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利是法律授予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侵害。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影响到教育的公平而且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入手,对农民工子女这一弱势群体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对如何保障这一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力工具。如今我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学龄儿童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但现阶段我国存在的一些教育问题依然不容小觑,如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关乎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长远发展,而且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本文立足于教育公平原理分析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我国6个城市农民工的调查,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接受公办教育和优质教育有强烈需求,但流入地城市教育供给总量不足和供求结构性矛盾,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子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比较突出,学前教育阶段尤其明显。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改革城乡户籍制度与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是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加大中央与省级政府统筹力度,实施“两个全部纳入”政策,在教育管理、教育财政和办学体制等方面实施深层变革,方能构建适应人口流动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与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4.
论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福利权的政府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子女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在接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享有更多的受教育的福利权,有权要求国家给予全面的帮助和扶持来实现自己的受教育权。本文从受教育福利权的视角,分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福利权受损的症结,提出中央政府、农民工流入地政府为保障农民工子女切实享有受教育权,在制度、经费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子女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在接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享有更多的受教育的福利权,有权要求国家给予全面的帮助和扶持来实现自己的受教育权。本文从受教育福利权的视角,分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福利权受损的症结,提出中央政府、农民工流入地政府为保障农民工子女切实享有受教育权,在制度、经费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存在和发展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基础。受教育程度较低、职业竞争力不强、劳动权益保障不足等是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的根源。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守护者,政府在消解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问题中需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政府公共责任的充分承担,可为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改善和消解提供保障,进而体现社会的公正与公平。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社会融合问题在新生代农民工整体问题中具有重中之重的地位。职业教育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的突破口和重要途径。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需要加快构建城乡统筹的农民工教育体系,加快推动其向产业工人和市民转变。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问题是一个涉及教育、经济、社会、法律和政治等各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多年来重视却一直未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构建有效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法律保障机制,是彻底长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图就此提出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问题是一个涉及教育、经济、社会、法律和政治等各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多年来重视却一直未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构建有效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法律保障机制,是彻底长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图就此提出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10.
正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个需要社会援助和扶持的特殊群体,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值得关注。中小学教育接受水平和程度是西部贫困地区城镇弱势群体子女提高社会地位,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很多下岗职工、农民工自身受教育有限,已经错过了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失去了提高社会地位的条件,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期望将来有机会改变命运,提高自己乃至家庭社会地位。一、调查对象本文通过对地处西部贫困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临洮县  相似文献   

11.
赵芳玲 《考试周刊》2014,(22):150-150
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是当前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研究之便,把弱势群体归为贫困、残疾、单亲、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民工,弱势群体子女即指上述各类人群的子女。弱势群体子女由于父母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中的弱势,经常置身于"困苦"的环境,加之其心理抵御能力差,很容易引发某些心理疾病或社会问题。中小学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关注并有效解决中小学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问题既是家长、学校,又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就近入学政策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政策,其根本宗旨在于保障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从实施效果来看,对于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受教育权的维护仍存在诸多问题,呈现出不容乐观的运行态势。因此有必要重申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必要性,对就近入学政策的公平价值取向赋予制度和法律层面的保证。农民工子女的特殊社会地位决定了国家应积极履行给付义务,发挥教育基本权利积极受益性功能,以打破影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现实壁垒。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现状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不公平。本文着力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双重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现有农民工子女可供选择的受教育路径考察农民工子女成长和受教育状况都不容乐观,农民工家庭的子女在受教育的选择上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从农民工子女成长要素、城乡教育资源差异、城市教育资源存量和增量等因素考虑,让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上学应该是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的最好选择。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改革现在的教育体制,在制度上保证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务工城市享受公平的、无差别待遇的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来到城市生活。如何解决其初中后教育问题便成为当务之急。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中等教育的重要分支,对农民工子女接受初中后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由于国家经济政策、职业学校自身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等因素上存在的问题,致使农民工子女就读中等职业教育还未普及。因此,加大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职业教育结构、转变传统社会主导价值观念是促进农民工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国家针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提高了他们的个人素质和文化水平。现有的教育政策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后义务教育的"断裂",现有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自身条件的先天性不足。因此,注重农民工子女后义务教育公平和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流入地如何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也成了社会一大热点问题。究其原因,实质是在受教育权利实现的过程中出现诸多利益相关者及其各自的利益诉求,这就容易产生利益冲突,从而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只有在统筹兼顾原则的基础上对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协调,才能有望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的实现,促进教育公平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都在整体向前发展的同时,也涌现出很多现实问题,其中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是目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之一。弱势群体本身就是社会中的相对弱者,他们没有足够的物质精力和精神精力去争取孩子的教育发展。本文着重探讨一下弱势群体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教育中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问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弱势群体子女,主要指从农村到城市从事劳务的人群及下岗职工人群的子女。目前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种种歧视他们的现象,其结果是伤害了这些孩子的自尊心和爱心。造成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的主要原因有教师素质低、教育管理办学思想有偏差、家长缺乏维权意识及由于政策不完善而形成的一些错误认识。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要寻求弱势群体子女在学校教育中受歧视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崛起的社会阶层,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力供给的主流,却未能享有基本的社会权益和应有的社会保障,被城市和乡村双重边缘化,其父辈所遭遇到的就业歧视、工资拖欠、保障残缺、子女入学难、政治参与渠道逼仄等问题同样存在。这就要充分估计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的困难,采取更加综合的措施解决他们的问题,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