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念     
田莉 《当代职校生》2005,(10):22-23
没有思念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在七彩的人生中,思念是最美的一色;在人生的五味里,思念是最芬芳的一味。品味思念就是品味人生。  相似文献   

2.
赵俊辉  郁兰 《初中生》2007,(7):56-57
主题导言:有人说人生如梦,也有人说人生如花,还有人说人生如棋……是的,人生如梦一样绚丽多姿,人生如花一样灿烂芬芳,人生如棋一样曲折多变。在人生的旅程中,有阳光雨露呵护,也有寒风霜雪相伴。我们在经历与体验中,在幼稚与懵懂中,在选择与信念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苏轼审美人生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即以沉浸于学艺术的读书写作,赏玩人生宇宙的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人生愉悦。  相似文献   

4.
常态人生是现实人生,而艺术人生则是理想化的人生。东方式的艺术人生是将艺术拉进现实生活.而西方式的艺术人生则多是轻视现实存在而投向艺术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蔡康永语录     
《当代电大》2006,(1):17-17
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爱情,光荣,正义,尊严,文明,这些一再在灰黯时刻拯救我,安慰我的力量,我坚持相信这才都是人生的珍宝,才禁得起反复追求。  相似文献   

6.
本结合冯友兰大师“人生境界说”对教育与人生境界的问题展开初步探讨,重点阐述了人生境界与教育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并从四个方面概述了“人生境界说”对教育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生有许多次觉悟,有时在无可挽回中后知后觉,有时在峰回路转前先知先觉,然而,有觉悟总是弥足珍贵的!我有一份觉悟,来自我的第一份工资,且在我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时,让我及时缓过神来,重回到人生的第一起跑线。  相似文献   

8.
人生应是知足与不知足的统一体,在索取上知足,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在奉献上不知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才有价值,才有辉煌。  相似文献   

9.
我在一本书上摘得人生警世妙语若干条,精读细品,大可玩味.反省人生,现摘之数条.愿与众共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创建人生学、开设人生课的必要、根据和步骤,提出了一门新的科学与新的学科。  相似文献   

11.
人生命运的表达是小说美学的基础与核心,叔本华、尼采、伯格森、萨特、弗洛伊德以及马克思主义西方学派马尔库塞等哲学巨匠都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人生命运的美学表达问题。然而,人生命运艺术反映的真实性具有文化的规范性。我们吸纳他们哲学观念及其创作实践合理内涵,使其成为我们人生命运美学表达的借鉴。路遥的《人生》对高加林人生命运的表达就具有很强的美学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电脑人生     
打开电脑,系统让生命的程序运行,在时间日期中插入幸福、痛苦、成功、失败,精心编辑每一个细节,保存美好的,删除丑陋的——这就是电脑中的人生,一段引人思索的人生。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人学,文学是虚拟的无限广阔的人生实验场。中学生透过文学可以看到人生,极大地拓展人生体验,认识人生的心理空间,在潜移默化之中丰富人生智慧,提高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4.
人生科学是一门面向现代人生,侧重于揭示个体人生历程中一系列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新兴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它具有启迪人生、指导人生、开发人生的深远意义.本文对人生科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学科性质、特点、功能,以及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均作了自己的阐析.  相似文献   

15.
台静农的散文概括起来有二大基本主题:一是关于人生的,一是关于艺术的。‘‘人生实难”,则需“人生艺术化”;而艺术的本真在于“抒情写志”,所以“艺术人生化”,也正是艺术本身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什么叫哲理?哲理,即哲学原理,是有关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原理,是事物体现的规律,人生的道理。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又如“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中暗含青春一去不复返,应好好珍惜利用,不然年老一事无成时悔恨已晚的人生道理。品味这些诗句,从中可体察到社会人生的某些道理,认识事物发展的某些规律,使人得到智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导引:英国的巴特勒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像在群众面前拉小提琴,边拉边学.”这话说得多么形象!对人生,何尝不是一个逐渐加深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有谁天生就能熟练地驾驭人生?有人说,人生是本书,是一本难懂而耐读的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中慢慢品尝和体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德性人生:教育的生命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性人生作为一种真、善、美的人生,是人理当追求的幸福人生。人的本质是德性的动物,德性是人的生命的最高发展,德性彰显人的生命价值,提升人的人生境界。以形成人为目标的教育,必须重视培育人的德性,促进学生走向德性人生。  相似文献   

19.
《废都》是一曲游戏人生的悲歌,游戏爱情,游戏事业,游戏快乐,最终游戏人生。  相似文献   

20.
唐君毅一生的学术思想都是围绕人生问题展开的,他不仅在理论上深刻地思考人生,还在实践中实现着自己所理解的人生.唐君毅通过对人生正面的认识揭示了人生并不虚无,通过对人生负面的认识表明了人生并不轻松,而通过对人生超越的认识则表明人生并不颓废.唐君毅还依据人生不同阶段、不同职业、不同理想提出了人生生长途程中的十种生活内容的形态,或者说十层人生境界,并把追求天人合德的中国儒者的人生境界视为最高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