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1.通过活动使幼儿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感受妈妈的培育之恩,培养幼儿热爱妈妈、尊敬妈妈的情感。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准备:1.活动前组织幼儿制作五彩心形花环。2.让幼儿把自己婴幼儿时期的照片布置在“我在妈妈怀抱里成长”的专栏之中。3.事先约请一名幼儿家长有准  相似文献   

2.
一、目的1.让幼儿在“家庭树”上摆放自己和父母的照片,帮助幼儿了解自己与家中成员之间的关系。2.让幼儿体验父母爱自己的具体行动,引导孩子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3.认读汉字:爸爸、妈妈、我。二准备1.父母、孩子单身照片各一张,兔爸爸、兔妈妈、小免图片各一张,“家庭树”纸板图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黑板上有放大的“家庭树”:  相似文献   

3.
幼儿教育是起点教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的动作和语言初步形成.语言能力的发展对幼儿的影响非常大.我们广大幼儿教师就像“妈妈”一样去呵护每一位幼儿,因为幼儿园的幼儿一般都是3~6岁之间,我们要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去照顾每一位幼儿.笔者就自己在幼儿园教学的体会做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一、把课堂教学作为责任教育的主渠道1.在音乐课里,运用榜样示范法进行责任教育。我在教幼儿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时,先将歌词编成一个小故事:有一只小乌鸦的妈妈年龄大了,不能动了,小乌鸦去捕食,找到好吃的食物急忙带回家送给妈妈吃,它多么孝敬妈妈啊!讲完故事后,我设计提问:如果你的妈妈生病了,你该怎么做呢(幼儿换位思考)?然后请幼儿来玩角色游戏,一名幼儿扮妈妈,一名幼儿扮孩子,"妈妈"这时表演生病了,扮"孩子"的幼儿  相似文献   

5.
主题谈话夸夸我的好妈妈可组织幼儿采用讲述、哑剧、歌唱等形式,介绍自己妈妈的姓名、外貌和职业,让幼儿知道妈妈的辛苦,激发幼儿尊敬、关心妈妈的情感。情境讲述妈妈,您辛苦了可组织幼儿观看几组情境表演,如:夜深了,妈妈还在灯下看书、学习、工作;妈妈下班回家,忙着烧饭、做菜、洗衣服、织毛衣;妈妈的星期天等。幼儿通过观看、讲述,体验妈妈的辛苦劳累,懂得从小要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相似文献   

6.
做贺卡     
‘三八’妇女节前,我在幼儿中开展‘爱妈妈’的话动,请幼儿为自己的妈妈做张节日贺卡。有位小朋友说:‘徐老师,你比妈妈会讲故事唱的歌比妈妈好听,我能为你做张贺卡吗?这一提议得到了许多小朋友的响应,大家争着要为我画像做贺卡。我同意了,请大家先为妈妈做,再做送给老师的。活动室里安静下来,小朋友画的画,剪的剪,可认真了。不一会儿,班上一位小男孩举着贺卡高声叫起来:‘我做好了’我给徐  相似文献   

7.
内容和要求1.了解爷爷、奶奶退休前后的工作,对社会的贡献,对小辈的关心,以及国家、人民对老人晚年生活的关怀、照顾。 2.激发幼儿尊敬、关心老人的情感,教育幼儿学会帮助、照顾老人。情况分析我班有14名幼儿对自己的爷爷、奶奶不够尊重,有个别幼儿称爷爷、奶奶为“老头”、“老太”,也有孩子讨厌从农村来的爷爷、奶奶;约有9名幼儿对老人尊敬、有礼貌,并能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其余16名幼儿需要在成人提醒下,才对老人有礼貌,尊重、关心老人。活动准备  相似文献   

8.
血拼(购物)、做瑜伽、煲靓汤、打电游、K歌……年轻时尚妈妈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只是妈妈们可能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幼儿健康造成的危害。因为,孩子也由妈妈带领着做瑜珈、喝靓汤、逛商场、出远门……俨然成了妈妈的小Copy(即复印件)。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 ,让学生懂得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 ,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教育学生家务活要主动做、学着做、坚持做。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二、教学要点1 明白自己是家庭里的一员 ,有责任做家务活。2 应做好哪些家务活。三、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录音机、音乐磁带、课文朗读磁带 ,图画卡片、行为训练卡、小红花。四、教学过程(一)以情引题 ,导入新课1 听音乐《我的好妈妈》 ,思考 :歌曲唱的是什么意思?(放录音)2 导语 :妈妈关心爱护我们 ,她上班很辛苦 ,我们已渐渐长大了 ,应该怎样体贴妈妈 ,帮助妈妈做些什么呢?我…  相似文献   

10.
对幼儿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当前独生子女问题的出现,爱护公物教育更显得非常必要。我园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1.从幼儿最心爱的玩具入手,引导幼儿讨论:(1)你家里有些什么玩具,是谁买的?(2)幼儿园里有些什么玩具?是谁买的?(3)自己妈妈买的玩具你喜欢吗?弄坏了你高兴吗?(4)祖国妈妈买的玩具你喜欢吗?弄坏了你高兴吗?从而启发幼儿对自己妈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喜爱自己的名字,对自己充满信心。 2.懂得人的姓名有两部分:姓和名。开阔幼儿的眼界。 3.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提高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预先布置幼儿回家向父母或其他长辈询问自己名字的由来。 (谁给自己取的名字?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2.教幼儿学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 3.设计情境表演“交换名片”。 4.制作名片的纸和笔。 5.《请你和我做朋友》游戏曲。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与要求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妈妈的节日,小朋友应该向妈妈表示祝贺。 2.懂得妈妈工作很辛苦,还很关心爱护我们,小朋友也要爱妈妈、尊重妈妈,帮助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动手制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歌颂妈妈的录音带。 2.每位幼儿事先做一朵小红花,画一张《我是妈妈的小帮手》主题画,要求亲手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1.引导幼儿体验妈妈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爱与艰辛。 2.激发幼儿爱妈妈及周围长辈的情感与行为。准备: 教师与一过生日幼儿的妈妈一起备课,并请该妈妈选择最感人的两件事,表达养育孩子所付出的爱与艰辛。  相似文献   

14.
正幼儿教育,是一门科学。幼儿是一本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幼儿这本书,最有用的钥匙就是"爱"。这是一名幼儿教师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就要做有爱心的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爱。我们要学会爱幼儿,让幼儿自由地展示自己,当做幼儿的玩伴,把时间还给幼儿,让幼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教师要把幼儿看做自然人,允许幼儿犯错误,同时,也允许幼儿改正错误,不追求完美主义。爱幼儿,也要教会幼儿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幼教一线多年的工作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天生是一个爱流泪的孩子,我流过太多的泪水.而我也不知多少次看见妈妈在默默地流泪.(妈妈为什么流泪?这里有悬念)泪水中,有妈妈诉说不尽的生活的辛酸;泪水中,有妈妈对爸爸无时无刻的体贴:泪水中,有妈妈对儿女殷切的期盼;泪水中,也有妈妈对我们全家人平平安安的祈求和祷告.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我国城市社会生活中,独生子女已成为普遍现象,幼儿一般都是生活在备受娇宠的优越环境里,根本不知父母操劳的辛苦,更不知其衣、食、住、行的来之不易,又由于幼儿自身所固有的自我中心化心理的存在,更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体贴、关心父母及长辈,珍惜劳动果实.养尊处优的生活使幼儿养成了处处依赖大人,生活自理能力极差,没有劳动观念.面对这种情况,怎样通过教育来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呢?这不能不是幼儿教育中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一、从幼儿自我服务入手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开发、培养儿童的智慧在于让幼儿自己动手.因为动手劳动能激发人的思维活动,儿童的思维特点与他们的日常活动密切相联,他们能在劳动中思考问题.让孩子多参加有意义的劳动就能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激发思维活动的条件.让孩子参加一些适宜的劳动,不仅仅是为了教孩子学会一些劳动技巧,更不是为了减轻成人的负担,其真正用意在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责任心以及生活能力.对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应经常用谈话的方式教育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们自己洗手、洗脸、自己用餐,自己穿脱衣服等.如系鞋带,有许多孩子在家都是父母帮助做的.到幼儿园就不一样了,这么多小朋友,只有一个教师,怎么办呢?是等教师一个一个来帮助系呢?还是自己学会系?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懂得发生火灾时,如何保护自己,帮助别人。准备:小兔头饰、“火苗”、树枝、“池塘”、水桶。玩法: 1.一名教师扮演兔妈妈,另一名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更多的妈妈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为了使更多的孩子热爱自己的妈妈,我特以“你喜欢什么样的妈妈”为专题,和全园200多名幼儿谈话。从中了解到,孩子虽小,却能识别好坏,并清楚地表明自己喜欢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温岭县新河区举行了一次全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赛。比赛的项目有:穿衣、穿鞋、戴帽等。通过这项活动,参赛的幼儿及其家长从中受到了启示和教育。正如孩子们说:“今后,我再也不要妈妈给我喂饭、穿衣了!”有的说:“我自己能做的事,要学会自己做。”许多孩子家长目睹这场比赛后,欣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笔者曾随意抽取了40名中班幼儿,对他们进行了音乐活动情况调查与测试。在测试中有几个印象至深的镜头:镜头一:几名幼儿在测试中表现十分活跃,在老师面前争抢着唱歌、跳舞。但绝大多数幼儿十分紧张,不敢表现自己。镜头二:在播放乐曲时,几名幼儿边听音乐边做一些即兴表演,表情愉快轻松;一部份幼儿做到欣赏时不讲话,但表情比较紧张;少数幼儿顾自己玩其它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