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坚持教师第一,是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关键 一是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从精神上引领教师体验职业幸福。师德建设要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让学习成为教师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时代的主旋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为此,本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阐述了师德建设的内涵、本质。即师德建设是指教师个人自身成长及教师职业行为的优质化过程;师德建设是指不断促使教师个人对教育、学生、自己的情感投入并养成习惯直至成为性格的过程;师德建设是指使教师不断缩短与"真人"距离的过程;师德建设是指促使教师走上"为善之道",体验良心的方法和动力。  相似文献   

3.
蔡舒敏 《广东教育》2002,(11):13-13
教师的劳动与其他劳动不同,不是用工具去影响和改造劳动对象,而是用自己的思想、知识、智能、道德、言行等直接影响学生。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教师的劳动产品也是人,教师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及其所处的特殊地位,使教师的劳动具有突出的示范性特点。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质、言行习惯等,都是教育学生、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风貌,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发生影响,并通过学生的认同和模仿,逐步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个性。教师的师德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前途,这就是师德效应。在教育活…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比较完备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应当涉及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受教育(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等四种关系范畴和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个层面。其中,师德理想体现着教育专业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具有激励功能;师德原则是指导教师职业行为的准则和依据,具有指导功能;师德规则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最低要求,具有约束功能。  相似文献   

5.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要求,是做好教育的基础。新时代对师德有更高的要求,只有德才兼备的“人师”才能培养全面发展、德能兼备的学生。发展师德修养主要靠教师个人自主、自律的进取心和学校文化环境的熏陶。要构建形成良好师德的学校文化,包括正确的观念文化、浓郁的学习文化、严谨的研究文化和奋进的团队文化。教师的师德发展既要重视教师师德的隐性成分,即观念认同、价值取向的文化建设,也要重视教师师德的显性成分,如语言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细节,是学校文化的窗口、学生文化的窗口,更是教师文化和师德的窗口。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道德观,是教育的首要功能。"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了,那就是教师的习惯,也就是教师文化和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百年大计,育人根本。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教师,而决定教师教育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师德。教师的师德对于学校教育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师德称得上是教师的灵魂。专家认为一切师德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规范,人们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的人格作为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教师对于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材。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德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一以贯之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考察十年来师德师风建设进展,本文基于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师德师风建设情况整体偏好,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师德行为表现认同度较高,但师德宣传效果相对较差,学生对教师传播正能量、家长对教师校园安全防范认同度相对偏低。师德师风建设效果和师德行为表现,在学校所在地和办学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办学水平直接影响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教师职称与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感知呈现较为复杂的关系。教师教龄与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感知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师德教育对师德师风建设影响最大,师德考核影响最小。建议应以教师专业伦理教育为基础,注重分层开展师德教育,促进教师形成德性自觉;以符合受众群体需求逻辑的思维,进一步完善师德宣传方式;以重申道德命令和法治思维,加强师德治理;以保障教育公平,全面提升城乡接合部学校办学水平,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9.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为了培养造就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而开展的师德教育活动,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涉及教师个人道德修养,也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师德师风好坏的反映,而且还是整个杜会道德水平的折射和晴雨表。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师德教育,需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学习培训机制、考评监督机制、奖励…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为了培养造就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而开展的师德教育活动,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涉及教师个人道德修养,也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师德师风好坏的反映,而且还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折射和晴雨表。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精神明建设。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师德教育,需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学习培训机制、考评监督机制、奖励约束机制和内化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师德坚持崇高化的师德标准、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和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感化,体现出传统师德人文性的一面。但是,过分崇高化的师德要求,降低了师德的现实指导作用;接受、服从的学生伦理地位观,也使学生主体性受困。为此,还原教师作为自然人的一面,落实平等对话的师生伦理原则、坚持师德建设的人文价值导向,乃是提升师德人文性,促进传统师德向现代教师专业伦理的顺利"转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当代青年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以及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从如何处理好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德育内容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关系、道德理论传授与道德实践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措施.使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思想在高校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师德是中国教育和教师政策关注的焦点。但目前教育界对师德内涵尚缺乏明确界定,导致师德工作中缺乏明确的工作内容。师德政策中强调制度性和外控性,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政策文本出发,结合道德学习、道德形成的脑机制和伦理学等相关研究提出并建构师德学习的内涵,认为师德学习是指教师从师德困境出发,逐步学习师德规范,并最终形成教师美德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为师德敏感、情感、推理、行动、意志和品性的交互作用,并受到良心和荣誉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师德是教师的核心职业素养,师范生作为人民教师的后继者,师德素养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新时代条件下,我国的师德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教育实践不足、教育途径单一、教育氛围不浓、教育效果欠佳等问题.因此,师范生师德教育亟需通过拓展师德实践渠道,巩固师德认知;创新师德教育途径,激发师德情感;营造师德教育氛围,培养师德意...  相似文献   

15.
以往的教师德性研究往往是从伦理角度探求至善德性,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道德要求。“基于和谐价值追求的教师德性生活行动研究”试图超越单纯的、传统的道德范畴,从智慧创造的角度,寻找教师德性的张力,强调教师德性应关注教师的现实境遇及工作实践,引导教师在实践反思过程中涌动创造性的德性品质,用促进学生成长的智慧来展示教师对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16.
依据中职德育课程理念,坚持习之以知、动之以情、树之以信、练之以意、导之以行的教育教学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针对礼仪、道德、法律三部分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合作,构建实效德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德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产物,它自产生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师范生专业道德的培养需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因为传统的师范生专业道德培养存在着困顿,同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教育培养方式,在师范生专业道德课程开发、专业道德实践和反思等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产物,它自产生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师范生专业道德的培养需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因为传统的师范生专业道德培养存在着困顿,同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教育培养方式,在师范生专业道德课程开发、专业道德实践和反思等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师德建设。教师道德是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思想品质,以及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和情操。教师职业道德的主体结构是三个维度,即敬业维度、育人维度、师表维度。针对当前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强化教师忠诚感的培育是我们当前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Implicit theories concerning the malleability of human qualities are known to have a powerful impact on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but their role in moral education is an under-researched topic. In this qualitative case study, we examined the impact of implicit theories on four Finnish teachers’ practices of teaching morally and in teaching morality. The data include preliminary and stimulated recall interviews (STR) as well as classroom observations.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multiple ways in which teachers’ implicit beliefs are communicated to students and influence teacher’s interpretations and endeavors to educate the ethical capabilities of students. The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for the claim that implicit theories are an important construct which has been missing from the moral education literature.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