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由著名新闻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汉奇担任主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宁树藩和人大陈业劭教授担任副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誊,本月初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至此,这部多卷本的新闻史专著,已全部出齐。《中国新闻事业通史》是“七五”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重点科研项目和中国新闻史学会的重点协作项目。全书共三卷,3553页,264万字,200余幅插图。书  相似文献   

2.
人物介绍     
丁淦林(1932年生),江西南昌人。1955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主讲《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事业与中国社会》等课程,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等多种教材,主持《新闻媒介与上海工人》等多项研究课题,有多种论著。历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处科研组组长、新闻系副主任、新闻学院院长兼新闻系主任。现任复旦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  相似文献   

3.
由著名新闻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汉奇担任主编,著名新闻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宁树藩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业勋担任副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经全国新闻史专家学者们近5年的共同努力,业已全部完稿。其中第一卷约78.9万字,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二、第三两卷也已基本定稿,将在年内陆续出版。《中国新闻事业通史》是“七五”期间国家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项目,得到  相似文献   

4.
传媒名家     
丁淦林:1932年出生,江西南昌人。1955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主讲《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事业与中国社会》等课程,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等多种教材,主持《新闻媒介与上海工人》等多项研究课题,有多种论著。历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处科研组组长、新闻系副主任、新闻学院院长兼新闻系主任。现任复旦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5.
白润生著《中国新闻通史纲要》 (下简称《纲要》 ),论述我国新闻事业迄今为止的历史,并以其发展脉络为基础,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为我国新闻事业今后的发展厘定了可资借鉴的轨迹。这主要表现在对我国当代新闻史的深入研究和严谨表述上,而有关这一时期新闻事业发展及其经验教训,而且探讨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少数民族报刊的创办经过和发展道路,描述了其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新时期理论新闻学的发展过程。   如果说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新闻学院之教师或集体或个人所著的《中国新闻事业史》和《通史》里关于“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6.
由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教授担任主编,宁树藩教授、陈业劭教授担任副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经全国新闻史专家学者们近五年的共同努力,业已全部完稿。全书共三卷,200万字,插图200幅,  相似文献   

7.
牛静 《新闻记者》2004,(6):15-15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孙旭培著的《当代中国新闻改革》和主编的《中国传媒的活动空间》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是专门研究中国新闻事业改革的姊妹篇。前一部书回顾了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新闻改革,并集中笔墨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新闻领域的发展变化;后一部书着眼于新闻界现状与未来,从中国加入WTO的角度来论述如何扩展中国传媒的活动空间。《当代中国新闻改革》着重研究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近25年来中国新闻事业改革,包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事业的重大变化,舆论监督的兴起和发展,报业体制和广电体制的改革,报纸业…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6):F0002-F0002
谢灼华(1935-) 1954年在广东汕头参加工作。1956年秋考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1958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64年被评为讲师。1980年后为副教授、教授。1984-1992年担任图书馆学系主任,1995年担任博士生导师。曾担任过多种课程的教学,如《中国图书馆事业史》《图书采购》《中国古籍整理》《中国图书知识》《图书馆史研究》等。先后发表关于中国图书馆发展历史分期、古越藏书楼、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文献学家及经典书目方面的论文,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主编有《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中国藏书通史》《世界和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趋势》。曾兼任…  相似文献   

9.
坚持党性原则满足读者需求从︽华西都市报︾看﹃都市报现象﹄中国新闻学院教授文有仁近几年都市报和晚报的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新闻事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什么是都市报?我国新闻学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卷》、《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新闻学大辞典》等...  相似文献   

10.
党的新闻工作的历史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保卫 《新闻记者》2006,(11):11-14
在建党85周年之际,本刊发表了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的《重温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历史传统》(见本刊2006年第7期),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85年来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传统和经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党的新闻事业史上出现的种种挫折和失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教训同经验一样珍贵,值得牢牢记取。从失误中总结教训并以此作为借鉴,也是一种最好的学习和提高。在这里,我们发表《党的新闻事业的历史教训》,作为《重温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历史传统》一文的姊妹篇,供读者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新闻战线杂志社:值此《新闻战线》杂志创刊50年之际,特向责社致以热烈祝贺!《新闻战线》50年、5000万字,记录中国新闻事业半世纪风云际会,见证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壮大。《新闻战线》也伴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看到《报刊文摘》1988年12月27日一版摘载《新闻战线》的《新华社副总编朱承修谈沈从文逝世消息迟发的原因》的摘要后,令人对我国新闻事业及其体制上的诸多弊端,感慨系之。下面引《报刊文摘》所载,谈谈个人想法。一、“沈从文先生5月10日晚逝世,没有哪个单位向我们通报情况。”这种惯于坐等“新闻”自己报来,“新闻”不来,又不承认自己没抓到新闻,如此被动的局面,反映了我国新闻事业的虚弱素质。这种虚弱是我国新闻事业所以不“新”的劣根所在。当然还有别的表现和原因,如通讯网的作用等。二、“记者……稍一折腾,截稿时间已到,一条短消息没能抢出来。”这个“截稿时间”,完全是体制上的问题。什么时候新闻事业能出现“全天候”服务(特别是通讯社),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真正成为新闻事  相似文献   

13.
刘世树 《中国记者》2015,(2):104-105
由于工作的缘故,近些年来,我相继认识和接触了一些在不同领域颇有成就者,其中就包括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白润生教授。白教授1960年代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曾在《工人日报》当过编辑,1979年调入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任教,他独著或以第一作者出版的教材、专著、工具书就有14部,代表作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调查报告》等,先  相似文献   

14.
由著名新闻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方汉奇教授担任主编,著名新闻史学家、复旦大学导师宁树藩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陈业劭教授担任副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经全国新闻史专家学者们近五年的共同努力,业已全部完稿。其中第一卷约78万9千字,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二、第三两卷也已基本定稿,将在年内陆续出版。《中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事业产生与发展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而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史不足百年,到目前也只有少许的科研成果,且多在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方面,关于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史的研究尚无鸿篇巨构。而林青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发展史》(以下简称《发展史》)的出版无疑改变了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开始就有清政府、外国人、资产阶级保皇派和革命派、国民党、共产党等创办的新闻事业.现在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闻事业已发展成中国新闻事业的主流,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仍需进一步深入.陕西师范大学李文教授所著近70万字的《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闻事业深入研究的成果,这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以独特的视野、翔实的新闻史料为地方新闻史的研究打开了一片新天地.这一成果可以肯定之处很多,笔者着重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与写作》2009,(3):6-6
《新闻与写作》在25年前诞生的时候,我就读它。当时是小开本,现在已经变成很现代的刊物了。这25年尽管刊物经历了很多坎坷,但是确实反映了时代前进的脚步,反映了新闻事业前进的脚步。《新闻与写作》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伴随着时代和新闻事业一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27年11月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出版了。这被公认为是我国新闻史系统研究的开端,标志着我国新闻史研究由零碎的探索阶段走上了系统化研究的道路,成为在很长时间里无人超越的高峰。直到半个多世纪之后,方汉奇的《中国近代报刊史》问世;稍后,由他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出版,标志着中国新闻史研究攀上了新的高峰。两座学术高峰的耸立,熔铸着几代学人特别是戈公振和方汉奇两位巨擘的智慧和艰辛。 一、中国新闻史系统研究的开端 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几乎是与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同步起始的。最早的文章应是英国传教士马…  相似文献   

19.
蓝鸿文 《新闻界》2000,(6):27-29
新闻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这在古今中外都是没有例外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带来了新闻事业的极大繁荣,同时在新闻职业道德问题上,又出现了许多混乱现象。这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害。本刊获知蓝鸿文教授正在主编《新闻伦理学》,这对对于新闻队伍的建设,新闻活动行为的规范,可谓善莫大焉。   《新闻伦理学在中国形成和创立的历史透析》一文,是《新闻伦理学·绪论》中的一部分。本刊还将选择《新闻伦理学》中某些章节陆续刊登,以飨读者。   《新闻伦理学》一书尚在编纂之中,蓝鸿文教授便应约寄来大作,我们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20.
一部结构合理、包涵广泛、使用方便、内容新颖的新闻知识工具书——《新闻学大辞典》,目前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它是中国第一部新闻学大型辞书。这本180万字的《新闻学大辞典》共收词5368条。主要内容包括:新闻学词语词条、新闻事业词条、新闻人物词条、新闻界事件词条、新闻作品及新闻奖词条、新闻学论著词条、新闻文献法规词条。收词面广及古今中外。这本辞典还设置了中英文目录,附录部分收录了《世界新闻传播史大事记》、《海外华人报刊一览表》、《中国当代报刊一览表》等等,这无疑为中国新闻事业走向世界,也为世界各国新闻界走向中国拓开了一个窗口。该书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舆论研究所所长甘惜分主编;全国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者为该书纂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