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是一家”与“别是一家”是二种不同的词学观点。苏轼认为诗、词一家,要把词从题材风格上由“艳科”的窄胡同里拉出来,是革新。李清照认为诗、词有别,词在题材风格上只能在“艳科”中着墨,是守旧  相似文献   

2.
蒋玉棱乃清同治、光绪年间著名词人,是常州派词人蒋春之侄,自谓"小水云楼"。曾官至云南,游历东南亚,阅历丰富。其所著词集《冰红集》实为研究清词流派渊源、特色等难得一见的资料。其词题材内容多样,多体兼善,风格清空婉约。《全滇词》共收录蒋玉棱的词作33首,以此为例赏析蒋玉棱词的题材内容和风格特色,对丰富滇词研究和清末词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和苏轼分别是唐、宋文学史上耀眼的巨星,这两颗巨星交相辉映、影响千古.白居易作词,加速了词为"艳科"的进程,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苏轼将词作推向了空前的高峰,其中黄州词在苏轼所有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轼表现出的旷达的心境、隐逸的情怀无疑是受白词的影响,但是又有所创新.在词的艺术手法上,白词题材狭窄、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欢快,苏轼词题材扩大、语言清新、风格多变.  相似文献   

4.
寇准的词均为伤时惜别之作,风格清丽缠绵,表现了这位杰出政治家性格的另一个侧面。这种题材选择和风格追求,既是当时人们对诗词题材分工、审美追求的认识及词坛的整体风格影响的结果,也与词人本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词本为艳科。苏轼提出"以诗为词"的创作理论,用写诗的态度填词,将词的题材、内容、手法、风格引入词的领域。晁补之,宋代词人,山东巨野县人,"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词力追苏轼,扩展了词的题材,创作了较多的咏物词。但其咏物词随着人生际遇的变化,风格也在转变之中。早年其咏物词多为应答酬唱之作,后来随着宦海的沉浮,其咏物词便兼具有了抒怀和言志的特点。他的咏物词格调较高,沉咽刚劲,成为北宋咏物词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婉约词与豪放词之间的区别可以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题材范围、所表达的感情、感情表达的方式、表现方法、语言运用、对音律的态度、最后造成的意境、给读的感受、总体风格与审美效果等。例如:以题材范围来看,婉约词不外乎男女恋情、离别相思、伤春感时,多局限所谓“艳科”之范畴;豪放词则大致国家盛衰、时政得失,小至个人理想抱负、日常感受无不可入词。当然在实践中也有将两种风格完美结合的典型。  相似文献   

7.
宋词互见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奇特的文学现象。它与这类词题材相同、风格相近密切相关,是词体受到了传统文学观念的排斥和挤压的间接反映,更是词的口头传唱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词存在明显的分界,本文从题材的选择,词境的构成、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苏轼“以诗为词”的具体表现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9.
辛弃疾婉约词有其独特风味.辛的婉约词虽与婉约各家在题材运用上有一致,而其思想立意、语言风格与情感内蕴毫无共通之处;而以经典婉约词的创作要求,稼轩词之差距非止毫末.就此而言,可谓辛稼轩词无婉约.  相似文献   

10.
张荣 《文教资料》2012,(26):89-91
北宋名相王安石的词如其人,后代对其一直毁誉参半。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词极富"拗相公"个性。本文主要从他作词之少的原因以及词中丰富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及其呈现的独特风格几个方面讨论他的独特词风,以寻求其拗相公个性与词作独特风格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