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涉及教育公平的重要问题。当前 表现较为突出的民工子女教育不公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通过加大教育投入、规范管理和实施爱的教育等策略 加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2.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农民、进城民工、下岗失业者等构成了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主体部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在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等方面严重失衡。这主要由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穷困、文化素质低以及社会政策制度等原因造成的。在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贫困农民、进城民工、下岗失业者等构成了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主体部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在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等方面严重失衡。这主要是由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不好、文化素质较低以及某些政策制度等原因造成的。在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我国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农民、进城民工、下岗失业者等构成了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主体部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在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等方面严重失衡。这主要是由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贫困、文化素质低以及社会政策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在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义乌市外来人口是本地人口的两倍,解决好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通过对义乌市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6.
第五届全国民工子女教育研讨会在全国人民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召开,十七大报告高举"发展、进步、团结、奋斗"的旗帜,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这为我们研讨和解决民工子女教育问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状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不容乐观,问题主要表现在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学业成绩、心理状况以及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和教育教学设施等方面。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反映出的众多问题实则是我国较为保守的、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和不断提升的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它牵涉面广,已远远超出了义务教育的范畴,也远远超出了纯粹的教育范畴,它与户籍管理、财政制度、税收政策、社会保障、公民权利等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相联系。未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构建必须立足于这些复杂的、深层次的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子女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是当前最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之一,做好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是城市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明确政府、市场、社会支持三个责任主体的角色定位。政府作为基础教育的主导者,应承担供给责任;民工子弟学校作为市场的主体,在国家经济不富裕时期有其存在的必要;全方位、深层次的社会支持体系是外在环境支撑。农民工子女获得公平教育权利的问题,目前还普遍存在,需要各类责任主体加深认识、互相协调、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探讨创设民工子女教育良好环境,促进民工子女健康成长的做法和经验,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办,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武汉市新世纪教科所承办,湖北省陶行知研究会、武汉市关工委协办的第四届全国民工子女教育研讨会于2006年11月23-24日在  相似文献   

10.
另一种贫困:关注民工子女教育权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批民工纷纷涌向城市,由此产生了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由于教育、财政、社会管理等体制方面的原因,民工子女教育权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工就业平等,规范学校收费,保障充足的教育经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课题。一、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一)家庭教育的不当1.父母教育不得法。虽然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子女也有较高的教育期望,但限于自身外出打工等各方面的原因,民工无法营造出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家庭氛围。他们多用物质满足来补偿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日益壮大的农民工子女涌入城市,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扰。究其原因有社会原因、个人原因以及家庭原因。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需要坚持遵循教育理念,实现制度性保障,坚持学校是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主阵地,提高家庭对子女教育的认识水平,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关注,从而敦促各方协调工作,尽快改善不利局面,解决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胡荣 《生活教育》2013,(7):5-11
为了系统梳理上海民工子女教育的发展历程,更客观地关注这一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为进一步深化上海民工子女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去年9月至12月,由上海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中心牵头组织了一项上海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他们采用访谈、问卷和现场考察等方法,对上海市徐汇、杨浦、宝山、青浦、松江、奉贤、浦东等7个区的民工子女教育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教育》2007,(12S):26-27
热点一:民工子女教育;热点二: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热点三:学生减负;热点四:民办教育;  相似文献   

15.
杭州市民工子弟学校调查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9年初 ,全国首所由流入地政府举办的民工子弟学校在杭州市成立 ,此后杭州又相继成立了三所公办和一所民办的民工子弟学校 ,逐步形成了杭州市以市区公立中小学为“主渠道”、公办性质的民工子弟学校为“次渠道”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格局。本报告在多次深入这些民工子弟学校调研的基础上 ,总结了杭州市公办民工子弟学校的经验 ,提出了在全省推广杭州市解决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经验及做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编者 《生活教育》2013,(7):4-11
6月6日至7日,主题为"城镇化和民工子女教育"的第六届全国民工子女教育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协办。来自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西、湖北等地的学者、中小学校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等近百位嘉宾与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17.
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和谐,提高教育整体水平。从多层面探析现状,发现问题集中在政府管理难落实、社会关注度低、民工家庭力不从心等方面。提出三个层面对策:政府方面以顶层设计引领各方,社会方面以组织为载体体现人文关怀,家庭方面以自强昭示自身责任。  相似文献   

18.
陶研界     
《生活教育》2013,(7):44-44
中陶会第六届全国民工子女教育研讨会在沪召开6月6日至7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办的主题为“城镇化和民工子女教育”的第六届全国民工子女教育研讨会在上海师大顺利召开,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李重庵、姚文忠,秘书长吕德雄,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协会会长王荣华,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协会副会长、上海师大党委书记陆建非等领导出席大会。本届研讨会由上海师范大学协办,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民工子女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西、湖北等省市的学者、中小学校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等近百位嘉宾与会,日本教育专家中山徼也携两位博士生参与交流。开幕式上,陆建非致欢迎辞,李重庵副会长代表朱小蔓会长发表讲话,吕德雄秘书长做工作讲话。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私立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法律依据,着重分析了影响我国私立教育发展的制度性原因.同时,文章还探讨了民工子女教育和私立学校的关系.作者不赞成目前一些城市公立学校扩大招收民工子女比例的做法,认为应该保护弱小的私立教育,使民工子女和私立学校都能摆脱弱势群体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生活教育》2007,(1):2-2
2006年11月23-24日,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办、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等承办的第四届全国民工子女教育研讨会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民工子女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来自全国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