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卫视的交友节目《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攀升,根据央视索福瑞34城市收视率调查统计,3月27日《非诚勿扰》全国平均收视率为2.48%,超过《快乐大本营》(2.08%),连续3周成为全国卫视综艺节目收视冠军。《非诚勿扰》的火爆,得益于其较好地把握了市场需求、新颖的内容设置和主持人与嘉宾形成的谈话场。  相似文献   

2.
于仰飞 《今传媒》2011,19(1):75-76
自1988年山西电视台的《电视红娘》节目到2010年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我国婚恋交友节目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而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格外引人关注,自开播以来,收视率稳居同时段综艺节目的前列,同时也掀起了新一轮荧屏交友的热潮。本文试图解析新派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热播的原因,以及探讨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3.
2010年,婚恋交友类节目强势回归,短短两个月即在各大电视台迅速走红,并登上收视率排行榜榜首。其中,江苏卫视新派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最具代表性。本文从模式、内容等几个方面分析《非诚勿扰》创新特征,旨在对中国电视节目开发与创新提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4.
万小谈 《青年记者》2012,(32):66-67
《非诚勿扰》节目自2010年在江苏卫视开播以来,一度包揽当年前23周中15次全国卫视周收视总冠军,2010年6月6日,以4.53%的收视率刷新省级卫视收视的最高纪录,创5年来省级卫视电视收视率最高值。①改版之后,《非诚勿扰》摈弃了节目中媚俗、拜金、炫富等不良导向,彰显服务和引导功能,明显呈现出向主流价值观靠拢的态势,风格基调以温情、理性、关爱为主。本文用美学的视角,探究《非诚勿扰》形式与内涵中的审美与审丑。  相似文献   

5.
自2010年开始,各大卫视纷纷推出电视相亲交友类节目,掀起了我国电视相亲节目的第三次热潮.在这些节目中,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最为火爆.《非诚勿扰》自2010年1月15日开播以来,迅速击败其他卫视同类的相亲节目以及其他收视冠军节目,成为新的收视率“黑马”.  相似文献   

6.
2010年众多类别主题的电视节目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各大相亲类电视节目,包括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安徽卫视的《相亲赢未来》及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等在内的电视节目一时间占据了各大卫视频道黄金时段。这其中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尤为夺人眼球:5月9日的一期《非诚勿扰》的收视率达到4.15%,与2009年湖南卫视"快乐女声"总决赛持平;2010年5月14目,在视频网站优酷上,《非诚勿扰》以4822万次点击率,占据综艺  相似文献   

7.
从《非诚勿扰》看电视相亲节目的创新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开播,带动了新的一轮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非诚勿扰》的成功,与它自身节目形态、节目包装、节目内容的创新有着重要联系。在肯定《非诚勿扰》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节目本身所存在的真实性、不好的社会价值导向等问题。本文以《非诚勿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节目的创新和优势所在的同时,对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求达到全面理性地看待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电视相亲节目。  相似文献   

8.
10年前,《玫瑰之约》走红。如今,约会类节目风云再起,其竞争态势,值得分析。 以《我们约会吧》和《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约会类节目如今正风起云涌,红遍大江南北。有报道称后来居上的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已经远超湖南台的《我们约会吧》,全国平均收视率已经“奔三”,达到了2.6%~2.8%,接近湖南台同类节目的两倍。  相似文献   

9.
江苏卫视的相亲类电视节目《非诚勿扰》收视率一度超出了国内综艺节目老大《快乐大快营》。本文通过剖析《非诚勿扰》程式化的制作模式,探讨其娱乐模式的商业意义,并思考我国娱乐节目在不断丰富受众文化娱乐生活,取得高收视率之时,应保持的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10.
相亲节目在中国的兴起由来已久,从较早的《相约星期六》《玫瑰之约》到现在热火朝天的《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等,其中《非诚勿扰》的争议性和传播力可以说是最突出的。应该说,是《非诚勿扰》将相亲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要想了解我国相亲节目的传播模式,《非诚勿扰》的样本借鉴就显得非常必要。作者希望通过对《非诚勿扰》的传播模式分析,尤其是从符号学和叙事角度进行分析,能够对国内相亲节目提供一点启发性的元素,也希望能够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更好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方铭 《今传媒》2010,18(9):88-89
论文通过梳理国内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脉络,透视当下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节目为代表在各大卫视收视率颇高的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现状,探究该类节目成功的原因,并思考其未来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谢佳沥 《新闻世界》2010,(10):81-82
2010年,电视荧屏继上世纪90年代末之后又一次掀起了"婚恋交友"的浪潮。而站在这潮头浪尖的,正是当下红极半边天,占据了收视率半壁江山的江苏卫视大型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究竟是什么因素能让《非诚勿扰》在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本文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栏目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非诚勿扰》进行全面地分析探讨,剖析了一个成功栏目背后的得与失,以期为中国的电视栏目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佳  王媛  陈曦 《新闻天地》2010,(5):68-70
变质的相亲?速配还是作秀?请托儿演戏? 美女、金钱、毒舌、两性等社会话题贯穿了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一时间,一档情感交友栏目一下跃身为全国综艺节目收视率第一。  相似文献   

14.
《声屏世界》2012,(10):99-100
随着电视剧《穆桂英挂帅》的完美收官,山东卫视的20期《非常聚精彩》特别节目《听刘兰芳说书看穆桂英挂帅》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播出过程中,平均收视率1.15,在2012年7月23日~29日期间更是以1.48的收视率,在全国所有节目中紧追《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位居第四,最高收视率达到1.76。网络上的热评、曲艺界的  相似文献   

15.
忽如一夜春风来,全国各大卫视都打着"以人为本的旗号"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相亲节目。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话题不断,节目收视率火爆上升之时,河南都市频道的情感密码《非诚勿扰》栏目也悄然进入了观众视野,并在网上引起了对节目内容的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16.
晏国俊 《新闻世界》2011,(10):214-215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2010年1月全新推出的一档婚恋交友节目,自开播以来,短时间内迅速得到社会广泛关注,掀起相亲节目收视率新高。在场域视野下解读《非诚勿扰》,不难发现这一档节目不仅受到各种场域的控制,背后还隐藏着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非诚勿扰》于2010年1月在江苏卫视正式开播。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非常高,这个节目的成功首先是因为节目定位的准确,因为当今社会,80后们现在有很多是处于单身状态,越来越多的80后成为剩男和剩女,而结婚的也有很多人已经离婚,就像一些人说的,现在的婚姻就像方便面。所以人们更加关注有关婚姻和两性的问题,《非诚勿扰》恰恰就定位在这,所以节目本身  相似文献   

18.
自2010年开始,江苏卫视开办的交友节目《非诚勿扰》以新颖的舞台形式,富有个性的男女嘉宾,点评犀利的主持人而红极一时.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点.可以说,《非诚勿扰》红并备受争议着,而各家省市卫视为了抢夺收视率,打着“爱”的旗号也蜂拥而至,使得电视荧屏上曾经的“选秀风”转为“婚恋风”.这样的节目形式有何独到之处?又有何欠缺之处?带来的是怎么样的传播效果?利与弊孰大孰小?本文提出一些问题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非诚勿扰》的话题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刚  熊忠辉 《视听界》2010,(3):49-52
在这个天气变化无常的春天,江苏卫视交友节目《非诚勿扰》成为了全国观众的话题和谈资。根据央视-索福瑞34城市收视率调查统计,节目收视率最高达到了2.82%,成为全国卫视综艺娱乐节目收视冠军。不少观众表示质疑:这个节目到底是相亲还是表演秀?本文无意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打开电视,什么娱乐节目是当今最为火爆的?恐怕大部分人都会回答说是相亲类节目。以2009年开播的《非诚勿扰》为例,其创办时独特的节目内容、新颖的节目风格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受众的目光,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自此,以其为代表电视相亲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