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上星期我听了本校一位老师的作文公开课,课堂上指名一位女生读自己写的作文片断《妈妈的爱》,"……在乡间田埂上,妈妈背着一捆稻把急速地走着,到了家里……"读到这里,老师示意停一下,说:"把‘急速’改成‘蹒跚’,效果更好。"女孩有点茫然,但顺从了老师的意见:"在乡间田埂上,妈妈背着一捆稻把蹒跚地走着……"  相似文献   

2.
[细节描述] 一位老师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时,让学生画出最令人感动的句子,学生找到这样一句:"他挖了8小时,12小时……38小时……"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以转换时间单位的方式来体会38小时的漫长.很显然,38小时也可理解为两天一夜或相当于50多节课.  相似文献   

3.
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中回忆道: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他先把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他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田老师那优美的诗歌,动听的故事,在孩子的心里,不啻于是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试想,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语文学习是一项充满体验和情趣的活动。在"情趣"  相似文献   

4.
孙萍 《考试周刊》2010,(26):57-58
故事一:"老师,药王孙思邈和神医华佗相比,谁的医术更高明?"我班的"小百科"张瑞一本正经地问我。结合当时全班学生都在阅读《上下五千年》这本书,我就顺势说:"同学们能回答张瑞的问题吗?"学生纷纷给出答案,订的说:"孙思邈是药王,他的《千金药方》非常著名。"有的说:"华佗也很有名啊!还被称为神医呢?"……看来学生的答案是表面肤浅的。  相似文献   

5.
赖晓春 《班主任》2012,(5):71-71
拜读《班主任》2011年第10期李镇西老师的《一件小事》,文中处处体现出来的反思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李老师因外出开会,在学校体操总决赛开幕式后就匆匆离场,事后被一个小女孩诘问——"学生的节目您一定要看完,不然这是不礼貌"。  相似文献   

6.
徐秀娣 《学语文》2012,(3):33-34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很经典很唯美的一首小诗《关雎》的一段,也是中学阶段学生要学习的一篇课文的开头。面对像《诗经》这样一些非常经典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杨红 《山东教育》2007,(6):22-22
生命中的38个小时很是平常,生活中的父子亲情似乎是一生下来就拥有且习以为常的。湖南朱爱朝老师《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却让每一个孩子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在感悟与感动中,不由得便把思考与记忆定格在了那刻骨铭心的“38个小时”——  相似文献   

8.
吴学连 《教师》2012,(22):79-79
新《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更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万优艳 《考试周刊》2009,(17):79-79
学生刚开始学《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时候会问我:"老师,这门课程比较难学,我们学习它到底有什么用呀?"对于学生提出的这样的问题,我深感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提高他们应用数学能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他举手了!     
黄轶瑜 《教师》2011,(7):24-24
"20号。"记得在四年一期朗读检测会上,检测老师报出了一个学号。他站了起来,神情拘谨,表情有些木讷。"请你读《鸟的天堂》最后三个小节。"……  相似文献   

11.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理解算理是掌握算法的基础。北京教育学院数理学院院长、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副主编张丹老师在《再谈"整体把握"数的计算教学》一文中指出: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时蜻蜓点水,很快开始介绍计算程序,然后就是熟练程序,算理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那么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为学生  相似文献   

12.
近日,笔者参加了一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活动中,几位老师同时执教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课。在教学过程中,几位老师都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创设情境,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引读赛读,适度拓展……在学习设计"人"字形线路这部分内容时,教者不约而同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由于运用的教学手...  相似文献   

13.
曾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那是在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一课时,我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轮读到第二段,班上一个平时不太举手的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嘴里还不停地喊:"老师,我!老师,我!"我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他站起来,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读.他感情充沛,在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把文章所表达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同学的热烈掌声,我也高兴地鼓起掌来.我想他一定理解了课文,想借机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就笑着问他:"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他一改刚才信心十足的模样,畏畏缩缩地说:"讲……讲……"他一脸茫然,像做错了事似的低头拨弄手中的书.  相似文献   

14.
马小跳的《轰隆隆老师》是一位《非常老师》。班里有那么多学生,如《小大人丁文涛》、《笨女孩安琪儿》、《漂亮女孩夏林果》、《名叫牛皮的插班生》、《假小子戴安》、马小跳的《同桌冤家》路曼曼……可他最喜欢的却是《淘气包马小跳》。  相似文献   

15.
黎莉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1):115-121
《墨子》中"或"字共出现72例。就其词类而言,包括代词、连词、副词等,其中连词又有"或者……或者……"、"如果"和"有时……有时……"三类。另外还有用作名词"域"、动词"有"、副词"又"以及通假字"惑"等。就"或"字在句中所作的成分而言,主要分为作主语、谓语、状语三种。《墨子》"或"字的量化研究,对于《墨子》研究的深化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先秦古籍的语法研究也是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16.
刘歆《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总目录,班固《汉书.艺文志》虽为节《七略》所成,但班氏亦有其体例,而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删节而已。论文欲对《汉志》班注"入"、"出……入"、"省"等条目进行归纳总结,再结合各家考证和评论,以窥班《志》对《七略》著录书目调整补充之一斑。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材理论性过强,内容抽象又枯燥,还缺乏与实际的联系,要学好确非易事。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内容加以"炒制",适当加些"调味品",创设现代教学所倡导的情景教学以强化教育效果,才能使老师教得有味,学生学得有趣。  相似文献   

18.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在人的一生中,似乎总会有这样一位"窈窕淑女",她引发了我们内心最真最美的那部分情感,让人辗转思服。虽未能"求之",却"友之"、"乐之"。对于邻水县九龙镇中的唐运东老师而言,《四川教育》就是这样一位让他倾慕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汤姆·彼得斯在《追求优秀的热情》一书中说:"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然而,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见到的是学生小手林立,争着发言,老师关注的是下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留意的是自己的思考,以期获得老师的首肯。不管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还是在课堂实践上,教师都比较关注表达,而忽视了对学生倾听能力和应对能力的培养,对相互间  相似文献   

20.
李胤昕 《考试周刊》2011,(49):68-68
课例重现:钱梦龙老师教《少年闰土》一课时,有一个学生突然插嘴问:"跳鱼有几只脚?"钱老师当时不知道,换作我们,可能是先询问是否有人知道,但钱老师坦诚:"我也不知道。"才问:"同学中有人知道吗?"同学也说:"不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