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0年,我国一些部门租用香港一国际联机检索终端,开创了国内计算机检索之先河。自此,机检事业便在我国发展起来,据统计,国内现有上百台国际终端与DIALOG、ESA等18个国外检索系统进行联机情报检索服务,全国终端遍布20个省市,并正向网络化发展。这对于发展我国的科学和情报事业无疑是件好事。但伴随着机检事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种过热的倾向,这就是目前存在于科学界和情报界的对机检的盲目迷信之风。  相似文献   

2.
自一九八三年十月我国建立国际联机情报检索公用数传终端以来,国内检索用户日益增多。由于实际工作的需要,一些图书情报部门还承担了“联机情报检索中间人”的业务,即代替或协助、指导本系统的专业科技人员进行联机检索的情报服务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必须把握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利用机检,才能获得较好的机检效果。  相似文献   

3.
九、我国机检服务系统概况目前,我国机检服务系统一般为脫机处理系统。少数可以进行联机检索,如北京文献服务处的系统,已可从西安、上海等地通过终端进行检索。我国机检服务系统的服务项目主要有两种。一是定题情报检索(Selectiv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简称SDI),二是追溯检索(Retrospective Search,简称RS)。定题情报检索(或称定题情报)是根据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年,国家建工总局等十二个部门在香港中国海外建筑工程公司设置了一台DTC-382型检索机终端(也称终端机),通过国际通讯卫星网络,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情报检索系统——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DIALOG”系统和美国系统发展公司的“ORBIT”系统进行联机,为国内有关科研、设计、生产、教育、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重庆大学国际联机情报检索远程终端的框图、国家科委新技术局和情报局委托西安交通大学制定的《全国科技情报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方案》。并阐述了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尽快建立远程联机检索终端的重要意义及具体模式。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这一学科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指令语言是开展机检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联机事业的蓬勃发展,指令语言仅仅为某一联机系统的使用工具,往往会使得相应检索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局限,给联机用户带来许多的不便。譬如说,如果我们不仅仅是常对某一联机系统进行检索,就会遇到必须记忆各种不同系统指令语言的麻烦。尤其重要的是检索中  相似文献   

7.
<正> 本文分析了影响国际联机检索费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适合国际联机检索课题的类型,指出了选择终端和培养代查人员的重要性,探讨了费用约束下的联机策略结构.一影响费用的主要因素国际联机检索费用通常由占机时费、打印费、通讯费、终端管理费四部分组成.1.占机时费.①系统接通费.25美元/小时.高速终端约0.002-0.009小时,费用约0.05-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第一条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终端于86年10月7日上午在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正式开通使用。国际联机检索是远距离情报查询和获取的手段。它能应用电子计算机和通信卫星进行随机判断,查找某些国家已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文献资料。记者走进省科技情报所的计算机室时,看到省化工研究所的同志正在要求查询课题。检索人员根据他们提出的“各国炭黑生产的技术动态和趋势”这一课题的要求,找出检索词并组配起来编成检索策略,再确定相应文档,然后上机。只用了三分  相似文献   

9.
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机检教学谈王虹菲(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1机检将成为医学文献检索课的重点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检索的手段已从传统的手工检索过渡到计算机检索,机检(包括联机检索和光盘检索)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文献检索的途径和手段,尤其在医学领域,许...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中情所国际联机检索系统终端服务使用情况及全国国际联机终端省级用户使用率较高的辽宁所课题、用户单位分布情况的分析,找出了影响用户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从而对如何开发国际联机检索潜在信息用户市场,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通信和情报三者结合的联机检索已成为传递、交流、储存科技情报信息的有效手段,是情报检索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更好地向科研人员提供情报服务,我馆设置了UNIDAS国内联机终端,并检索了一些科研课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UNIDAS系统联机终端的实践分析,就联机检索的策略、效果做一番粗略的探讨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正> 近些年来,国內许多图书情报部门相继建立起自己的国际联机文献检索终端系统。其中绝大多数均采用电传机作为联机哑终端。由于过低的传输波特率,使得联机的时间无味地拖长。显然这对检索结果毫无益处,却给用戶增加了很高的检索费用。加之检索人员业务水平的限制,宣传不力等等原因,使得大批用戶根本不敢问津,许多单位不惜外汇重金投资,但使用效益却非常低。目前,国外绝大多数的联机哑终端已为微机所作的智能终端取代。本文就如何使用微型计算机进行联机检索作一较为详细的叙述,旨在为那些准备或正在进行向微机转化的同行们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从实行政策倾斜以稳定国际联机检索服务人员队伍、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推行国际联机检索员上岗合格证制度、确保国际联机检索服务质量与信誉等五个方面 ,论述了提高我国国际联机检索服务水平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校情报用户机检教育的教学重点分析许萍(西北师范大学)从我国计算机检索的发展过程分析,目前机检事业已初具规模,但却存在着十分尖锐的矛盾,即我国机检事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先进的情报处理设备同落后的情报意识之间形成了尖锐矛盾。由于机检教育尚...  相似文献   

15.
检索系统的演进:从OPAC到IPA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OPAC到IPAC联机公共检索目录简称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OPAC是联机检索时代相对批处理方式的脱机(Offline)检索而言的概念。由于脱机检索的种种缺陷诸如地理障碍、时间延迟、不能交互等,便产生了联机检索。因特网出现前,这一概念特指人们在当时软硬件环境下进行联机情报检索、文献检索的行为。联机检索时代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硬件环境全是主机多终端模式,即一台运行多用户操作系统的大型主机带多个终端,检索软件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则是在相应操作系统下专门开发的,几乎没有使用关系型数据库的,如著名的D…  相似文献   

16.
MEDLINE的检索     
目前国内联机检索的MEDLINE实际上包括了三种印刷型手检本:医学索引(IM)、牙科文献索引和世界护理索引,并非仅仅是IM的机检数据库。它收录3,200种杂志,这也远远超过IM手检本的收录量,而且40%的文献记录有文摘(从1975年起),这也是同IM的重要区别之一。MEDLINE按年代划分为几个文档:152(1966~1972)、(5311973~1979)、154(1980~)和155(1966~),检索时应根据需要适当选择。数据库中的所有可检字段分为基本索引和辅助索引两部分。  相似文献   

17.
刘军 《图书馆杂志》1989,8(6):20-22
我国的文献情报资源收藏率低、利用率低,人均藏书仅为0.23册,从国际联机检索终端获得的文献线索有50%在国内找不到原始文献,国家图书馆的流通率仅为10.8%,中科院系统图书馆的文献利  相似文献   

18.
对计算机联机检索的认识及其效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计算机联机检索的认识及其效益的探讨岑洪飞(辽阳市科技情报研究所)近年来,随着国内数据库的投入运行,国内联机网络的初步形成,各地建立的计算机情报检索终端给情报资料的查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就我们辽阳市终端而言,1990年投入使用,迄今已为用户检索了40...  相似文献   

19.
电子计算机检索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够充分开发、利用情报资源,及时准确地向人们提供所需情报信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讯技术结合的产物——联机情报检索,可使全世界的情报资源为人类所共享。联机情报检索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有些检索者,由于对联机检索的技术方法掌握不当,致使检索效果不够理想,甚至对联机检索失去信任。机检效果不佳,或者失败的主要体现是文献的误检与漏检。当然,影响检索效果的因素很多,本文仅谈一下检索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科技信息检索用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简称中信所 )国际联机检索服务部自 1983年开通国际联机检索服务业务以来,一直从事国内外科技信息检索工作,接待的用户主要是来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国际联机检索业务初创时期,用户检索的主要目的是索取国外文献、专利信息。但是,随着国际联机分终端的建立、光盘数据库的引入,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来该部门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科技文献的用户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90年代以来,该部接待的用户绝大部分是针对科技成果鉴定、申报国家各种奖项、申请课题等所做的查询项目, 相当一部分是检索文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