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同志担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为了吸取外国的作战经验,他在戎马倥偬中翻译了苏联红军卫国战争的材料。刘伯承语文修养很好,俄语也很有基础,但他在翻译过程中还是虚心请教他人。他常对人说:“我拜了两位老师——中文请教小平同志,俄文请教左权同志。”他还说:“找老师  相似文献   

2.
大家都知道刘伯承会打仗,殊不知这位大元帅还极爱读书.1897年,家里把刚刚五岁的刘伯承送进本村的私塾读书.由于他聪明、勤奋,读过的<三字经>、<千家诗>、<四书>、<五经>等都能背下来,还在书上做了许多圈点和批注.老师对他父亲说:"这个孩子学习刻苦,记忆力强,不仅能背诵正文,连注释都能背,将来肯定是个可造之才."  相似文献   

3.
读一读詹天佑在美国 1881年,詹天佑从美国留学回来了。归途中,他满怀希望, 准备为国效劳。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拎着一只小皮箱,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4.
银春铭老师是一个非常细致的人。我们翻阅他20世纪50年代留学苏联时的教科书发现,除了岁月在上面留下了稍稍发黄的痕迹外,页面竟然整洁如新,每本书的扉页上都端端正正写下了他的俄文签名。60多年过去了,仍宛若新题。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学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2.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语句,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板书"神"字,同学们看到这个字会想倒什么?(预设:"神"能够法力无边、腾云驾雾……) 2.板书"军"字,看到"军神"你又会想到什么?(预设:打仗百战百胜、作战勇敢、枪法很准……) 3同学通过预习知道"军神"指的谁吗?(刘伯承) 4.多媒体出示刘伯承图片,介绍刘伯承生平资料. 5.刘伯承同我们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为什么被称作"军神"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3课《军神》.  相似文献   

6.
“军神”刘伯承元帅 1915年12月,刘伯承在涪陵成立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参加了护国战争。1916年3月,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刘伯承带头冲锋,不幸被一颗敌弹射中,子弹从颅顶射人,从右眼眶飞出,血流如注,他当即昏厥倒地……后来,在群众的精心掩护下,刘伯承潜入重庆的一所教会医院——宽仁医院。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十大元帅中,有一个堪称“军神”的人,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博得了许多人的称赞,他就是妇孺皆知的元帅——刘伯承。1892年刘伯承出生在四川省开县的一个小山村,因他的父亲是个务农兼教私塾的“泥腿文人”,所以刘伯承从小就接受了私塾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们的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我们爱母亲,我们爱祖国。爱母亲,孝敬母亲;爱祖国,从小立志报效祖国。1881年,詹天佑从美国留学归来。归途中,他满怀希望,准备为国效劳。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拎着一只小皮箱,陷入沉思。  相似文献   

9.
一、激趣导入 ,拟订目标师 :同学们 ,通过昨天的阅读 ,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刘伯承是一个很勇敢的人。生2:我知道了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将领。师 :今天的学习会让你对刘伯承有更深的了解。让我们来关注一段他年轻时代的经历。(教师播放课件 ,学生观看。课件内容 :主要介绍刘伯承青年时代的经历 ,特别是他被称为“军神”的一段往事。)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具体了解这个曾发生在刘伯承身上的震憾人心的故事。如果你愿意 ,请举起你的手 ,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 ,一起写下课题。师 :在上节课的阅读中 ,很多同学已经被课文中的人物深深打动了 …  相似文献   

10.
张云逸他是辛亥革命的先驱。1911年4月,他就参加了黄花岗之役,在辛亥革命中又参加了攻打两广总督府的战斗。刘伯承被称作"军神"的刘伯承元帅,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就参加了学生军,其军事生涯实际上开始于此。  相似文献   

11.
老师领着我们学《军神》一课时,引发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课堂争论。那争论的情景,至今令我不能忘怀。老师讲道:“刘伯承在拒绝用麻醉剂的情况下,还能清楚地数着沃克医生给他做眼球摘除手术共割了72刀。这种战胜困难与痛苦的坚强毅力是罕见的,是常人无法做到的。所以,他被称为军神也是当之无愧的。”可方老师的话音刚落,见多识广的黄铮月却提出了异议:“方老师,我觉得有人超越了刘伯承。三国时期的关羽就比刘伯承的毅力大得多。论地位,他们都是当时的军中将领,后来关羽被封五虎大将之首,刘伯承后来成了十大元帅之一,都可称军神。论治疗,关羽也没…  相似文献   

12.
人才外流是留学人员滞外不归的结果,因此,分析人才外流问题的成因,其主要工作也就是要弄清导致留学人员作出滞外不归之选择的那些影响因素。 美国著名的留学教育研究专家阿尔特巴赫曾把影响第三世界国家学生作出留学决定的主要因素归为两大类,一类是“推”的因  相似文献   

13.
读完《军魂》这篇文章,我对刘伯承将军敬佩不已,他的确不愧"军神"这个响亮的名号。刘伯承将军很勇敢,勇敢在被土匪打伤了眼睛后,还从容镇定;勇敢在担心会影响大脑神经而拒绝在手术中使用麻醉剂;勇敢在忍受着刀割的疼痛还数出了手术的刀数,这难道不让人敬佩吗?被誊为"会说话的钢板"的刘伯承将军不怕痛吗?他真的是钢铁超人吗?不!不是这样的!而是刘伯承将军的意志力如钢铁般坚强!  相似文献   

14.
新学期开学不到两天,一年一班的留级生任××就现了“原形”。这是一位在全校出了名的后进生,见打仗就红眼睛,曾因打仗给人赔偿医药费三百元,而对学习却全无兴趣,上课不是说话就是搞小动作。班主任老师找他谈话,他表情木然,好象什么也没听见;科任老师批评他一句,他能顶十句。  相似文献   

15.
文成法立     
关于写作文的方法 ,古人强调一个观点 :“文成法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 ,你写某篇文章尽管没有想到用什么方法 ,实际上不知不觉地你还是用了一定方法的 ,如果这文章写得好 ,那么这方法就是对的 ,就可以成立。清代文论家袁枚曾以打仗作比喻 ,来说明这个意思 ,他说汉朝大将军霍去病不学孙膑吴起等人的打仗方法 ,但他能打胜仗 ,我们就承认他打仗的方法是对的 ,可以叫“霍去病方法。”唐代将军房 下功夫钻研古人的车战方法 ,可是一上战场就打败仗 ,尽管他认真执行了传统的车战方法 ,也等于无法。他说 ,“文之为道”也跟打仗一样 ,没有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最早留学美国的大学毕业生是容闳。他于1847年进入美国麻萨诸塞州孟松学校,学习2年,成绩优异,1850年考入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经过勤奋攻读,1854年毕业回国。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它于1862年7月成立,最初仅设英文馆,第二年增设法文馆、俄文馆。以后又陆续添设天文算学馆(1867年)、德文馆(1888年)、东(日)文馆(1896年)。  相似文献   

17.
一、深入文本,切身感受军神毅力 1.通过初读课文,我们了解到沃克医生已经知道刘伯承是一位军人,但他和一般的军人又有不同,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地方是一般的军人做不到的,而他做到了? 2.刘伯承为什么不用麻药?他是怎么想的呢?(出示:刘伯承想:"为了,为了____,我不能用麻醉药.") 3.沃克医生愣住了,问道:"你,你能忍受得了吗?"刘伯承的回答只有一个字——"能",从这平静、简短的回答中,你们体会到了怎样的不简单? 4.(映示: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读这段话你第一感觉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疼,这是怎样的疼呢?(锥心疼、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等)  相似文献   

18.
配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5册课文《军神》刘伯承,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军事家和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年轻时就是一位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他抱着“仗剑拯民于水火”的远大志向,投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19.
《军神》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一家诊所做眼睛手术时拒绝用麻醉药,表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之情。读懂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是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20.
郭倩 《下一代》2013,(7):4-5
刘伯承是家中长子,父母亲都盼望他长大成才,所以他刚满5岁时,父亲就跟母亲说:"孩子不小啦,该上学堂啦。"母亲赞同:"是啊,有书不读子孙愚,日子再紧也得供他念书。"于是,刘伯承被送进了本村的私塾。起初,他并不好好念书。每天,他来到学堂,摇头晃脑、稀里糊涂地大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