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教育,让所有的学生能对创新  相似文献   

2.
耿利敏 《职教论坛》2012,(26):82-83,86
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最重要的因素。为了增强高校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同时,高校应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育,致力于国家的创新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一项素质就是问题意识。打造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这需要突破旧的、僵化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教育与教育方式的全方位创新。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 ,最终是知识创新的竞争 ,是创造人才的竞争 ,是教育是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新形势下 ,我们要以新的教育方式 ,对学生进行培养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创新素质 ,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统一。也就是说。没有观念的转变 ,没有改革意识的提高 ,就“谈不上什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初中政治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一、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4):7-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与此同时教育活动为国家的创新发展提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想实现新型人才的创新创造意识的发展和应用,必须基于教育活动在教育各学科教学活动中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为例,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技能,在作文教学阶段中培养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此,本文完成对初中作文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方式探索,旨在能够为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袁海玲 《新疆教育》2013,(13):153-153
21世纪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是创新型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总维能力的人才。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英语教学同样需要创新。  相似文献   

7.
原同申 《新疆教育》2012,(23):153-154
当今社会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经济时代,国际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靠教育。”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目标 ,尖锐而紧迫地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 ,如何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已经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中学化学教学中 ,在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应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谈几点体会。一、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 ,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或理念。创新意识是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培养创新型高职应用技术人才,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对高职教育的根本要求.高职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需要从创新意识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活动观念,确立创新能力发展目标,并通过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活动,架起创新意识通往创新能力的教育桥梁,提升学生创新素质,使其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作为一种不断的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超越过程 ,主要是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来实现的 ,而培养这种人并非任何一种教育都能奏效的 ,只有实施创新教育 ,才能培养创新人才 ,而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浅显的认识。一、提高认识修订版的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  相似文献   

11.
创新人才素质结构与高师课程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 ,高师教育培养什么样的师资人才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 ,这是高师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知识经济社会要求高师教育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从而推动 2 1世纪经济的发展。一、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 ,掌握创新方法 ,具备创新人格 ,能顺利地完成创造性活动 ,并富有创造性成果的人才。探讨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 ,有利于高师教育围绕着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结构 ,构建课程体系。1 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  相似文献   

12.
成人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的摇篮 ,为适应时代发展 ,必须对现行的、落后的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改革。成人高校大力发展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创新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是成人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 ,也是世界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最高目标。创新教育作为 2 1世纪教育发展的模式 ,主要任务是进行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和教育创新 ,核心是人才创新 ,培养创造型人才。它以全面、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核心 ,其意义在于通过人才创新满足知识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 ,必须以教育创新实现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顺应知识经济兴起而出现的教育理念。现阶段提倡培养创新人才强调“创新本位”,把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创新实践 )、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的培养置于教育活动的核心地位。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 ,以发展为目的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趋向的新型教育。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三个方面的统…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在对大学生实施的创新教育中需要有创新意识的图书馆员,图书馆员必须转变观念,改革服务方式,为创新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便是培养其创新意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也不例外,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将先阐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再具体提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措施。通过提出各种措施,提高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实施创新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是关键。实施创新教育只有确立创新教育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界,而人才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地理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范定国 《考试周刊》2014,(63):38-39
创造发明不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但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是涉及国家兴亡的大事。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创新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江泽民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这正阐明了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对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应在数学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吴义明 《教师》2010,(24):64-6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主要以中学化学教学为核心,具体阐述了创新教育以及如何开展创新教育,促使学生敢于创新,使他们成为21世纪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