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媒体语言交际的特征及规范性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媒体语言交际,是通过互联网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这里主要指网上聊天和E-mail(短信)两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是主持人节目的核心与灵魂,就主持人的语言来说,主持人并不是一个人在自说自话,而是处在与其他语言主体的持续互动之中,主持人与嘉宾之间、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采访、谈话,乃至直播节目中的短信参与、网络参与和主持人实时的反馈等等。因此主持人的互动性对节目的影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我们如何规范社会新闻写作,讲究社会新闻写作中的语言运用,便成为编采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社会新闻在媒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信息容量大,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语言的运用最灵活,最丰富多彩,有时最容易出现不规范的现象。社会新闻不同于政治性、政策性、科技性的新闻,因为后者以说教或解释为主,其语言的政令性和规范程度相对来说较高。所以编采人员要研究社会新闻写作中的语言运用,认真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雅与俗的关系“雅”即“典雅”是一种蕴藉华美、文雅脱俗的语言风格。穆青曾主张新闻可以用诗话、…  相似文献   

4.
许莹 《编辑学刊》2002,(2):32-35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在社会文化方面的重要体现是语言的变化.而影响社会文化的重要因素是社会语言环境.当今社会,人们身处的语言环境与以往任何时代都有所不同,而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媒介对语言的影响也更为显著.作为媒介的缔造者,编辑必须注重利用媒介优势,担当起优化社会语言环境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社会新闻在媒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信息容量大,内涵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语言的运用最灵活,最丰富多彩,有时也最容易出现不规范的现象。社会新闻不同于政治性、政策性、科技性的新闻,因为后者以说教或解释为主,其语言的政令性和规范程度相对来说较高。而社会新闻往往出自各种作者之手,特别是一些记者素质偏低,其语言使用上的差距很大,有些不地道、庸俗、格调柢下的语言表述,在社会上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要提高对不良语言现象的防范能力,认真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雅与俗的关系“雅”即“典雅”是一种蕴藉华…  相似文献   

6.
广播短信互动节目因其轻松灵活的形式、贴近有趣的话题迅速在都市广播媒体蹿红。这种“广播主持人脱口秀+短信+音乐”的节目形态被大量复制,然而由于主持人语言陷入恣意“闲聊”而呈现内容苍白、形式单一、将人际交流的私语化空间完全搬到广播节目中的随便聊聊。这不得不说是当前广播节目主持人语言品位滑坡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7.
婚丧庆吊文告是潮汕民国时期社会语言的一种样式,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语言学研究语料。对婚丧庆吊文告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反映民国时期潮汕区域民众社会语言发展的状况,以及社会语言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单长虹  孙茜 《东南传播》2014,(12):66-68
电视新闻评论语言,在新闻报道中占据主导地位。电视新闻评论中对语言的使用,能够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央视《新闻1+1》为例,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语言的使用、新闻语言行为的构成以及正确使用新闻语言的意义三个方面,阐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9.
王巍 《出版广角》2023,(6):57-61
语言产业是以语言文字作为生产的原料和内容,或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加工处理的对象,生产各种语言产品或提供各种语言服务的产业。语言出版既是出版产业的一个分支,也是语言产业的一个分支,是出版产业和语言产业的交叉领域。语言传播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产业,语言出版是语言传播的重要形式,语言出版物是语言传播的重要媒介。基于语言产业视角,对语言出版以及语言出版与语言传播的关系进行探讨,能够加深各界对语言出版的认识,促进语言出版的发展。文章提出语言出版当前具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新任务、中文国际传播的新期待、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战略的新蓝图四个方面的发展新趋势,为语言出版的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刘力军 《新闻传播》2006,(12):62-63,6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想的载体。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是构成人类语言的三种形态,广播电视主持人在工作中主耍使用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因此,主持人的语言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与受众的沟通。影响着节目的进程、质量和品位,影响着传播效果。主持人的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把握语言特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对主持人来说至关重要。主持人语言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网络平台与情报检索语言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华 《图书馆杂志》2003,22(12):8-10
本文分析了在网络平台中情报检索语言发生的重要变化,以及网络环境对检索语言的影响,最后讨论了检索语言的体系结构与词汇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语言职业的广播电视,其工作职责一方面是向大众传达最新的资讯和文化,一方面对于社会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直接引导着人们的社会语言交流。本文就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对社会语言的影响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琦 《东南传播》2010,(5):146-147
广播电视语言在达成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服务、互动娱乐、教育大众的过程中,理应以高品位的有声语言承担起大众传播的话语责任。而当前,随着"伴随性收听"和"短信参与"等传播理念与新鲜手段的介入,加上由于频率扩充而大量涌入的广播节目主持人素质参差不齐,引发了某些广播节目主持人语言品位滑坡。本文借鉴传播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学科理论,结合具体节目,从语言内容、语言质量、语言功力、媒介环境等角度分析了影响主持人语言品位的各种因素,力图为语言品位的提升画图指路。  相似文献   

14.
龚云 《大观周刊》2012,(48):213-213,175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往的主要工具,也是学习和思考的工具。智障学生由于大脑受到损伤.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这就严重影响了他们在人际问的沟通和社会交往。为了使他们今后能融入社会,能与人正常交往,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对他们进行语言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学习发音、字、词、句以及在不同情境下语言的不同运用方式。以此来提高智障学生的语言水平及智力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彭曙光 《中国广播》2005,(10):32-34
人们运用语言是为了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因而,发话者就不能不考虑受话者的感受。语用学家把这些语言交际双方不得不考虑的说话的环境因素称之为“社会人文语境”。他们认为,人的言语交际行为不仅无法摆脱社会人文网络的影响,而且它与社会人文语境的关系似乎比语言符号系统来得更加密切,可见,人们不可能“为所欲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普及使得网络媒体成为国家语言监测与研究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网络语言有着特殊的形式规约、意义特征和语用需求,网络热词和流行语对社会语言应用的影响较为多元和凸显。网络情境下的语言规范,宜持较为宽松的态度。规范是进行中的作为,是对动态语言现象长时间观察的结果的认定。加强对共时语言事实的观察与解释,注重历时语言变异的讨论与引导,才是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要义。  相似文献   

17.
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联,与受众更好地沟通,因此,非言语讯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讯息,别称人体语言,身态语言,形体语言,行为语言等,对于口头语言来说,上述这些称谓是转意上的语言,就是说它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又能起表意的语言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仲启明 《记者摇篮》2008,(12):103-104
语言是在社会约定俗成规则制约下,传达信息的声义结合和体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其中声义结合称为有声语言,体义结合称为无声语言。作为节目主持人在社会约定俗成规则制约的前提下,还要根据节目内容和受众需要对语言使用进行瞬间控制把握。因此,把主持人语言称为一种艺术,是符合实情的。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作为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对社会信息传播具有非常强的公信力。因此广播电视语言的传播对于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文章首先剖析了广播电视语言的公信力,然后分析了广播电视语言对社会语言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审美、思考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鹿奕 《青年记者》2006,(23):77-77
大众媒体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产物,它的诞生、发展,及其每一次的蜕变,都与所在社会的现代化息息相联。口语和书面语在人类的传播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在形式上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两套不同的传播方式。在巾困,两种不同的传播方式自古有之,而在大众传媒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这种语言的双轨性带给大众传媒的影响更加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