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市报在广州、北京、成都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模式层出不穷一在2004年6月2日的第57届世界报业大会上发布的最新“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名单”中.我国20家报纸上榜。其中晚报和都市报的数量高达17家.这标志着我国的都市报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崛起.在国际上也有很大的影响。据统计,加上商报、时报等,都市报目前已经达到200多家.截至1998年底.全国都市报类的广告收入占报纸广告的63.6%.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新闻体制十几年来的改革发展,为在广告市场中争得一块蛋糕,几乎全国各个城市都在保留一份机关报为党政机关服务的基础上,将原来的报纸办成了都市报,或者重新办了都市报。有些集团化的报业甚至办了几份都市报,多数省会城市都出现了几份都市报。  相似文献   

3.
1993年8月,贵州省委机关报创办了全国第一家都市报《贵州都市报》。次年1月,《三秦都市报》在西安问世。时隔一年后的1995年,《华西都市报》、《大河报》、《南方都市报》、《三湘都市报》相继创刊。1997年,《楚天都市报》、《海峡都市报》诞生。之后,全国省报除少数省市区外基本上创办了省级晚报都市报。都市报群体在全国兴起。经过10多年的发展,都市报群体不断壮大。时至今日,都市报业发展中出现了某些转折,其突出表现是都市报群体分化特征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4.
这几年来,随着报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国报业中崛起了一群都市报.它以其独特风格吸引了大批读者,成为中国报业中的黑马。如今,“都市报现象”已成为我国新闻界一道独特的风景。据中央电视台的统计,全国已有此类报纸23家之多,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南方都市报》、《海峡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等。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数《华西都市报》,它创办三年多,发行量已达五十万份左右,成为中国西南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5.
全国都市报总编辑会议日前在南昌召开,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副书记王君、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会见了与会代表并与代表座谈。 自2001年武汉会议以来,都市报的发展继续呈现良好势头,在报纸编采和经营管理方面,又有许多开拓与创新。有几家都市报发行量超过百万,  相似文献   

6.
1993年,第一家以都市报冠名的《贵州都市报》创刊,1995年,都市报发展早期的领军者《华西都市报》出现,1997年,已有20家左右都市报散落全国。1997年12月17日,中国记协主办"市场经济与都市报发展研讨会",它意味着,都市报已然成为一种现象并引起业界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7.
彭波 《传媒》2008,(11):84
2008年10月24日到26日,由中国都市报研究会主办、《重庆晨报》承办的2008中国都市报研究会总编辑年会在重庆举行。来自《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燕赵都市报》、《华西都市报》、《潇湘晨报》、《都市快报》等全国38家强势都市报的高层人员和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  相似文献   

8.
1月15日,由中国都市报研究会、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办,《每日新报》承办的“中国都市报发展论坛天津年”举行,全国30余家都市报老总参加了会议。在本次论上,这些中国都市报十年发展的见证者济济一堂,深探讨新形势下都市报的改革与创新,并联合签署了中国都市报发展论坛天津年会备忘录》。天津市委常、宣传部部长肖怀远到会并讲话。中国都市报研究会长席文举主持会议,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天津日报业集团社长兼总编辑张建星致欢迎辞。本次“中国都市报发展论坛天津年会”的召开正值每日新报》创刊5周年之际。《每日新报》创刊的5年,正中国都市…  相似文献   

9.
李晓瑞 《传媒观察》2004,(10):56-57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都市化报纸迅速崛起。都市报以其丰富的信息量,浓厚的生活气息以及与市民的贴近性而广受青睐,迅速赢得市场。发展至今,都市报已成为国内报业市场上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各类繁多的都市报不断涌现,同一城市内甚至有多家都市报面市,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  相似文献   

10.
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同志来京,带来刚刚出版的《中国都市报研究文丛》一套5册。浏览这套文丛,真有先睹为快之感。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报工作的经验,终于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总结,这是中国报界的一件喜事。以1995年1月华西都市报在四川成都创刊为标志,都市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登上中国报业的宽阔舞台,成为中国报业市场竞争中一支新生的劲旅。现在,全国的都市报已发展到四五十家,这些新兴的报纸以惊人的发展势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清新可喜的文风、灵活创新的经营机制等鲜明的特征,受到广大读者的由衷欢迎和赞赏,也引起新闻界的…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的都市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都市报是指定位市民、彻底走向市场的城市报纸,即市民新闻报. 都市报作为我国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兴起于90年代中期,异军突起,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已有20多家都市报.这些报纸以新的办报思路与理念,新的内部机制与营销方式,在新闻界产生了一股冲击波,形成了一个都市报的报业群体,被称为`都市报现象'.都市报已成为继机关报、晚报之后,我国综合性日报中一个新的报种,在全国报业大家庭里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席位. 都市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面向市场,走向市场,追求市场份额最大化,成为都市报群体的本质特征. 都市报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走向市场是其…  相似文献   

12.
《楚天都市报》三岁了。三年走过来是风风雨雨,波波折折。全国都市报二三十家,楚天都市报在短短三年时间里迅速崛起,至今已在全国名列前茅。 三年时间超常发展,长盛不衰,而不是昙花一现、陨石流星,所在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这样研讨很有意义。 三年时间,光算经济帐,都市报的经济效益如此之高,既是改革的成果,又凝聚着都市报全体领导干部、员工、记者、编辑的心血汗水。对都市报,我觉得有这么四点,一是定位准,二是机制好,三是运作活,四是素质高。都市报定位大众化、休闲化、生活化,定位在市民百姓这个层次来进行不同角度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都市报在全国蓬勃发展的时候,民族地区也创办了面向本地读者,以当地的地理、经济等环境要素为依托的都市报。现实情况是民族地区都市报与发达地区都市报在报业发展环境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民族地区的都市报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借鉴发达地区都市报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区的特殊性办出真正具有自己特色、服务本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都市报纸,成为当前民族地区都市报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报业环境差距 构成媒介生存环境的因素很多,有政治、经济、人口、法律、文化、技术等等,这些因素共同对媒介的生存发展产生影响。媒介生存环境的经济发展状况总体上决定了媒介发  相似文献   

14.
从1995年开始,中国报界出现了一批省级党报主办的以都市报命名的市民报。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0多家都市报(包括早报、晨报),有的城市还不止一家。都市报的报业群体已经形成。都市报的经营机制、报道内容、报道方法、发行方法都给报界吹来清新之风,发行量一路高歌猛进:楚天都市报在拼杀激烈的武汉报业市场,目前发行量已逾100万份;南方都市报在强报如林的广东,发行量已超过100万份……从整体上来说,都市报的版面质量和社会影响力,都在不断提高。惊涛拍岸随着都市报的繁荣兴旺,它在中国报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  相似文献   

15.
张海鹰 《新闻传播》2004,(12):42-43
8月1日到8日,笔者在河北参加了一次由燕赵都市报(河北日报社主办)承办的第九届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总编辑年会,全国29家省级晚报、都市报40余名代表参会,交流了自去年以来各报的办报及经营经验,并针对媒体市场上日益激烈的资本参与竞争、跨地区经营的形势,研讨了报业进入“战国时代”后,省级晚报(都市报)的应对策略。会间,大家谈得最多的就是“竞争、改制、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都市报作为一个独立的报种诞生已近10年。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创刊,开启了中国都市报时代,成功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报业模式———都市报模式。在短短10年时间里,都市报迅速崛起、中国报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都市报主导中国报业格局的趋势已日益彰显。2003年召开的世界报业协会第56届大会首次公布了收录中国报纸的“全球日报发行前100名”排行榜,中国有16家报纸榜上有名,其中有4家都市报。今年召开的第57届世界报业大会发布了最新“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名单”,中国有20家报纸跻身百强,其中有7家都市报。都市报在一个区域、一个经济圈、一个中心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基本上处于主流地位。从未来报业发展而言,都市报持续走强已成趋势。都市报是中国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它对中国传媒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本刊编辑部就“‘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与中国都市报发展”话题,结合“世界报业协会”的相关背景,邀请了两家主流都市报总编辑畅谈都市报品牌的经营与塑造。  相似文献   

17.
最近,全国有影响的齐鲁晚报、楚天都市报、大河报新的总编辑走马上任:郝克远任齐鲁晚报总编辑,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张瑞云不再兼任齐鲁晚报总编辑;蔡华东任湖北日报社副社长兼楚天都市报总编辑,湖北日报社原副社长兼楚天都市报总编辑杨卫平于2000年8月14日不幸病逝;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马克强兼任大河报总编辑,原总编辑王继兴因到退休年龄,不再担任大河报总编辑。三家晚报、都市报新总编到任  相似文献   

18.
张莺 《新闻记者》2001,(5):28-30
众所周知 ,都市报是以报道都市生活为特色的综合性报纸 ,既不是党报 ,也不是晚报 ,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型报纸 ,是“定位市民、彻底走向市场的城市报纸 ,即市民新闻报。” ①在不到三五年的时间里 ,继四川的《华西都市报》之后 ,全国已有诸如《都市快报》、《楚天都市报》、《南方都市报》等都市报近30家。而且办一个成功一个 ,发行量有的一下子冲至四五十万份 ,广告收入直线上升 ,有的直逼亿元大关 ,创造了媒介业的神话。“都市报现象”一时成为全国新闻界关注的焦点。一、都市报兴起的原因《楚天都市报》总编辑杨卫平认为 ,都市报…  相似文献   

19.
陈强  丘凯琪 《当代传播》2011,(3):108-109
2010年1月,在成都召开的"首届中国都市报发展高峰论坛"上,全国20多家都市报总编辑共同签署《成都宣言》,其中"推进都市报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与会者的强烈共识。作为中国市场化的先行者,都市报的数字化转型,不同于以往追求行业内竞争优势的定位转型,而是基于经济全球化、信息数字化、传播技术新型化背景下的全新变革。认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7月20日至25日,第十届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总编辑年会在宁夏银川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家省级晚报、都市报总编辑参加会议,共同总结省级晚报、都市报10年成长历程,探讨新时期的发展之路。中国都市报发轫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并迅速崛起。10年间,都市报不断壮大,呈现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