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及其未来职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文章从职业理想指导、专业师资辅导、校企合作培养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培养和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不但关系到高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质量,也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声誉,更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它是社会对培养合格职业人的迫切要求,也是学校亟待培养合格职业人的客观要求,更是大学生迫切希望成为合格职业人的内在需求,抓住大学生职业素质提升的四个"关切点",探讨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路径的"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实现从"学生"到"合格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期,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受到各方密切关注。创业教育已不再局限于创建新企业的技能培养。本文是从创业导向视角出发,在全部大学生未来开拓新事业过程中,探索如何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行动。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素质与能力存在的问题,为有效提高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要求较高,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除了需要提高专业技能外,还要提升其职业能力,让其更适应当下社会及未来发展所需。"体验式教育"在学生对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结合"体验式教育"的概念和形式,针对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所需能力,通过"体验式教育"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是大学生教育的第一战线,辅导员的工作能力的素质水平决定了大学生教育的层次,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强化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提升是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辅导员考核评价机制、构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道路、辅导员综合素质提升等方式提高辅导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对提升当代大学生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基础条件。高校应创新综合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大学生了解自身职业个性、培养职业道德、提升职业技能、塑造健康职业心理提供全程指导。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辅导员工作的对象,大学生的素质水平是辅导员职业能力高低的重要衡量指标。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从个人层面讲,要充分考虑学生需求,以提高工作效率;从学校层面讲,要扩大职业能力提升的外延,加强对辅导员职业态度和素养的培养。同时完善辅导员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体系,为职业能力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在以往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本文基于职业素质培养对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进行探讨,以期促使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使大学生在未来岗位竞争中更有机会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9.
女大学生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其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职业素质包括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生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内容。在大学校园中着力培养女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有助于帮助她们毕业就业和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职业胜任能力是大学生从事职业活动和推进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品质,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