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的一般规律是由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的过程,即学生对教学注意程度呈抛物线分布状况.从注意方面考虑,教师应巧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随着教学内容走,减少学生注意分散时间,延长注意高度集中时间,以收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的注意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的一般规律是由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的过程,即学生对教学注意程度呈抛物线分布状况。从注意方面考虑,教师应巧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随着教学内容走,减少学生注意分散时间,延长注意高度集中时间,以收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满堂灌,而学生则听得昏昏欲睡,效率低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教学理念,巧用注意规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李庆 《化学教与学》2011,(8):32+35-32,35
维持和调控注意力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必要前提,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巧用无意注意规律,创设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5.
孙晋芳 《考试周刊》2011,(82):223-223
注意力集中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注意规律,以及影响学生注意稳定因素的分析,论述了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注意规律这一问题,以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充分运用注意艺术.如运用提问艺术,引起注意;有意无意结合,保持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强化注意;巧用直观教具,提高注意.  相似文献   

7.
注意规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低年级小学生家庭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熟悉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运用注意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活动来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集中并保持其注意力,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注意与教学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把注意力很好的指向并集中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授课过程中,才会教学互动,学生积极思考,教学效果才会良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又可以通过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文章分四部分分别论述了有意注意规律和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并指明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化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又分析了如何利用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使学生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单位时间内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注意力不集中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正确运用"注意规律",轻松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深思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可分为两种类型: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它们各有其特有的规律、特征。在课堂教学上,要适当地运用各种注意规律进行教学,以引起学生的精神集中,吸引其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提高内化效果,关键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主要有: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运用无意注意方式,施行"养心""安心"和"揪心"策略,更适应当下学生心理活动特点,满足其心理需求,能取得更佳的内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最精细的工作,而且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智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对此领域的研究还很不充分。教师要能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懂得青年学生的注意基本结构(指向、集中、转移三个阶段)和他们的心理特点,灵活变换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替运用,从而使他们形成、确立并保持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良好心态。让学生从教师开讲的那一刻起就有明确的注意指向,在学习过程中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应注意的对象上,并随着教师讲授的问题而转移自己的注意,使语文的教与学达到高度融合的境地。  相似文献   

13.
中药学是中医药专业的主干课、基础课、桥梁课,在实际教学中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教学效果.本文对如何在教学中利用"注意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发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巧用无意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巧用无意注意,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从五个方面就此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何花 《教师》2013,(29):40-40
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注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不断地相互转化,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上,巧妙地利用两种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来组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大多数教师关心的问题,因此,我想结合初中生注意的特点以及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浅谈下注意规律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注意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调动学生上课注意力是保障课堂质量的前提,也是老师课堂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上课的注意力,积极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堂对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使得数学有可能成为因注意力涣散而导致学习困难最多的学科.因此,对注意涣散型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应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关于注意涣散型学困生的研究现状是:(1)对注意涣散型学困生的界定尚不成熟;(2)较广泛地对注意涣散进行了心理分析;(3)初步地开展了一些实验研究;(4)对如何运用注意规律指导数学教学的问题做了较广泛地探讨.但已有研究的针对性不强,尚不能满足教育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差,并不是智力低下,而是由于缺乏良好的注意品质。注意虽然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总是参与到各种心理过程中,是一切心理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学生注意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要分析化学课堂学生注意的现状,了解学生的注意特点,遵循注意规律,精心设计教学形式,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学习”这一对象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态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声音及教学中运用眼神、表情、手势等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20.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对注意规律的应用是恰当将学生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从教师的视角剖析,从注意规律的内涵、运用、中学课堂的特点、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等诸要素入手,通过探讨对注意规律的合理运用,旨在改善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