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宁教育》2013,(7X):56-57
<正>为贯彻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有关精神,积极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根据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结合我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实际,我校在各年级中广泛开展了"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学校自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坚定不移地抓好这项工作。现将活动具体情况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2.
"体验式教学",最初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Tohn Dewey)"做中学"的经验学习理论.库伯(David A.Kolb)于1984年提出了经验学习的四阶段周期,即具体经历--反思内省--抽象归纳--行动实践,成为公认的体验学习的经典理论.[1]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中学生课内课外的阅读中,文学经典的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加强中学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引导和教学,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还原生活,改变仰视经典的心理;二是帮助学生识别经典与糟粕;三是立足课内阵地,教出经典篇章的魅力;四是以读促写,在经典精神的指引下摒弃虚美文风。四个举措涉及课内课外,读写相长,文道并焕,旨在强化经典作品在语文素养乃至人格素养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做中学、做中教"是中职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技能型人才质量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深化"做中学、做中教"课程教学改革,规范教与学行为,首先应该把握理念,其次应该明晰"做"与"教"的行动路线,最后应该积极推进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情操陶冶与文化熏陶,文章首先分析了职业院校"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有效开展的意义,然后提出了职业院校"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有效开展的途径,包括统筹协调,建立行动章程与制度;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丰富活动内容,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侯学平 《中国教师》2014,(17):90-92
<正>"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程优化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是本人主持的一项天津市"十二五"规划课题,主要以天津市示范高中学校紫云中学为实验学校开展课题研究。本次调查于2014年5月进行,采用问卷形式,共发放问卷634份,回收630份。问卷问题共涉及四个方面:对中国文化经典的认识,中国文化经典的阅读及背诵情况,中国文化经典的学习方式,对中国文化经典的运用。本次调查旨在对课题开展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7.
行动研究理念在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引入,实施关键在于"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要素。计划是基础,需明确所研究的问题,做好研究计划;行动是关键,实施路线按照"参与—改进—公开"进行;观察是重要环节,对教师及其研究团体的行动背景、实际环境、行动过程及行动结果进行监督;反思是目的,反思的同时并制定下一阶段研究的计划。坚持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视问题为课题、工作为研究、教师为专家的方法,建立以研究为理论指导,以实践教学为实践导向的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框架。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建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而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必须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发展.不妨把新式课堂粗浅地概括为"三动":心动--开启童心童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学;行动--全员参与,让学生在行动体验中学;互动--师生交流、生生探讨,让学生在碰撞交流中学习.  相似文献   

9.
"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是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文化传承和国民素质提高活动,受到各地区高校的高度重视,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其中,对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有效促进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本文从"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入手,对"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策略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相应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大众文化时代,文学经典惨遭被冷落、消解,甚至被颠覆的命运.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当代人们价值观多元化的泛滥以及解构主义对文学经典的无情解构;二是"市场化的经济触角"伸进文学领域和消费主义时代的"快餐作品",不断冲击着文学经典;三是文学裁体的网络化、影像化不断地排挤文学经典;四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现在文艺领域的消解.  相似文献   

11.
<正>浙江省天台中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一直秉持"为国育才"的理念,恪守"自觉鼎新、大器卓然"的校训,以基层党建为行动纲领,紧紧围绕学校发展这一中心,创新思路、凝心聚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形成了"四示范四服务"支部工作法和富有天台中学特色的"党建+双精品工程"党建品牌,构建了天台中学"自觉教育"党建文化体系,为学校"创特色、提品质、促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2.
"做中学、做中教"是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做中学、做中教"课程教学改革,规范教与学行为,首先应该把握理念,其次应该明晰"做"与"教"的行动路线,最后应该研制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3.
“体验式教学”,最初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做中学”的经验学习理论。库伯(David A.Kolb)于1984年提出了经验学习的四阶段周期,即具体经历——反思内省——抽象归纳——行动实践,成为公认的体验学习的经典理论。  相似文献   

14.
行动学习法是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管理培训方法之一。其强调"从做中学"、"从反思中学"以及"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有机结合。对于在职法律硕士而言,在职意味着其学员有职业能力提升的现实需要,而法律职业能力的提升不是简单地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与行动学习法相结合,实现法律硕士这一专业学位培养实践型、复合型、高层次法务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点,通过"能读、乐诵、爱写、会演、践行"的国学经典五大行动,和传统文化相约,和国学相约,使学生在与经典的对话中浸润心灵,塑造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6.
李洪亮 《教书育人》2012,(24):38-39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联合组织倡导的系列活动,目的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主旨为"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1]。此行动已列入《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成为传承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高校应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  相似文献   

17.
正陈丹,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江苏省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首届"青年拔尖人才",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教研能手。曾获苏州市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江苏省评优课二等奖、全国"四方杯"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编写《虞山文化读本》《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和《安徒生经典导读》等。  相似文献   

18.
"结构与行动"是社会学经典的二元对立难题,教育社会学发展过程也存在"结构与行动"维度的分歧。从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结构功能论、冲突论和解释论、批判教育学分别呈现出"强结构-弱行动"倾向和"强行动-弱结构"倾向,表现为教育社会学发展过程中"结构与行动"维度的理论分歧。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教育问题的日益复杂,融合"结构与行动"的研究取向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唐洁 《海外英语》2014,(13):180-181,183
童话的人物形象是作品的核心。解析了6个经典童话样本,提出运用格雷马斯"行动元"理论构建人物形象的三个阶段:设计六个行动元、构思主要人物形象和次要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格雷马斯"行动元"理论为童话人物形象的构建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参考》2014,(11):F0002-F0002
正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是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前身为创建于唐肃宗至德年间的"常州府学",历经唐宋元明清,至今已有1250多年的历史,故有"千年府学,五朝文庙"、"读书圣地"之盛誉。1924年创建的私立常州中学开启了学校的现代办学史;1952年,学校转为公办,更名为常州市第二中学;2006年,学校高标准通过江苏省四星高中验收。学校以"文化立校,人文树人"为办学理念,以"全面发展,人文见长"为办学策略,以"国之栋梁,人中君子"为培养目标,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以经典师生活动为载体,以优秀的校园文化为品质,引领学校和师生同步发展。教师德育为先,专业过硬。近两年来,学校众多教师荣获了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师德模范标兵、常州市华英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