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文化观念和性别立场等方面的不同,男女作家在塑造都市女性形象时呈现出鲜明的性别意识,形成男权话语和女性意识下对都市女性形象的不同观照。男权话语下女性形象的塑造主要表现在赎罪主题的言说、父亲形象的无形强权与文本细节的失衡等方面;女性意识下女性形象的塑造主要表现在缺席的男性、渴望对话的书写与温情述说的立体感等方面。从文本得失看,保持精神自由及写作话语的超性别意识应成为今后塑造都市女性形象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众多家庭伦理电视剧的热播,塑造了大量经典的女性形象。近期播出的《辣妈正传》深刻地探讨了当代女性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成功塑造了两个为人妻、为人母的辣妈形象,极具研究意义。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女性在大众媒介作品中的形象建构、女性意识表达、男权文化对女性的束缚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深层次审视《辣妈正传》对女性形象的建构和所传达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池莉小说的女性书写,20世纪80年代展现在作品中的女性大都是克己、宽容、博爱、求全的传统女性形象.到90年代,池莉则开始用其敏锐的眼光观察这变幻莫测的男女世界,描写了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在《来来往往》中完成了性别发现与塑造.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的乡村女性形象受到媒介的普遍关注。印刷语境中的乡村女性形象突出了人们对伦理价值的重新思考,声像语境中的乡村女性形象突出了时代感和娱乐性。两种媒介不约而同的采用了"俯视"的角度和有倾向性的性别视角,未能摆脱"刻板印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5.
论金庸小说的女性形象和性别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庸小说在华人世界中的流行和风靡塑造了文坛奇迹,他以现代意识介入女性形象的塑造,笔下出现了一大批鲜活的有生命质感和力度的女性形象。她们表面上有个性解放、人格独立,背叛父权社会主旋律的一面,但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男权中心模式观念的影响,叛道与守道的矛盾在金庸的作品中表露无遗,狭隘的男性意识与开放的女性意识形成了其创作面貌的两个对立支点。  相似文献   

6.
竹山县区域性女娲信仰是源自于远古的一种女神崇拜,以她为核心的独特的女神崇拜形成了当地具有特色的女性文化,对当地女性的精神和日常生活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女娲的女性形象在历史长河中塑造了女性的性别形象,现代女性的性别形象是女娲精神的再造,是先进的性别文化和两性和谐发展的又一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妇女地位地不断提升,女性形象也愈加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媒介上。人们通常认为,媒介形象总是"直接"、"真实"地表现了现实,但社会性别理论却认为媒介塑造的女性形象易从男权角度对性别进行概括和简单的归类,进而使得女性形象模式化、角色定型化。男权文化孕育了媒介模式,媒介模式反过来强化了人们头脑中的男权文化观点,由此形成了受众对女性形象的性别刻板印象的无意识,而受众的性别印象又是媒介表达的动力和来源。在这个过程中,媒介起了强大的作用,因此,媒介应当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承担起改变女性性别误解主要的责任,从而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总是以类型化的眼光看待女性角色和女性形象。当今大众传媒重点建构的女性形象可归纳为贤妻良母、女强人和受难者等三种社会类型。构成社会性别的文化标识对个体的生活和社会机制的运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生活在多媒体的社会语境中的现代人而言,媒介所塑造的性别刻板形象、所反映的性别陈规和性别歧视都深深地影响着人柄的社会认知。  相似文献   

9.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女性形象是按照男性的审美标准塑造的,充满了女性特质。影片以女主人公玛莲娜的形象为核心,以其他男性形象为支链,体现出丰富的女性主义电影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新媒介的性别实践是一种"体验主义"的"文化资源",还是一种需要引起警惕和批判的矛盾体?考察中国动漫所体现的性别实践及其传播,可以看出其所塑造的女性所具有的时代进步意义,及其作为体验主义性别实践的历史局限性。在探寻动漫刻画与塑造女性形象所存在的男权社会对她不公正表达的同时,透过近现代动漫女性形象的嬗变来考察中国妇女地位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