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广播电视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普遍缺乏优秀人才,严重制约了广播电视报事业的发展。笔者根据在广播电视报多年的工作经历,提出了如何突破广播电视报人才队伍建设瓶颈的几项举措。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WTO以后,广播电视正在不断求新求变,以适应新的竞争态势和社会需求。那么作为广播电视延伸的广播电视报又如何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开创出一种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办报模式呢?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中期是广播电视报业发展的最辉煌时期,各家报纸的发行量在当地各种报纸中均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3.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广播电视宣传延伸和补充的广播电视报也日趋成熟。从过去单一的节目预告单发展成一张立足声屏、辐射社会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家庭服务类综合性报纸,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便是副刊的崛起。广播电视报副刊的兴办,使之从附属于广播电视的传统定势中解脱出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增强了竞争的活力。在当今越来越多的日报、晚报乃至各种行业报纷纷抢占广播电视园地、广播电视报面临严重挑战的情势下,如何办好广播电视报的副刊,在内容的取舍和版面栏目的设置上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使广播电视报扬长弃短,以其独具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立于不败之地,成了摆在广播电视报编辑记者面前的一大课题。为此,本刊特编发《湖南广播电视报》楚望霓、《江西广播电视报》吴文滨、田海宏三位同志撰写的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广播电视报副刊的特性、地位、功用及发展前景作一番探讨,供从事广播电视报采编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报在全国报纸系统中,应该说是一枝新绿。广播电视报因其年轻和独有的特性,其发展尚无成熟经验可资遵循,所以它只能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中,在不断地否定自我中前进。大连广播电视报在创办十五年的过程中,走过了一条稳步前进之路,虽说在发展中各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引起全国同行的关注,但我们认为,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大连广播电视报》发展到今天也只能算是初步具备了新型广播电视报的雏形。如何面对实际,适应社会发展,树立崭新媒体形象,提高报纸整体质量,广播电视报行业确实需要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探索。一、城市广…  相似文献   

5.
随着报刊竞争的日益加剧,除日报外,晚报、家庭报、都市报都在蚕食着广播电视报的领地,它们定期或不定期地刊登节目预告,有的甚至还刊登剧情介绍。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报也只有适度扩张,把晚报、都市报的强项——社会新闻打造成广播电视报的一个亮点,这样广播电视报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报刊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如何把社会新闻打造成广播电视报的亮点呢?  相似文献   

6.
张小泉 《传媒》2000,(3):30-31
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围绕如何办好广播电视报这个主题,各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广播电视报的性质、发展方向、定位等等;但有一个问题没有引起业内报人的足够重视,那就是广播电视报的语言问题。笔者想就目前各类广播电视报存在的语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张报纸水平高低,与办报人驾驭语言的能力关系极大。综观我国的广播电视报,质量参差不齐。其中各地市级的广播电视报,综合水平较低,文字差错等各种语言问题经常出现。  相似文献   

7.
城市广播电视报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而迅速崛起的一支新生力量,它是广播电视事业突飞猛进的必然产物,也是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时代之需。从短短几十年的历史来看,城市广播电视报走的是一条借鉴省级报纸和城市大报的经验,而又根据自身条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道路,至今已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各家城市广播电视报在当地都小有名气,为市委、市政府所重视,成为广播电视宣传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纵观目前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的现状,普遍采取的是以广播电视为依托,逐渐向影响文化延伸发展的方针…  相似文献   

8.
历史进入九十年代,广播电视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广播电视报的显著发展尤为引入注目——目前,全国共有广播电视报逾200家,其中中央两家,省级31家,地(市)级160多家,还出现了十几家县级报。地(市)广播电视报异军突起,从而打破了中央、省级广播电视报一统天下的格局,形成了三级办报体系,换言之:广播电视报的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报节目版是刊登一周广播、电视节目预告表的专业版面,作为电台、电视台节目播出安排的书面表达形式,在广播电视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节目版直接满足了广大受众订阅广播电视报的第一需要──自主能动地选择收听、收看自己喜欢的声屏节目。正因为如此,广播电视报借助广播、电视节目预告这根"收视拐杖",拥有十分广泛稳定的读者群和可观的发行量.其次,节目版为广播电视报其它版面组织稿件介绍节目内容,进行节目评介提供依据.这是由广播电视报的"带电"属性和引导受众视听的职能决定的.因此,节目版被公认为广播电视报…  相似文献   

10.
苏鹏 《新闻采编》2009,(1):33-34
广播电视报是服务于广播电视系统的行业报,也是服务于家庭的纯个人订阅的娱乐报,伴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报经历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快速成长和辉煌,由于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互联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报也出现了行业性衰退。广播电视报的出路在哪里?如何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促进广播电视报的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报业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竞争日趋激烈,全国广播电视报行业。出于生存的现实。开始对广播电视报的功能和特点进行重新定位思考。本文就广播电视报功能作尝试性分析。并试图谈一点自己的浅显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广播电视报作为案例,深入分析了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模式,首先对新媒体给广播电视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广播电视报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科学发展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个边缘媒体,在晚报都市报的挤压下,已经走得步履蹒跚。很多人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意义产生了质疑,认为它最终将淡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广播电视报不仅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广播电视存在一天,广播电视报就有其生存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广播电视报重新走近百姓,走人家庭。下面我们就从石家庄广播电视报《声屏之友》的改版成功来分析一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全国省级广播电视报陆续迎来了复刊1000期纪念日。在“文革”中被迫停刊的广播电视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复兴、壮大。风雨征程千期报,记录着改革开放20年。而改革开放的20年,也是广播电视报不断推进新闻改革的20年。当历史这个真正不沉的“泰坦...  相似文献   

15.
荆婵 《青年记者》2008,(12):112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个边缘媒体,在晚报都市报的挤压下,已经走得步履蹒跚.很多人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意义产生了质疑,认为它最终将淡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广播电视报不仅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广播电视存在一天,广播电视报就有其生存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广播电视报重新走近百姓,走人家庭.下面我们就从石家庄广播电视报<声屏之友>的改版成功来分析一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1991年7月,湖南广播电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何立库先生在首届全国广播电视报理论研讨会上发出“努力探索创立中国的广播电视报学”的呼吁,如一石击水,荡起串串涟漪;6年后,他又在全国省级广播电视报社长、总编辑论文集《广播电视报论》。后记”中再度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报学已水到渠成.”我们佩服立庠先生的眼光和胆识,他的首倡之功定使同仁鼓舞.当然,也应预料,此观点抛出后,一定会引起两种不同的意见:其一是反对,认为创建广播电视报学尚不成气侯;其二是赞成,觉得创建广播电视报学条件已经具备.笔者持赞成和肯定…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视报的定位是服务于声屏的家庭报纸,可以说,服务,是广播电视报的宗旨。那么,广播电视报的服务又有什么特性呢?一、多方面的立体服务广播电视报的受众非常明了,多半是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他们买广播电视报的目的也非常简单明确:了解声屏播出的内容。随着报业的发展,声屏内容的丰富多彩,也随着读者眼界的开阔,他们又希望了解声屏后面东兄西。所以又有了声屏延伸的服务内容。而近些年.因其家庭报的特性,眼务的内容又拓展到生活眼务,报纸的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不断充实和更新,就目前状况而言,广播电视报的服务有以下…  相似文献   

18.
白风如 《传媒》2012,(5):41-42
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积极推进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广大媒体单位的共同责任,已有多年发展历史的广播电视报也不例外。但是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报的发展并不乐观,因此如何在改革中面对现实、迎接挑战成为广电报人需  相似文献   

19.
王建成 《记者摇篮》2004,(12):55-56
《广播电视报》是近二十年来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尤其电视的迅速发展而诞生的产物。它的初期伴随着电视节目和电视频道的增加,借势曾经出现过快速发展和辉煌阶段。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晚报、都市报、生活类报刊的兴起,《广播电视报》又受到专业的限制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广播电视报在经营上出现了急速下滑现象。目前能够真正保持赢利的很少.大部分处于勉强生存状态。这在全国和辽宁省都有之。  相似文献   

20.
刘剑 《视听纵横》2008,(5):116-117
广播电视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广播电视报的黄金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报业竞争的加剧,昔日的辉煌已成为过眼云烟,面对竞争的大风大浪,广播电视报自身的不足显现无遗,许多广播电视报面临生存危机。这是激烈竞争环境中,所有广播电视报都面临的“阵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