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着懵懂的初中学生,什么样的历史课才能打动他们的心,让他们感兴趣并从中获益呢?我想应该挖掘历史中蕴含的丰富素材。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簌迷离的历史事件,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在我们面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它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智慧。历史课应该是生动的,上一节生动的历史课是师生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2.
高中历史课是中学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可当前农村高中历史教学遭到冷落,出现了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的局面。如何扭转农村高中历史教学这一局面呢?本文中谈一下我在教学中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彭伟东 《教师》2012,(34):102-102
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认识:文科教学尤其是像历史、政治之类的学科,教师最重要的是将知识的重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当堂记住。而我通过二十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发现,历史课堂的高效性是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上能够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去用历史的思维分析问题。如何才能创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贤良 《江西教育》2009,(11):21-23
怎样的历史课才是学生喜欢的课,才算是有效的历史教学呢?赣县第二中学历史教师、江西省特级教师谢芳青,用她的历史教学实践交出了一份答案——引领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在她的历史课堂上,那一桩桩历史事件、那一个个历史人物,尘埃落下,便尽显当初的鲜活与灵动。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感到困惑的问题。比如上历史课如何做到教师讲得好,学生考得好?如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清晰地把握历史线索,抓住重点?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教学实践,经过不断地反思,现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教学实践证明,历史课引入信息技术,不仅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了解更多的历史事件,加快课堂节奏,更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与现实的衔接,学会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历史、认识历史。在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使历史课堂精彩纷呈呢?1依托信息容量大的优点,丰富历史课内容,为学生提供掌握历史的多条渠道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记忆中,学生时代的我是很喜欢历史课的,但让我印象深刻的历史老师却寥寥无几。我所喜欢的两位历史老师,他们的共同点是所上的历史课都非常活,具有激情,深受学生喜欢,至今回想起来都让我激动不已。因此,我永远底记住了这两位老师。也因为他们,让我更加喜欢历史。今天,当我也作为一位历史老师站在讲台上,我不禁深思:我如何才成为一位让学生永远记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因为我而喜欢历史、喜欢历史课呢?  相似文献   

8.
如何让学生提高参与历史课堂的兴趣,喜欢上历史课呢?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历史教学中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与其让学生以一种遥望的姿态去面对历史,不如让学生近距离去接触。这样能使他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把有限的精力投人到历史的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9.
历史资料是治史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没有历史资料的还原与再现,势必会造成历史课的单调、枯燥,而要使学生亲近历史也只能成为一种空想。脱离史料脱离史实的历史教学不是真正的历史教学,不用史料不讲史实的历史教师不是真正的历史教师。因此,要想让历史课使学生感兴趣,必须充分地占有历史资料。教材中引用的材料基本  相似文献   

10.
初中历史课历来为学生所轻视,什么样的历史课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到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呢?我们认为,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为此,我们在历史课教学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岁~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  相似文献   

11.
肖琴 《课外阅读》2011,(6):225-225
历史教学看似容易,其实不然。如果把历史课仅仅看成是讲古人之事,对学生要求仅仅是熟悉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倒也容易;比如说听、背、记成为课堂的主要活动流程,但结果是这样的课一定枯燥,而且,学生也一定不会喜欢。但如果为了让学生喜欢历史课,课堂上进行频繁讨论或者频繁的视频,比如说:某老师在讲述抗日战争“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候,引用了日本NHK电视台的《映像的世纪》一个片段。纪录片中有日本广岛、长崎被原子弹轰炸之后的惨烈情况。一些学生表示,日本得到这种结果是活该。教师听到后也不做任何的表态。这样的课堂貌似生动,但实际上学生在课堂是没有什么真实的收获,学生不会真正的爱上历史课堂。这两种模式分别来自课改前和课改后的典型课堂,他们都没能完成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基本的载体都不能实现,历史课堂的精神价值又如何体现,学生又怎能真正的爱上历史课堂呢?  相似文献   

12.
辛吉庆 《甘肃教育》2013,(21):47-47
长期以来,农村初中历史教学被边缘化。学校领导不重视历史学科教学.历史教学课时少,专业历史教师匮乏,多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带历史课。他们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教学目标仅局限于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时间,忽视了利用历史学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那么,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笔者现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每个老师都渴望使自己课堂上的学习令学生感兴趣,而怎样才能把课上得令人感兴趣?是否每节课都能令人感兴趣?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深感历史学科因其内容的庞大和时间的久远性,长期以来被当作死记硬背的副科,使很多学生对历史课不够重视和失去兴趣。加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满堂灌、训练“考试机器”的做法更加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讲好让学生感兴趣的历史课.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初中历史课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历来被束之高阁,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工作中,笔者有着深切的体会。在一些学校,课程安排中所开设历史课往往是走过场的形式,又或是历史课的教学课时大量缩减。平时一遇课程紧张,历史课可以随意被停课、占用,这种现象极为普遍。而更让历史教师更无奈的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课是可有可无,学生家长一听是历史老师反映学生情况,态度也不够热情。在教师的业绩考勤中也让历史教师感到无限失落。  相似文献   

15.
历史是什么?我们应如何教历史?历史课该怎样上?对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可以说我们许多长期在一线从事历史教学的老师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多年来,我们一直受考试分数的左右,使得历史课堂教学显得十分功利,使原来生动有趣、学生喜爱的历史课失去了吸引学生的色彩,更不用说展现历史的魅力了。经过调查,部分学生感到学历史和听历史课很厌恶,是硬着头皮在学。日前,我听到我女儿的一句话,让我非常震撼。那时她正在复习小学六年级的历史,她突然说:“以后打死我也不读文科。”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背历史头痛。  相似文献   

16.
冯一下老师《把虚构的“历史人物”请出历史课堂》(《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7期)一文认为“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求真是历史教学的第一要务”,指出“真实的历史人物千千万万、形形色色,从中挑选出典型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作为历史教学的内容.足也,为什么还要花时间费心思去虚构‘历史人物’呢?”因此.他“呼吁全国历史教学界的同行行动起来,清理一下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人物.把没有史料依据凭空虚构的‘历史人物’请出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不读世界名著而偏爱漫画? 为什么学生喜欢看《康熙王朝》,而不喜欢上历史课?…… 面对历史课的冷遇,我们怎样才能把学生从眼花缭乱的漫画中,从真假难辨的历史戏说中请回历史课堂呢?笔者的回答是:在历史教学中增强历史的现实感。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各学科中,历史课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课程改革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很多地方将历史课融入社会学科范畴,使得历史教师体验到失落感;一方面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高,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历史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果不痛下决心进行改革,任其发展下去,对我们国家、民族都是一场灾难。  相似文献   

19.
侍素芳 《考试周刊》2012,(29):126-126
多次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喜爱历史,但并不喜爱历史课。怎样让学生喜爱历史并喜爱历史课呢?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在教学中所做的几点尝试。一、故事,让历史更美丽曾有位研究教育人士说:不爱学习的学生哪儿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一个也找不到。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2月末,“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新阶段成果展示交流会”在惠州市第一中学隆重举行。建Jll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先生《文物见证历史》的报告,虽不是历史课教学,但从历史课的角度去看,无疑是一堂相当出色的历史课——通过一件件历经沧桑的“文物史料”,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与会老师做回幸福的学生,感受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