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计划的提出引起社会热议,各个行业相继开始加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目前,政府部门搭乘"互联网+"的顺风车,主要从"互联网+政务"、构建大数据平台、与线上企业合作三个方面使"互联网+"与政务工作结合,优化政府治理模式,实现政府治理的转型和升级,本文主要就这三种政府治理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网络社会成为当前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网络存在的虚拟性、自主性以及互为主体性的特点增加了网络社会治理的难度。以互联网时代网络社会概述开端,阐述互联网时代网络社会治理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完善我国网络社会治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朱学芳  肖倩倩  朱鹏 《情报科学》2022,40(9):98-106
【目的/意义】互联网广告用户调查及虚假广告信息治理研究,不仅对互联网广告信息进一步治理和管理有 价值,而且对情报学研究工作中的网络虚假信息治理的研究也有意义。【方法/过程】调研和分析网络用户对互联网 广告的认知和态度,结合国内外互联网虚假广告治理的研究成果探讨互联网虚假广告信息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 互联网虚假广告信息治理的相应措施建议。【结果/结论】本文认为需要从相关法规建设、网络信息管理以及互联网 用户与消费者三个视角加强对互联网虚假广告信息治理;要重视应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和相关智能识别技术方法 在互联网虚假广告以及互联网虚假信息鉴别、治理方面的应用研究。【创新/局限】丰富了用户和信息管理层面上关 于虚假广告信息治理的研究,但在具体实施层面尚未有实践检验,所提出的解决对策可能会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 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深入探究"互联网+国家治理"提升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能力的内在机制,为我国建立起一套现代化的重大疫情"预防—识别—控制—消除—复苏"防控体系,打赢突发性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事件的具体实际出发,深入剖析了"互联网+国家治理"破解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出当前我国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治理问题。[结果/结论]从政府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危机治理的意识层面、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三个维度综合提出信息化背景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能力提升的具体路径,从而为我国数字政府的建立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简要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的产生背景,互联网+智能技术已然成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怎么样做到互联网+环境监测的有机结合,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合理设想。  相似文献   

6.
《内江科技》2018,(2):75-76
"互联网+政务"是以政务服务平台为基础,以公共服务普惠化为主要内容,以实现智慧政府为目标,运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精神,构建高效化、集约化、透明化的政府治理与运行模式。采用"互联网+"技术的电子政务较传统政务,更能提高决策、管理和服务的效率,促进政务的公开、透明,使信息的发布和传送更方便及时。政府要借助于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提升政务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成为影响政府体制变革的基本变量,国际电子政府实践出现连接性治理的最新趋向。本文一方面从实践层面介绍了北美、亚洲、欧洲等地区连接性治理的最新动态,另一方面从理论层面,在整体性治理框架的分析比较基础上,从治理理念、参与主体、组织架构和工具手段方面剖析了连接性治理的深层涵义。进而结合中国电子政府进程和政府改革实际,指出了国际上的连接性治理实践对我国电子政府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协论坛》2014,(9):60-60
<正>第九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IGF)于2014年9月2-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吴海鹰率领中国科协咨商代表团参加了此次论坛。今年的互联网治理论坛主题为"连接五大洲,增强互联网多方治理",着重关注新出现的多方互联网治理模式,并希望论坛为互联网治理的所有相关各方广泛而多样的观点提供全面对话的机会。会议代表集中讨论网络中立性、网络安全、网络监督、社交媒体、言论自由、数字不平等及其他互联网相关问题。此次论坛吸引  相似文献   

9.
企业负债融资的治理效应由于决定资本配置内在权利结构的差异性而存在不确定性。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研究了互联网上市公司负债融资治理效应的非线性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负债融资总体规模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存在动态耦合的异质特征,这与负债融资内在结构治理效应的异质性密切相关;(2)负债融资的期限结构、贷款结构与债务融资率都存在对技术进步水平、规模效率的结构耦合问题,且负债融资贷款结构凸显了对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的公司成长条件耦合问题;(3)负债融资结构性耦合问题反映了互联网上市公司重技术效率而轻技术进步水平的成长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移动互联网产业各参与主体以及其构成的生态系统,从产业生态学角度研究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群落;结合产业系统生态化治理理论提出了双层生态化治理模型,宏观层面以政府为主导,微观层面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系统生态化治理模式;联系国内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信任机制、激励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和协调发展机制等四大移动互联网治理机制来保证产业系统生态化治理模式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王迪 《科技风》2023,(6):68-70
随着传统互联网向“互联网+”的不断转型,DNS域名系统作为互联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已经转变为具有地址解析功能的综合感知性和可靠传输性的新功能模式。最近几年,互联网安全问题日渐复杂,如垃圾邮件、DDoS攻击等,其中域名攻击更是形势严峻。在防范域名攻击方面,传统的机器学习检测方法已经过时,现在方法正慢慢向主流深度学习的检测方法转变。但随着恶意域名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研究提出了更智能的DGA域名,以避免神经网络的检测,基于这些DGA变体的后续检测已成为域名检测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最后,总结了域名检测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域名检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网络环境中问题层出不穷,互联网治理陷入困境。互联网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应在着重建立健全网络规范体系,大力发展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和改善政府的主导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力量,走出互联网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智能便携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本文主要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应用、创新和研发中的信息伦理失范及其治理问题。指出大数据技术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引发了信息异化、数据权利、信息隐私和数字鸿沟等网络信息伦理问题。最后,从伦理治理的角度出发,文章提出了一组促进和谐信息社会有序运作的网络信息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4.
贺小燕 《科技风》2012,(21):10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动车检测应实现信息网络化管理,本文就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技术体系的功能及安全应用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生态学视角探索网络文化产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产业生态结构与现代化治理是一个新思路。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等五大城市599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网络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存在,并解构为内生态主体与外生态环境两部分;发现网民在当前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偏弱,而且与其他内生态主体及外生态环境是疏离的,缺乏有效互动;技术因素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影响力相对最低,反映出目前影响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阻滞并不在技术环节;政府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最高,表明当前中国网络文化产业仍处于政府主导的生态系统。在"大云平移"时代,对网络文化产业的治理需建立"互联网思维"下的多元主体生态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有利于推动环境治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实现科学治理、系统治理、协同治理。但在当前,"互联网+环境治理"还面临着多个方面的挑战,需要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麦子 《华夏星火》2020,(5):58-60
互联网巨头企业对于农村的深度数字化改造,将在未来打造出怎样的乡村画卷,令人期待。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要求部署,创新现代乡村治理手段,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与腾讯公司、中国电信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拓展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运用,探索"互联网+"治理模式,着力提升乡村治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度发展,互联网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大数据子是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政府网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渠道,可以在互联网上提供办事服务、对政民互动活动进行开展以及进行权威信息的发布等,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政府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相关的发展和创新。本文通过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政府门户的全面了解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升政府互联网上为公共服务以及治理社会的能力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互联网+信访"的核心内涵,分析了"互联网+信访"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的影响及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的困境,提出了"互联网+信访"背景下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的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20.
环境检测技术的发展对于环境治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不断的创新检测技术对于我国环境的治理意义重大。所以,研究环境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环境检测的内涵及检测技术分类出发,从进步和不足两个方面分析了环境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最后探讨了环境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得出:环境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其技术水平也将越来越高,它将不断的引领我国环境的治理工作,为环境治理提供有效的技术帮助,也将让我国的环境问题逐渐的得到改善,还人们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