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笔者通过多年的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实最发现,护士的工作能力与护生在学校形成的综合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依靠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进行引导,并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进行培养,实践证明.通过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独立操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可以使护生在进入临床后能很快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为提高工作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杨安玲 《成才之路》2023,(27):125-128
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其综合素质息息相关,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赖于教师正确的指导和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护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能够帮助其迅速地融入临床,为其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从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护生专业素质、培养护生职业道德和培养护生综合素养等方面,对高职护理教育中护生综合素质培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护理是一门综合知识、技能、爱心的专业。人际沟通是临床护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一名优秀护理人员必备的素质,而在目前的护理教学中,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仍是大部分护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就影响培养护生人际沟通技巧的原因及如何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中职护生护理技能的综合学习能力,在《护理学基础》之"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教学中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以病例为中心、强化动手实践、合理安排训练时间等,发挥了护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了护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护生学习的诚实性及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5.
高职护理教育仍然是护理教育的主力,改善和促进高职护理是促进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如何提高高职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是关键点。广泛应用预临床和教学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促进护生学习人文关怀,提高护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本科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探索提高本科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的有效方式与方法。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我校2014级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2015级护理本科生为实验组,将情景模拟教学应用于综合护理技能实训课程教学中,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两周后,采用《护理专业大学生护患沟通能力测评表》进行测评,统计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护患沟通能力水平。结果 :实验组在基本语言沟通能力、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运用沟通技巧能力三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协调沟通网络能力维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情景模拟应用于护理本科生的实践教学中,可增强其与患者沟通的主动性,使其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环境,提高沟通能力,对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参加过培训的护生与未参加过培训的护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对比.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过职业素质培训的护生在职业道德、礼仪、护理技能操作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比未参加培训的护生强.参加过培训的护生作为高级实用型护理人才更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社区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极其重要,而培养健康教育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社区护理的含义与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社区护理教学中有助于提升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六大技能,最后探究了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些分析,可以更加了解社区护理教学中如何有目的性地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本科护生临床动手能力。方法:对护理专业本科学生进行课堂实训、课后巩固实训、进入临床实习前集中进行护理综合技能强化训练。通过医院对实习生反馈信息、实习生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本教学模式效果。结果:通过三个实训环节的训练,本科护生的护理临床动手能力有明显提高。结论:应用本教学模式能真正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是新形势下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护理教学中加强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岩 《职业技术》2010,(4):10-10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教学中强化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方法:以冠心病护理教学为例,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结果:通过训练提高护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冠心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结论:加强护生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适应医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五年制高职护生关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促进高职护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根据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应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理论分析法等对高职护生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要素及其内涵进行分析,拟定关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采用德尔斐法(Delphi)组织3轮专家函询,确定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各指标的权重.构建了由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工作与学习的方法能力、社会交往与合作能力、组织与控制能力及创业者的心理素质5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52项三级指标的高职护生关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体现了五年制高职护生培养目标,为评价高职护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现代护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护理人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除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为了使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高等护理教育中应加强对护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护理教学中重视人文素质教学,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护生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临床教学路径在高职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选取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实习的70名高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人.其中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研究组护生则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试验结束后,统计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考试、护理能力评定及满意度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高等护理本科护生护理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状况,为开展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指明方向。方法:文献研究法。结果:采用情境教学法、PBL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护理综合能力。结论:合理的课程设置、优越的师资队伍、过硬的硬件设备更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护理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明霞 《教师》2015,(5):59
循证护理是护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是护理工作进一步走向科学、严谨的重要理论依据.高职护生作为技能型人才,将成为临床护理的一线工作者,是循证护理的实施者,其循证护理能力与护理质量、护理学科发展等密切相关.而目前各层次护生对循证护理的认知有所欠缺.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在校护生的循证护理思维和能力是促进循证护理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考核为临床实践技能评价提供客观的、有序的、有组织的考核框架,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综合能力评价方法,用于护生实习前护理实践技能考核可以客观地体现护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拉近护生与临床的距离,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OSCE考核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赵欣  刘鹏 《文教资料》2011,(9):197-199
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在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创业教育已成为缓解本科护生就业压力和高校培养护理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求。高校对本科护生实施创业教育旨在调整在校护生的就业心理、拓宽其就业思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业教育关键在于培养护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兴趣,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同时注重结合实践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种较为全面评价高职护生临床实习的考评办法。方法:根据历年带教高职护理毕业生实践的经验,结合临床岗位需求,按照实习大纲要求制订出对护生进行以护理程序为主线的综合能力测评系统,对2007届、2008届高职护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综合测评、计分。结果:护生通过10个月的临床实习.综合考评结果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成绩与每一位护生的综合表现相符,达到了公正、全面、综合、量化考评学生的目的,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也为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提供了依据。结论:全面综合考评系统是一个评价高职护生实习效果较为理想的方法,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中职护生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56名中职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取PBL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护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学习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职护生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增强自信心以及团体协作精神,有利于培养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将同伴教育模式应用到实习护生临床护理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成都大学医护学院2009级本科护理2班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该组学生被随机分为实验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将同伴教育模式应用于实验组学生临床护理过程中。结果:实验组护理技能、表达能力和临床知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同伴教育模式应用于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中具有可行性;与传统教学相比,同伴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同伴教育也有利于促进医学教育的公平及拓宽实习护生的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