子马拉松游泳、女子水球、女子举重、女子足球相继出现,甚至同场与男子夺标……。显示出了女子在一些所谓“男子项目”上具有惊人的潜力,确实令人赞叹! 近些年来,女子拳击运动也已在欧洲和美国兴起,  相似文献   

4.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中国竞技体育的女子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女性主义视角审视了关于致使中国竞技体育女子优势的各种观点,指出应加强立法,保障女子运动员的权益;发展女子运动员的个性;提高女子运动员的受教育程度,促进她们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对女子竞技体育的宣传工作,培养中国的女子体育明星。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当前女子体育高扬性感路线大旗的种种现象出发,以促进女子体育的健康发展为宗旨,运用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等相关理论,客观分析了女子性感体育的成因,辩证地评析了女子性感体育深层次的背景,并预测了女子性感体育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袁柏青 《精武》2012,(33):89-89,91
以2002~2012年我国女子竞技游泳成绩的发展变化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女子游泳发展特征,掌握和发现其发展规律。研究表明,我国女子游泳整体竞技水平的发展呈现锯齿状上升态势;期间两届全委会继承了以往的“传统”,“全运会现象”中国化特征明显,已成为中国“特色”规律;我国女子游泳总体竞技水平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女子,可以说“世界女子进一步,中国女子进一大步”,但与世界女子相比竞技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我国女子仰泳项目成绩增长迅速,50m蝶泳、蛙泳及自由泳同世界女子有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200m蛙泳竞技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浅谈女子举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世界体育竞赛项目中,凡是男子能够参加的项目,女子几乎也都有了,如女子足球、女子柔道、女子马拉松跑、女子三级跳远、女子撑竿跳高、女子链球等等。女子举重也毫不例外地最早在美国兴起。现在,北美、拉美、欧洲以及亚洲的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都较普遍地开展女子举重运动,并且比较正规地按体重分九个级别进行比赛,从而建立了各自的国家纪录。  相似文献   

8.
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现代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发展进行了叙述和分析,特别是中国女子撑竿跳高对这一运动的贡献,回朔了其历史发展情况,并根据目前女子撑竿跳高现状,对今后女子撑竿跳高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唐代女子参与的主要体育活动(球类、百戏、户外休闲、游戏娱乐等)进行梳理分析,认为:唐时期政治的相对稳定、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开放与宽容,为女子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植根于本土的儒、释、道三教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丰富了唐代女子体育思想,随即呈现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女子体育活动形式;唐代女子体育发展呈多元化兴起的局面,是中国古代女子体育的一大特色。因此,对唐代女子体育的研究可为中国古代女子体育研究提供参考,为我国现今发展女子体育事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和我国女子足球运动的发展,女子足球裁判员也应运而生。目前,女子足球运动水平提高很快,发展 迅速。因此,探讨女子足球比赛特点,对进一步全面提高女子足球裁判员自身素质和执法水平大有裨益。通过第九届全 运会和第四届世界女足锦标赛的分析,我们对当今女子足球比赛特点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培养和提高女子足球裁判员执 法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健康角度分析了健身运动对女子健美的作用。对评定女子减肥的标准;女子减肥的某些误区;女子健美的运动方案进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踢球入门     
这期介绍女子足球 1.女子足球运动的发展 现代女子足球运动始于英格兰。同男子足球运动一样,女子足球也有其悠久的历史。从16世纪英国就出现了女子足球运动,1890年,英格兰首次举办了正式的女子足球比赛,吸引了上万名观众观看。1894年,英国成立了“普雷斯顿迪克”和“克尔兰世”女子足球俱乐部。从此女子足球运动在英国不断深入开展,并进一步影响和带动了欧洲其它国家女足运动的开展。然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封建意识还很强,许多国家的妇女是受歧视的,女子从事体育运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非议和阻挠。例如1902年,英国足协以及欧洲足球理事会就做出并执行了女足俱乐部不  相似文献   

13.
女子拳击运动员月经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女子拳击运动起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 ,到目前虽然还不是奥运会的竞赛项目 ,但收受报酬进行比赛已有很长时间的历史。由于美国和国际拳击组织的大力支持 ,女子拳击运动的广泛开展将是大势所趋。在美国女子拳击运动的推动下 ,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相继加入到这一行列中 ,我国的女子拳击也开始发展起来。1987年 ,北京、上海、哈尔滨、沈阳等地就开始了女子拳击。 1995年 7月 ,在沈阳举行了第一届女子拳击邀请赛 ,使我国女子拳击运动开始走向正轨。 1994年 11月 2 4日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业余拳击协会代表大会上 ,代表们一致通过了自 1996年起女子…  相似文献   

14.
关于女子举重科学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女子举重运动的发展 ,特别是女子举重进入奥运会后 ,女子举重科学训练的问题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因此 ,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鉴于男女举重训练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 ,结合我国女子举重训练多年来的经验教训 ,在回顾我国女子举重训练方法的演变过程的同时 ,重点分析和研究了女子举重训练有关强度与运动量的关系 ;技术与力量的关系 ;以及训练与恢复的关系。并就女子举重运动员经期训练和早期专项训练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由于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运动能力相对较男子弱,一些较激烈,对身体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被视为女子的“禁区”。随之体育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禁区已被逐渐打破,马拉松、拳击、足球、举重……这些运动项目女子的进入,导致了对女子体育运动适应能力的重新认识,为女子体育运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下面就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女子体育运动作以介绍。女子马拉松在历届奥运会上,马拉松一直是女子运动员的禁区。马拉松跑程长,对身体、尤其对心肺功能要求很高。由于女子的心肺功能较男子差,因而女子长期被排除这项竞赛之外。1967年,美国运动员凯瑟琳·斯威策为了打破这个禁区,她女扮男装,跑完了波士顿  相似文献   

16.
沙滩排球这个以最快速度列入奥运会的项目在山西这块黄土高坡上也得到飞速发展,在第十届全运会上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夺得了这个项目的银牌,可是十多年来我省女子沙滩排球队举步维艰,针对我省女子沙滩排球队发展的研究几乎为零。为了弥补山西女子沙滩排球的研究不足,通过对山西省女子沙滩排球队进行的发展调查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希望能对山西女子滩排球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2008年世界女子网球单打年终排名前10位选手的身体形态、技战术水平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了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竞技水平影响因素以及竞技特征,为了解世界女子网球竞技规律,提高中国女子网球竞技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主要采用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阐述了女子网球竞技水平诊断指标确立的理论基础,女子网球竞技水平诊断指标的结构基础,女子网球竞技水平诊断指标的价值基础,女子网球竞技水平诊断指标确立的原则,并构建了女子网球竞技水平诊断的指标体系,旨在为女子网球运动的训练及运动选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从生理特点分析女子举重技术的优劣势从解剖生理上找不出女子不适合举重运动的理由。相反,女子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为女子举重运动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女子骨盆较宽大,重心较低,对举重中要求下肢支撑的动作稳定性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归纳分析对比法等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女子三级跳远的发展现状,并对我国女子运动员主要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结果显示我国女子运动员助跑速度较慢、速度利用率不高、大都采用了平衡式技术为我国女子三级跳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我国女子三级跳远今后的发展和训练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