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著名学者葛兆光说:“我对现在大学教师不教书深恶痛绝。”近年来,他是把三分之二的时间用在教书上。但在教学过程中,他也深感现行的教科书有许多不足和缺点,以他开课的中国思想史为例,他认为现行的许多历史教科书的共同缺点是:一、都是概论式的内容,限制了学生的思想;二、历史教科书中没有故事,也就没有历史,历史仿佛是按照写作者的概念发展的,内容无趣、枯燥;三、没有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2.
灵魂的孤零使鲁迅在汉语生存语境中独一无二。 鲁迅的生命中没有上帝,没有源于上帝的土壤、清泉和亮光。仰望夜空,他看不见永恒救赎爱的天窗敞开,他不能由此蒙恩惠、得怜恤、得随时的帮助。他敞开自己的灵魂向一个漫漫长夜,孤苦零丁。有饥渴,他无处得饱足;有盼望,他无处得回应;有软弱,他无处得坚固;有过犯,他无处得清洗;有试探,他无处得抵挡;有求告,他无处得垂听;有痛苦,他无处得安慰;有疑惑,他无处得启明。他不能举净洁的手向上帝祈祷,不能敞有罪的心向上帝忏悔,没有灵魂根基上完全的交托和仰望。他的灵魂行走在夜的长空,前后左右都是黑夜。他的心没有来路,没有归途。困苦焦躁的思虑是他的生命舟。只有困苦,没有喜乐。只有颠沛,没有安息。  相似文献   

3.
小田鼠家装电话了,他十分高兴,拿起电话,可拔给谁呢?他还一个朋友也没有。他任意拨了一个号码,是空号;又拨了一个号码,还是空号;再拔了一个号码,嘟,嘟……通了!  相似文献   

4.
<正>天才就象每个人一样,但又没有一个人和他是一样的。——巴尔扎克我们所要论述的无疑是一位天才的诗人,但他绝不只是诗人;他也毫无疑问地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但他又决不只是剧作家,他甚至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诗人”和“剧作家”;但实际上不仅是诗歌和戏剧,而且他的小说、散文、文艺批评乃至译作也都闪烁着奇异的光彩;他还远远越出艺术的领域,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多方面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硕果。对他来说开垦的结果似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垦本身;因此,确切地说他是一个创造者。没有比这个最朴实的称呼更能确切地概括这样一个伟大的全才了。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作文缺少个性是一大通病。很多同学作文总是步人后尘,别人怎么认识,他也怎么认识,没有自己的见解;别人怎么写,他也怎么写,没有自己的创意。文章最忌雷同,没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特别是在面向同一命题或同一写作材料集体应试时,怎样独创新意,写出出类拔萃的文章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柳庆云 《学语文》2006,(6):39-40
微型小说《回家》是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文章。可它妙就妙在表达思乡情绪的手段上。他没有直抒胸臆,大叹对家乡之思念;他没有大谈对家乡之热爱;他也没有沉醉在对昔日生活的怀念中:他更没有找个人攀谈以解思乡之苦。他采用一个出人意料的方法,寄钱给了他的友人.让友人帮他回家乡,沿着自己回家的路线走一遍,问候一遍自己想要问候的人,甚至闻一闻存留在记忆中的家乡的味道。  相似文献   

7.
理想,不一定要远大。这是小对候父亲对我说的。在记忆中,父亲是那种没有理想或说没有远大理想的人,从我记事时起,就从来没有看到父亲雄心勃勃地计划一件事情;也从来没有听见他高谈阀论他的理想,他似乎永远一成不变地上班下班.把每天该做的事认认真真地做完。  相似文献   

8.
<正>他一生没有配偶,更无儿女;他既不会说书,也不会吟诗。他高挺的鼻梁像是他自己对外竖起的一把利刃,让人不敢轻易靠近;他黝黑而铮亮的皮肤让人觉得他刚从一幅有关劳作的油画中走出来,脸上的沟壑是岁月留下的印迹。  相似文献   

9.
邵德力和他的旱垣矮化苹果马坤耀,扆阳管,邵炳珠不可否认,邵德力为村民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西北庄一普通农民的话他,有着普通农民没有的聪慧;他,有着普通农民没有的于劲;他,有着普通农民没有的创举;他,是一位真正的“河东汉子”、“黄河人”。难怪,运城地区...  相似文献   

10.
李可染1907年出生于江苏徐州一户平凡家庭,一家十口的贫寒艰苦可想而知,他的童年没有纸笔、没有书香也没有色彩,父母亲都是文盲,却有挖不尽的宝藏;诚朴而敏慧的父亲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在他年幼的心灵中启蒙了感情洋溢的无限想象空间;母亲善良风趣,缝补漂染是她的拿手绝活儿,李可染童年记忆中的母亲双手,都因长年浸泡在染料里而粗糙、棕黑,成为他日后潜心于水墨趣味中一个很重要的伏笔。  相似文献   

11.
周彬 《班主任》2009,(6):9-12
历史上,有能力却没有权力的人,杨修最为典型,而且还为此丧失了宝贵的生命;有权力但没有能力的人,刘阿斗最为典型,虽然没有为此丧失生命,但却将整个蜀国拱手相送。要成就一项集体性事业,既需要从事者有相应的能力,也需要给予或者赋予他相应的权力;与之相反,集体性事业的失败,有可能是从事这项事业的人没有相应的能力,也有可能是没有相应的权力。  相似文献   

12.
释读父亲     
父亲是个永远的沉默者,在他的生活中没有笑声,没有掌声,有的只是经过岁月淘洗过的沉默,还有那深沉的长叹。记忆中的父亲是一件艺术品,静静地藏在被人遗忘的角落。他总是不停地劳碌着,永远不知停息,永远是个沉默者。当我捧回奖状的时候,他沉默;当我犯错误时,他沉默;当我伤心痛哭的时候,他依然沉默。他从不会表达对我的爱,总是默默地看着我快乐的身影;默默地寻觅着我成长的足迹;默默地倾听我的话语。他总是将笑容埋在心底,他从不知和我一起分享快乐,也不会替我擦干眼角的泪,更不会亲吻熟睡的我。那个时候的我甚至怀疑父亲是…  相似文献   

13.
没有遗憾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没有遗憾的人,他的生活如一帆风顺的探险船,杜燥乏味,没有刺激;没有遗憾的人,他的生活如武林高手,天下无敌,唯我独尊。但是睿智的上帝似乎发现了天地间万物是不能没有遗憾的,于是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遗憾。  相似文献   

14.
海黎 《人生十六七》2011,(11):22-23
特短生有百样兴趣我的儿子没有特长,也没上任何特长班。因为没有特长,也没有去规定发展他的特长,,他的兴趣随时都在变化。于是,我的角色也在跟着戏剧性地变化着。前两年,我是“未来昆虫学家”的妈妈,儿子对小昆虫有强烈好奇心,老想着解剖来看看内部结构;去年,我又变成考古人妈妈,因为某段时间他又对出土文物掘墓之类的特感兴趣,看《探...  相似文献   

15.
“心若在,梦就在。一个没有梦想的人不可能走得很远;同样,一所没有梦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得很远。”俞毅说,他希望中泰是座放飞梦想的乐园。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孩子天生好奇、好动、好问,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好奇心没有了,问题也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家长找不到答案,教育者也疑窦丛生。现在的孩子对现实中的一切是如此的习以为常,坦然接受,原因何在?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稍作思考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缘由。当孩子用眼睛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多么神秘的时候,我们用平常回答了他;当孩子用一双小手告诉我们他正在探索未知世界的时候,我们用平常回答了他;当孩子用两只小脚告诉我们他正在走向宝藏之地的时候,我们用平常回答了他;当孩子用刚刚学会的语言向我们追问奇妙的世界时,我们也…  相似文献   

17.
且听风吟     
6月19日 雨 他,一个极普通的男孩,长得黑黑的,黑得没有轮廓;很高,高得似乎也没有什么特长.只是酷爱打篮球。平时,他的话很少,这么大了,和女孩子说话还会脸红。和他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很爱笑,笑的时候总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相似文献   

18.
论毛泽东诗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赵金钟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将会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同时,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胜利了也不会被描述得如此精彩.前者是作为政治家的他为中国革命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后者是作为文学家的他为中国革命所做的同样无法替代的贡献.毛...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他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  相似文献   

20.
论道德智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辨上,可以把智育与德育适当划分开;事实上,智育与德智并不分立地存在。好比一个人,思辨上,可以说他有血有肉,能分开;然而,事实上,没有一个只有血的人,也没有一个只有肉的人,分不开,否则,人也不在了。本文将简要地讨论道德智慧这一概念,似乎这一概念对于理解德育及其与智育的关系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