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飞  姚作芳  邓春暖  赵越  杨赞先 《资源科学》2023,(11):2276-2289
【目的】气候变暖直接影响着全球风速变化及风能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分析历史风速变化,准确掌握近些年全球陆表风速的变化规律是气候变化应对、资源高效利用、生态安全管理、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内容。【方法】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5-Land的0.1°×0.1°网格再分析风速数据集,采用最小二乘法、Theil-Sen斜率估算、Mann-Kendll趋势检验等方法,研究1950—2021年近72年全球年、季节和月平均风速演变的时空特征和适宜风力发电区的风能密度变化。【结果】(1)1950—2021年间全球陆地表面平均风速整体上以0.020 m/(s·10a)的速率略微递增。(2)全球陆地表面风速变化区域差异显著,其中非洲和南极洲大陆的平均风速变化最为明显。(3)全球陆表风速时间序列变化结果表明,季节变化中以冬季变化趋势最显著,平均为0.033 m/(s·10a);月平均风速变化较为明显的是12月、1月、6月;全球陆表平均风速年际变化在通过95%显著性检验的区域中,显著增加和显著降低的平均变化速率分别为0.073 m/(s·10a)和-0.066 m/(s·10a);在通过99%...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期大兴安岭北段林地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兴安岭北段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针叶林带。本文以MSS和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的方法提取该区1976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信息,分析了林地变化的特征和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与林地相关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是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主体;伴随着有林地的快速减少、灌木林地的大体平衡,疏林地和其他林地快速增加;林地动态变化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灌木林地的区域差异最大;在林地整体变化的整体强度上,呼玛县处于较低水平;内蒙古部分及漠河县居中,塔河县相对较高。该区林地动态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人类活动和森林火灾,是驱动力和约束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最后提出全球变化研究的两种基本模式:根据全球变化的特征分析全球变化的动力机制;根据全球变化的动力机制和动力要素的发展状态来预测全球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科教大事     
正北京大学李本纲研究组首次全面评估了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及其时间变化趋势。研究对目前已知的10种气候胁迫因子模拟分析结果(1750-2010年)表明,中国排放对全球辐射强迫的相对贡献为10%±4%,远低于中国近年来人为活动排放的全球占比。全球气候变化的胁迫因子主要包括长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短生命周期的大气组分以及土地利用变化。  相似文献   

4.
由国际生物圈计划 (IGB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中人类空间计划 (IHDP)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WCRP)和国际多样性研究计划 (DIVERSITAS)等共同组织的全球变化开放科学大会于 2 0 0 1年 7月 10— 13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会议主题是“变化的地球面临挑战”。近 10 0个国家和地区约 2 0 0 0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 ,其中中国科学家近 80人 (含台湾 ) ,中国科学院的专家约占一半。大会分为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墙报和特别研讨专题四部分。IGBP主席Moore教授做了“变化的地球面临挑战 :趋向于科学理解全球变化”的大会…  相似文献   

5.
中国能源消费增长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家之一,中国的能源消费及其增长趋势不仅决定着本国能源生产和供应格局的变化,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全球能源生产和供应格局的变化。增长趋势分析表明,中国能源消费行为总体上保持着与其他国家相一致的特征。然而,最近10年来中国的能源消费行为出现某种失常。究其原因,最大可能在于统计数据的失真。  相似文献   

6.
流域宏观尺度降雨-景观-径流变化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高地  甄霖  陈操操  杨丽 《资源科学》2007,29(2):156-163
大流域宏观尺度上长时间序列的降雨变化、景观变化、径流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是近年来研究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研究泾河流域降雨-景观-径流变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①泾河流域中上游主流域40多年来的降水具有微弱下降趋势,降雨倾向率为-4.9mm/10~-11.3mm/10年;泾河流域马莲河分流域,年降雨量表现为不变或微弱下降;②泾河流域1986年~2000年15年之间,景观结构变化不大,一直以草地景观和耕地景观为主。草地景观和农耕地景观二者始终占流域总面积的85%以上,林地景观始终占流域总面积的10%左右,其他景观类型一直占流域总面积的5%左右。在宏观景观格局的变化中,泾河流域中上游主流域,农耕地景观所占比例有所上升,而泾河流域马莲河分流域农耕地景观所占比例维持稳定;③泾河流域中上游主流域年径流量逐年较大幅度地减少,下降速度达到每10年减少1.78m3/s。在泾河流域马莲河分流域,年径流和径流模数在过去30年中基本维持稳定,整个泾河流域年径流量逐年下降;④相应年份内对应的径流和降雨相关性极为显著(P<0.01)。在泾河主流域中上游地区降水每减少10mm,径流可能相应减少70×108m3,在马莲河分流域地区每减少10mm,径流可能减少110×108m3。在泾河流域,若维持景观结构的稳定,则径流的变化趋势会与降雨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景观结构的微弱变化会改变径流对降雨响应的变化幅度。在景观组成中,耕地景观比例的增加会显著减少径流。  相似文献   

7.
泾河流域降雨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操操  谢高地  甄霖 《资源科学》2007,29(2):172-177
利用1961年~2004年泾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的气象站点的月降水资料,以降水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降雨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泾河流域降雨量年际间波动较大,每相隔10年降雨正负距平发生转化,上世纪90年代至今降雨处于新的减少期;40年间流域降雨量下降趋势不显著,减少幅度约为4.7mm/10年;但流域上中下游季节性降雨趋势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秋季降雨减少而冬季降雨增多,秋季降雨减少可能是年降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流域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东亚季风加强北移,以及区域地形差异,地表差异等因素联系密切。分析结果还表明:1981年~2004年及1961年~1980年前后20多年里流域大部分地区降雨增减变化不大,降雨减少区位于流域西北和西南角固原、华亭、千阳一带,降雨增加区位于流域中下游农业高产区,以长武、咸阳为中心,有助于粮食增产。  相似文献   

8.
李燕 《科技通报》2019,35(2):37-41
气候全球性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岩溶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植被生长受到环境条件限制。于是文中以岩溶生态系统中的植被作为探究目标,研究全球变暖气候对植被分布规律的影响。首先,根据广西岩溶生态区域内25个水文气象站的1986~2015年每月均气温数据与月降水量数据,利用气候倾向率和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等气候数据统计方法,测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广西岩溶生态区域30年内的气温升高幅度,结果显示:前20年四季升温温度为0.06℃/10a,但后10年间气温变化明显,总体趋势明显向"暖"型转变。其次,通过运用遥感数据对植被覆盖率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对全球变暖气候温度变化研究的基础上,利用NDVI数据描述了变暖气候对岩溶植被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气温与植被覆盖分布呈现正相关的联系,且后10年间的植被指数增长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地球是人类和万物的共同家园。然而,近100多年来,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全球生态环境,造成全球气候和环境急剧变化。据研究表明: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摄氏度,  相似文献   

10.
再论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三角洲包括江苏省 8个市、浙江省 6个市及上海市 ,面积 10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 ,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在全国地位十分重要。 1996— 1997年 ,中国科学院曾组织江、浙、沪的 30多位院士和专家对长江三角洲进行考察 ,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 ,供有关规划部门参考。考察报告已于 1999年底出版。但那次考察由于时间关系对某些问题未作详细论述 ,兹根据最近研究 ,补充如下。1 全球变化与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 ,两者有密切的相互关系。 1990年以来 ,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已从纯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