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诗有诗眼,画有画眼,一堂课也有“课眼”。“课眼”就是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聚焦点。揭示课题即是引导学生聚焦“课眼”。巧妙地揭示课题,能起到激趣引新、突出重点、启迪思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揭示课题处推想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是最容易让学生一目了然直接进入推想的窗口。初学一篇课文,揭示课题时,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等方面入手进行推想,揣摩文章内容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文章的写作目的又是什么等等。这样,在学生大脑里形成一种“阅读期待”,然后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将所读内容与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比较,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如教学《赤壁之战》时,抓住题眼——“战”,引导学生推测、猜想:“同学们,你们看看课题中的‘战’字,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戏有戏眼 ,文有文眼。出现在文题上的便称之为“题眼”。题眼犹如文章的窗口 ,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它的主脉或全脉 ,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题眼教学法从题眼切入 ,以纲带目 ,带动全篇。此教学法的基本程序如下 :1 寻题眼 ,构想文思 ,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合理性。以《琐忆》为例。该课题从语法结构上看 ,是个偏正词组。中心词“忆”前有“琐”作修饰语 ,交待了所忆之事的细而多的特征。其中“忆”暗示了行文线索 ,“琐”挑明了文眼 ,揭示了艺术手法。教学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审题、解题入手。(1)破题释义 ,捕捉题眼。教学一开始 ,教师可…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题是教学内容的眼睛,往往起到引领教学内容,总结教学内容的作用。在揭示课题后增加“破题”、“析题”这一环节,可以寻找探求知识的“入口处”,从而让学生发现问题,猎取知识。例如,揭示“能被2整除的  相似文献   

5.
就像中国画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的渲染技法一样,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渲染”,可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绪,加深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教学艺术的感染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剖题渲染。课题即文眼,它是窥测课文内容的窗口。教学时,通过着意渲染,艺术地揭示、剖析文题,可为阅读教学作好铺垫,给学生以“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感。如《一个苹果》记叙的是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八名志愿军战士在七天没喝到一口水的情况下分吃一个苹果的故事。在揭题时,我先板书“苹果”二字,有意不写“一个”,并引发学生讨论能否将文题中的“一个”去掉。学生在思考比较中明确:“一个”是文章的眼睛,它充分突出了战友间互相关  相似文献   

6.
尝试教学法是用尝试题引略,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各种有效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尝试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1.基础训练 2.导入新课 ①以旧引新,②从准备题引入,③揭示课题。 3.新课教学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如下的方法,有利于抓住各个教学环节中的最佳时机,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一、紧扣文眼,破题明旨“文眼”也叫题眼,即课题中揭示中心的关键字词。透过它,可窥视全文的中心,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它,便于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的情思;突破它,利于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自然渗透思想教育。如《狼牙山五壮士》(九册)课题中的“壮”字即是文眼。全文五个段都着笔于“壮”。若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8.
一、开放课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章有文眼,立题有题眼,教学也是如此,上课也要有课眼。课眼是一节课的精华所在,既是全部教学活动的再生点、立足点,也是破题开讲的切入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教师板书课题时,问:看到圆字,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什么叫圆?有的说,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有的说,在生活实际中,为什么有的东西要制成圆形的?教师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喂鸡》是一篇习作例文。教学本课,担负着指导阅读和写作的双重任务。根据本课特点,教学时,可紧扣“喂”字这一题眼,弄清文题关系,有利于学生在整体上理解全文,把握文章中心。一、审题抓“喂”字,了解文章题旨揭示课题后,启发学生对题发问:①从课题看,文章主要写“我”做什么事?②作者通过写自己喂鸡的事,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总得“读”,因为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领会它的思想感情。因此,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就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呢? 一、抓住题眼,把握情感基调 课题是课文的大脑,而课题中的关键词好比课文的眼睛,也就是题眼。如《可爱的草塘》一文,“可爱”一词,生动地描述了北大荒的美丽、富饶,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草塘的热爱之情。因此教学中,紧紧抓往“可爱”一词让学生充分感知北大荒原来的形…  相似文献   

11.
一、抓住"题眼"点明文章主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概括文章的内容,有的点明文章的主旨,有的揭示文章的线索.教学中从课题入手,以抓"题眼"作为破题导读的"切入口",引导学生质疑,有助于学生抓住文章重点.既能避免浅、碎、平的教学弊端,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直接接触课文,参与语文实践,让教学矛盾、思维冲突在课题上"扭结",义能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2.
学习一篇课文,首先接触到的是课题。课题是课文的眼睛。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文题入手,抓住题眼推断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扣题分析课文,捕捉文章中心是中高年级常用的方法。此法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仅以常见的课题类型浅谈几点体会: 一、题目是主谓结构的,题眼多是谓语部分。如:《晏子使楚》题眼是谓语部分“使楚”。课文主要写晏子为什么出使楚国,并通过晏子“使楚”的经过和结果来突出晏子的智慧和勇敢这一形象。二、课题是动宾结构的,课题中动词即是题眼。  相似文献   

13.
《自己去吧》是“九义”教材第一册的课文 ,由两段句式相似的对话和两幅图画组成。第一段是小鸭和妈妈的对话。第二段是小鹰要求妈妈带自己去山那边看看。故事告诉我们 :只要勇敢地锻炼自己 ,就能成功 ,不能事事都依赖父母。根据要求 ,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 ,让学生在读中明理悟情。一、读准课题 ,读悟质疑揭题后 ,读题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把题眼“自己”及轻声的“吧”读准 ,让学生初步建立“读文先读题 ,读题悟题眼”的认识。读后让学生围绕课题想一想 ,读了课题后 ,你想知道什么 ?二、精读细读 ,螺旋提高1 .初读课文 ,读通课文 …  相似文献   

14.
人们习惯上把文章标题中的关键性字或词称之为“题眼”。透过题眼可以窥视文章之核心。在小语教学中,我们总结出几种从题眼入手向全篇辐射的提挈型“扣题眼”教学法。(一)平推式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标题的题眼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紧扣题眼平推着一段一段地理解,逐步领悟文章的中心,例如,教学《珍贵的教科书》就可以采用上述平推式,以题眼“珍贵”  相似文献   

15.
无机框图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题型,它既能检验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解此类题时,常遇到的困难是,虽然已挖掘出题目中暗含的解题信息,找到了“题眼”,但却不能运用发散思维方法对“题眼”进行深入剖析,往往半途而废。笔者认为:在训练时应引导学生多思多想,对“题眼”进行发散总结,可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6.
题为文之“眼”教学紧紧抓住课题向全文幅射,将课文的知识点与课题联系起来阅读有利在整体上理解课文.把握中心思想,《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习作例文,它担负着指导阅读和作文的双重任务,教学时紧扣爱字这一“题眼”,弄清文题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教学中,教师可用以下方法揭示课题:一、以生活情景揭示课题。对生活情景,学生较深的体验和感受。以此揭题,学生会感亲切、自然,容易激发他们的思维,促使互们发言。二、以标本揭示课题。标本生动逼真,荞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使用标本揭示民题,教  相似文献   

18.
一、"题眼"对解题的突破作用所谓"题眼",是指试题考查的重点或主旨所在.通俗地说它就是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它像人的眼睛一样,是心灵的窗户,找准了"题眼"就等于找到了解题的关键、解题的突破口,这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审题时要努力挖掘题目中显性的或隐性的"题眼".  相似文献   

19.
正一堂课的精心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一种艺术。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是这样,教课亦如此。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创造不出活的气氛,定然收不到好的效果。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之一便是教者把课教"活"。一、巧妙地揭示意义一般情况下文题即文眼。透过文题往往能窥出文脉,以致观察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如何审题、释题,揭示文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审题时的“厚““薄”观
  读一篇文章,一般都会先读文章的题目,有的题目就很好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读题目对文章的内容也就知道个八九不离十了。比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小稻秧脱险记》……对这样的题目,我们就要把它读“薄”。这里的读“薄”,一般指的是能找到“题眼”。“题眼”是文章中心所在,不会找“题眼”,就不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有抓住“题眼”,才能确定文章的中心,才能让读者围绕“题眼”,进一步深入地研读文本,不断去反问,去思考,去探究,这其实已经把课题转为读“厚”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题眼”应该是‘发愤’,围绕“发愤”,学生自然会追问:“为什么要‘发愤’?”“他是如何‘发愤’”的?“结果有没有写成《史记》?”这样,既引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也提出了阅读文本时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