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丽霞 《大观周刊》2013,(12):290-290
一、生物教学中的语言特点 (一)科学性科学性,这是教学中使用语言的基本特征。语言的科学性主要是指课堂七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完整。生物学作为一门科学,科学性的语言表述也是必须有的。首先体现在能够准确地表述课本中概念和生物学规律能,其次能用语苦客观正确地解释生物的多样性现象。语言的准确性是生物学科教学的核心。作为新时期的生物学教师,只是简单的掌握课本知识足不够的,面列新时期的学生,生物课教师不仅需要准确地理解课程中的概念、规律,还应进一步把握其本质内容,通过准确的语占把事物现象及本质描述出来。  相似文献   

2.
张洋 《大观周刊》2012,(22):283-283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好多的理论需要学生记忆.这正是许多学生最“头疼”的事情.甚至有些学生冈此而下脆放弃“生物”这门学科。所以.在生物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记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记忆方法,以便快速、准确地记忆知识,提高生物学的学习效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任宝军 《大观周刊》2013,(6):274-274
如何探索出一种既符合教学目的需要,又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如何创造一种科学的、合理的,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的学习氛围是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根据生物课的特点,我把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学和做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和谐快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侯玉生 《大观周刊》2011,(52):196-19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生物学得好,必须让学生对生物产生兴趣。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我结合自己数年的教学,认为生物教学必须抓好“三彩”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友利 《大观周刊》2012,(26):254-254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要把握生物课的特点,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相互联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不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对青少年终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生物学科素养的灵魂。因此,生物学教师应充分挖掘新教材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因素,并在教育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方式,通过适当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措施,渗透在生物学知识和能力的传授与指导中,丰富生物学教材内涵,从而提高生物课的教学质量。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教的经验,认为情感教学就是不错的方式,具体来说,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相似文献   

6.
赵春娟 《大观周刊》2012,(45):385-385
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和推出新的教学方法,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物课才会成为学生喜欢上的课。  相似文献   

7.
郭平 《大观周刊》2012,(19):278-278
我们更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个观点已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依据初中生物课本身的特点,以及生物课本身具有的德育功能,我在日常生物教学工作中特别注意德育的渗透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吕继燕 《大观周刊》2012,(28):217-217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加强思维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语文要想真正出成效,不能仅局限于教法的改变,而要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把语文教学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郑保胜 《大观周刊》2012,(41):287-287
多年来的生物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金长松 《大观周刊》2012,(22):281-281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来经验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根据现行的中学生物学教材编排情况、教学实施情况、人们的认识等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因素.我认为在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利用“意义建构”来达成新课标理念的实现。以下是一些促进“意义建构”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杨爱红 《大观周刊》2012,(20):276-276
在创新成为主旋律的今天,理科教学应注重探究性学习,生物课也应如此。.本文看重从生物课的角度,阐明探究性学习丞本内涵、实施意义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胡浩 《大观周刊》2011,(18):242-242
把德育教育融入到生物课中可以开发学生的潜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增强了思想德育的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在阐述德育教育的基本含义与内容的基础上,对生物课如何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进行研莞,  相似文献   

13.
吕贤 《大观周刊》2013,(5):165-165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4.
汤清明 《大观周刊》2012,(44):176-177
课改过程中,每一个学科都要认真渗透新的教学理念,那么,生物课上如何能更好的开展呢?  相似文献   

15.
王明贵 《大观周刊》2010,(41):129-129,116
作为农村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个新内容--农村远程教育,已经在我省全面铺开近六年。这六年来,在不断的摸索中,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不断的创新。在自己的语文教学运用远程教育设施、资源.革新教学观念、手段。下面就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如何把远程教育设备、资源更好的利用到语文教学中,我就谈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吴小勇 《大观周刊》2012,(22):282-282
经过多年的生物教学的研究,我认为生物的学习方法中,比较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许玲云 《大观周刊》2012,(24):325-325
语文学习来源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走开放式的道路。而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与生活脱节,导致课堂时间、空间以及学习内容的封闭,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禁锢,个性得不到张扬。语文学习高耗低效。新课程理念指出:我们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把学生的个人经验和经历看作重要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8.
赵占霞 《大观周刊》2012,(30):221-221
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要向把教育真正搞好,我们不能简单的交给学生几个字,几篇课文,而是培养学生一个思维的能力,语文要想真正出成效,不能仅局限于教法的改变,而要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把语文教学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陈春英 《大观周刊》2012,(52):234-234
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将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比较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一、生物比较法教学的作用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并从各个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采用比较法教学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刘树玲 《大观周刊》2013,(3):105-105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的总结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应用于教学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我把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