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是青岛颐中海牛队喜出望外的一年。虽然联赛中期一度连战连败,但随后还是幸运地刹住了下滑势头。在群雄混战中凭借小分占优。最终取得了第六名这一历史性佳绩。每年联赛收兵后,颐中海牛都会出现“习惯性”的人员变动。这一次是俱乐部总经理一职由秦宁替换了王守业,球队主教练也由李应发换成了在泉城济南颇不得志的韩国人金正男。不过颐中海牛这最近一次的变动完成得相当平静,并未像往年一样丛生波澜,李应发的离去虽有些出人意料,但双方也还称得上是好聚好散。改组完毕的颐中海牛俱乐部迅即出击转会市场,抢来门将江洪和前卫彭伟…  相似文献   

2.
4月12日,就在红岩俱乐部同意李应发因身体原因辞去红岩队主帅一职,由林乐丰出任代理主教练的当天,俱乐部一官员披露了当初组建红岩队的教练班子时,选择林乐车当教练,就是考虑到可能要接李应发的班的内幕。早在去年间月10日,李应发告别海牛“闪电”人主山城的第二天,俱乐部董事长孙振宇在新闻发布会上把由李应发、林乐丰、孙伟、姜传武四人组成的教练班子称为实效组合。当时,林乐丰因在厦门参加A级教练员培训班的学习,没有参加新闻发布会。不过,孙振宇对林乐丰的水平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林乐丰同志在意大利有近八年的执教生涯,…  相似文献   

3.
高明今年只有19岁,却已经有了较为“显 赫”的资历。他是目前中国国青队的队长,同时也是国青队里为数不多的有着甲A联赛经验的队员之一。目前高明也已经成为青岛海牛队里独挡一面的中前场主力。 和在足球场上的潇洒驰骋不同,生活中的高明却有些腼腆。回顾过去的这一赛季,高明可谓感慨万千。首先是虽然在海牛一队报上了名,却迟迟没有进入奥斯托杰奇的视线,只好呆在了二队。当时为了进入一队参加甲A联赛,高明非常着急。就连他在国青队的恩师沈祥福也主动找到海牛俱乐部的高层进行“游说”(后来高明参加第一场甲A联赛的时候,沈祥…  相似文献   

4.
李应发是一位实力派教头,这不仅仅表现在他46岁的时候挥师辽宁足球队勇夺亚俱杯,开创建国40年来中国足坛未登男子亚洲冠军之先河的佳绩。而且,李应发在球场上指挥若定,潇洒从容的风度令人倾倒。这位1米78的关东硬汉有着非同寻常的智慧,难怪足坛人士直呼其为“智多星”。不过,李应发虽然有“五连冠”的佳绩,“智多星”的美誉,但也曾背有“大傻瓜”这个不太雅观的绰号。李应发的执教生涯尽管伴有坎坷,但最终他开创了一条中国足坛“前无古人”的业绩。李应发足可以凭着这一点,问心无愧地回顾他所走过的崎岖不平,却充满希望的阳光大道。事实证明,李应发不仅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好,而且可以用“漂亮”、“潇洒”这样的形容词来描绘。(一) 李应发确实是一位“怪才”,这  相似文献   

5.
李应发是一代枭雄的亮点,“十连冠”业绩前人无比,亚俱杯更是中国足球的一个光辉亮点,“东北大帅”的美誉不胫而走。 而今,李应发的次子李雪柏又活力盎然地出现在“辽小虎”的首发阵容里,同样司职左后卫,却走着一条与众不同的球员之路。 没人管的野小子 跟大儿子不一样,大儿子9岁才开始踢球,明显地晚上道时间不少,二儿子李雪柏还没完全学会走路呢,李应发就弄了个皮球给他扒拉玩。连母亲都有意让二儿子尽早同球结缘,随缘向足球事业发展。 李雪柏机灵、乖巧,很早就显露了喜欢球的  相似文献   

6.
以“东北虎”威名饮誉中国足坛的辽宁东药足球队在前主教练李应发统率下横扫诸旅,夺得“八冠王”之称。这在中国足球史上确实是令人难以企及的战绩。于是热衷于足球事业的人们,把目光一致投向李应发身上,似乎李应发能使不太景气的中国足球有所转机。但李应发在饮下“八连冠”的庆功酒不久后,却令人意外地辞职卸任,将帅印移交给曾被足坛人士誉为“快马”的杨玉敏。 2月14日下午,辽宁省体委副主任崔大林当众宣布:辽宁足球队“八连冠”的主要设计者李应发卸任主教练一职,出任辽宁足球总教练。辽宁东药足球队主教练由东北风缘茵学校主教练杨玉敏担任。新组成的教练班子成员是杨玉敏、王洪礼、蒋立升三人。  相似文献   

7.
正像人们所预料的那样,老牌冠军辽宁东药队再次称霸国内足坛,取得“八连冠”。不过,看花容易绣花难,尽管辽宁队在今年的比赛中取得了联赛冠军、亚俱杯亚军、全国锦标赛四强的佳绩,但其背后却也有人们鲜知的艰辛,那种滋味,只有主教练李应发和他麾下的队员们才能深深地体会到。  相似文献   

8.
李应发尽管在“海埂竞选”中成为令万众球迷抱为撼事的“舆论风波”的中心,但他并未为此背上半点包袱,也未在情绪上有所波动,仍是一如既往地率领辽宁东药足球队转战绿茵沙场未下鞍。他相信,带领地方队同样能给中国足坛带来生气,同样能给中国足球在亚洲、乃至世界争得荣誉。不论舆论界如何评价李应发,也不管球迷们如何议论李应发,李应发早已摆脱了“竞选”的困惑,全部身心地率领他的球队投入新的绿茵大战。当记者问及此事时,李应发只是轻松地说:“竞选一事我不愿多谈,也没精力去考虑,我是辽宁队的主教练,要对这支队伍负责,要带好这支队,打好比赛,其它事对我来说不是紧要的。“如果国家队需要我的帮助,我一定全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3月19日,中国足球史上首次由“竞选”和民主投票推举的国家队主教练人选。中国奥林匹克队主教练徐根宝以13票优势独占鳌头,然而具有竞选实力的辽宁东药足球队主教练李应发、大连足球队主教练戚务生却激流勇退。为此,笔者特走访了沈阳各界球迷,笔录如下: 是他率队夺取了全国足球甲级联赛的七连冠,是他代表中国在洲际比赛中首次夺得“亚俱杯”;但是,李应发退出竞选是明智的。  相似文献   

10.
或许是因为红岩队去年是甲B联赛的第三名,李应发在1998年12月上旬出任重庆红岩队主教练时,喊出了“力争冲甲A”的口号,但在红岩1月6日飞赴海埂进行冬训前,他却来了个180°的大转弯.把目标只定在“全力保级”上。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出,李应发说话越来越缺乏“底气”,这究竟是为什么?李应发向记者透露,目前甲B各队都在大肆招兵买马,实力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而刚刚从甲A降级的八一队和太阳神队实力是明摆着的。另一方面,国内很多名教练云集甲B,也使得竞争不仅仅停留在球队的实力上,教练的水平也是很重要的一环。红…  相似文献   

11.
李应发这个名字相信所有的中国球迷都会熟得不能再熟了,“发子”是人们对他的昵称,“东北大帅”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八十年代的中国足坛可谓是“李应发时代”,他所率领的辽宁足球队所向披靡,勇冠三军,共计夺得八项全国杯冠军,可以说,在当今的中国足坛尚无一人可与之匹敌,众人只有望其项背的份儿。  相似文献   

12.
近日偶见一文,谈锋甚健。内容大体涉及体育圈内对运动员的管理。其中讲到辽宁足球队的主教练李应发“虽勇猛善战,但管理队伍不行”等等。如何“不行”,文中没有陈述清楚。李应发管理足球队的实底,人们无从知晓,他本人也没  相似文献   

13.
1992年,辽宁足坛爆发出特大号新闻,被喻为中国足坛最有实力的著名教练李应发避居二线,出掌辽宁足球总教练兼东药俱乐部负责人,李氏的后继者则是享誉中国足坛的快马杨孟敏。杨玉敏就职之际,我专程采访了这位新风云人物。杨玉敏能在辽宁东药队获得“八连冠”的时刻接管这支冠军球队,显示出他超人的胆量。杨玉敏在接管这支队伍的尤会上郑重表示,他将用他的能力争取保持住辽宁队的优异成绩。就连李应发也深深折服这位37岁的少壮派。李应发在接受笔者专程采访时说:“我当时向领导指了几个人,最终通过对每个教练了解后,我认为杨玉敏最合适,杨玉敏本身的素质和胆量已经具备了一位教练员应具备的东西。我在全队的会上讲,‘杨玉敏有这个胆量,我佩服,我感谢。’”  相似文献   

14.
中国足球的希望在哪里?多少人在思索着,探寻着。佛山队的出世,开创了足球职业化的雏形和先河,随后辽宁东药俱乐部、广州白云俱乐部也相继宣告成立。就在人们满怀希冀职业化道路在中国的美好前景时,各队教头却疑虑重重:兵源不足、强将难求已是头等大事。纵然你手里有一大笔钱,队员也愿意加盟,但现行的体制不能使他们得到所需要的队员。像不久前,东药俱乐部教头李应发看中原山东队的李强,李千里单骑闯关东转投东药队,竟使两队“反目结仇”,闹到打官司以求公了的地步。人才流动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动力。中国之大为人才流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各行各业如此,竞争性极强的足球亦是如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足球近乎没有人才流动制度来保障人才流动的正常化、合理化、公开化,一些所谓的“人才流动”只能是“地  相似文献   

15.
看了第148期《球报》的那篇《李应发答本报记者问》后,生理上极不舒服,不等做出反应,第149期《球报》上《我也有话说》的访谈录又出现在我面前,联想起李应发接受《足球》报记者采访时所流露出来的心态,不禁要问:李应发在辽宁足球降组之时,到底有何反思? 李应发作为辽宁足球“十连冠”的缔造者、全国人大代表、辽宁足球队总教练,本以为他在辽宁足球蒙难后,以一个老同志、老功臣的胸怀,以他在辽宁足球界的影响,讲出些有益于辽宁足球总结经验东山再起的话来,做一些富有积极意义的事情。然而相反,李应发本来留给人们的良好形象,被他自己的前后矛盾的讲话而变得模糊了。李应发,你留给人们的岂止是遗憾!  相似文献   

16.
斯人气正雄     
“李争是让人满意的队员。”——李应发语李争在绿茵场上伴随着那黑白相间的足球度过了近20个春秋寒暑。虽说他到了而立之年,但身上仍充溢着一个足球队员的青春活力,看不到“老化”的迹象。足球场下的李争,瘦削的脸上有几分清秀,粗悍的身体也不很粗壮,很难想象他竟是“东北虎”中的一员虎将,“八连冠”得主的主要功臣。他和你在赛场上看到的拼抢凶猛、劲力的射门的那个人简直判若两人。 1984年,在昆明东拓体育场,京、辽二队在“火车头杯”赛对阵,眼看临近终场要握手言和。可就在球迷欲起身离席之际,辽队一名队员身着红装,在中圈附近,突然拔脚怒射,球疾如流星闪电飞向京队大门。“进了!”观众席上顿时响起一阵惊呼声。可瞬息间,又沉寂下来,明明望见球打入门中,怎么滚落在门网之外了呢?裁判以“事实”为准,见球在网外,便判此球无效。这一球使李争成为名噪一时的“李争之谜”。但事实是那一球穿破网窝飞了出去。这是继我国足球名宿“孙铁腿”之后又一射穿球网的铁脚队员。  相似文献   

17.
读者信箱     
编辑同志:您好!在山西运城举办的第二届运动会“邮政杯”篮球比赛中,裁判员对现行篮球规则中第53条“比赛休息时间内的技术犯规”罚则一款产生了疑意,即:53.3.1.1规定:如果宣制的是“一名合格参赛的球员,则对该球员作为队员进行登记,罚则是2次罚球,该犯规要计入全队犯规之中。”而53.3.1.2则规定:如果宣制的是“一名教练员、助理教练员、队员———教练员或随队人员,则对教练员进行登记,罚则是2次罚球,该犯规不计入全队犯规之中”。在以上这两种情况中都提到了“队员”一词,但处理方法却大相径庭。对此问题我们也曾询…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气胸”虽为常见病种,但在运功员中却极为少见。建国以来,国内在这方面的报导也很少。所以在选材和平时的训练比赛中,医务人员和教练员都很少考虑到这方面的情况。前年我省有一名年龄小、个子高、临场头脑清楚、反应灵活的排球队员,颇受当时国家队和省队的重视,在国家排球训练基地的集训和比赛过程中,作为优秀排球队员苗子来培养,但却突然发生“自发性气胸”,  相似文献   

19.
古金 《新体育》2005,(3):42-43
当今国内体坛“韩风”劲吹,足球、篮球、网球、射箭、手球、跆拳道、摔跤……诸多项目里都活跃着韩国教练的身影。那么,从这个文化与中国相近,面积只有中国一个省份大小,然而又堪称体育大国的国度里走出来的这些教练,究竟给国人带来了什么?其中又有哪些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的?不妨让我们走近他们。教练的权威不容挑战中国女子曲棍球主教练金昶伯在1999年初接帅印时,曾与队员有过这样一段对话。金昶伯问队员:“火车的发动机是什么做的?”回答五花八门:“铁”,“钢”,“合金”。金昶伯通通摇头:“是木头”。队员们哄堂大笑,金昶伯却沉着脸,再…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足球比赛中,一切进攻战术的运用都是为了突破对方的防手,达到射门得分的目的。众所周知,二过一战术配合是构成一切复杂的进攻战术配合的基础,它是指两个进攻队员通过传球配合,越过一个防守队员的战术。在比赛中,二过一是场上局部地区造成以多打少、突破防守获得射门机会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世界上高水平的球队都对二过一战术配合十分重视,并在实践中广泛地运用。为了了解我国各足球强队“二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