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大利亚"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国家认证系统"由认证目标、师范毕业生标准和课程标准及基本的认证程序组成,强调国家系统的建立、系统各部分的整合、伙伴关系的形成、课程的全纳及创新。这是澳大利亚从国家层面保障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质量的首次尝试,是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标准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较高,但成效并不显著,课程价值取向的混乱模糊和摇摆不定是问题根源.教师教育课程不但存在着单一化、模式化、理论化、保守性等特点,面临诸多来自现实需求的挑战,而且在价值取向上还存在着分科主义与师范特色、理念取向与技术取向、生成取向与塑造取向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是因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脱离了"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价值追求的核心.因此,教师教育课程的构建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终极目标,立足发展、实现整合、走向实践、融入人文.  相似文献   

3.
正课程整合是当代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课程整合"的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从实际操作来看,教师对课程整合的实践依然鲜见。究  相似文献   

4.
以教师伦理道德为核心,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发展潜能围绕这个核心,共同构成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结构模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教师伦理道德教育、建设"整合编码"课程、开发潜在教育资源等途径,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越来越受关注,很多教师都在尝试。但是,很多课程整合都过分注重形式。如何把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到学科教学之中,是目前教学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目前的一个热点。广大一线教师身体力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各种课程整合的模式,理论工作者也从思辨的角度对课程整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及其发展,是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目前,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研究尚处于研究、探索、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师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引导基础教育改革、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教师教育应如何做出应答 ?作为师范化学教师本人在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师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引导基础教育改革、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教师教育应如何做出应答?作为师范化学教师本人在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为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常州市博爱小学以"主题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为有效途径,致力打造理想的教育生态。"主题"来自干学生的兴趣,在一段时间内各个学科围绕这个兴趣点,结合学科课程标准有序开展教学。同年级的各学科教师和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共同规划,共同实施,共同评价,注重全面联系,突出整体价值,使教育场中的所有生命体都裹挟进来,这是一种强调动态过程和追求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改革。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及教育信息化的学习理解,从分析当前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尝试探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良好整合的发展机制,在整合过程中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能力,更好地推进和深化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的曲折发展历程充分印证了在教师教育领域中的"钟摆"现象。正是人们对教师专业化认识与理解的左右摇摆与飘忽不定,最终演绎了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发展的曲折变化。学术性与师范性是教师专业性的两大体现。民国初期教师专业化中师范性特征明显,教育类课程获得稳步发展;民国中期教师专业化中学术性倾向突出,教育类课程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民国后期教师专业化中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整合,为教育类课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追求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整合将成为教师教育课程发展的历史必然,而这也将是今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12.
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各学科课程的优化,课程执行方式的创新。而这一行为的主导者就是教师。为了更好地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基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大背景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予以尝试,以提升教师课堂执行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教学型综合性大学在努力追求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共通性的前提下,应着重依托自身优势,寻求与重点师范大学和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不尽相同的特质,在办学理念、组织管理体制、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渤海大学在教师教育专业建设中,在课程体系上设计了"教师专业化导向的模块化课程",在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上实践了"案例诊断式教学与反思研究式学习",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对教学型综合性大学发展教师教育专业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整合课程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但幼儿教师对于整合课程状态下的领域教育存在诸多的困惑。对3名教师的深度访谈结果表明,教师认为整合课程中的数学教育很"活";整合课程背景下教师开展数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是"主题—素材点"的匹配;教师觉得在整合课程中开展数学教育很"难";教师应对困难采取的策略主要是"补偿";数学教育面临的局面是"淡化";教师诉求获得"外部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一、增强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平等参与意识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在圆满完成本门课程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应注重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主动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交流,努力在实践中探讨整合的途径;主动与领导沟通,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对学科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有效反思,并尝试改进的措施与手段。作为学校领导和管理层,应重视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人文关怀,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对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背景和目标的误解或错判,使全科教师的内涵理解和实践运作存在诸多偏误或盲目。当前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旨在应对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和教师资源配置不足的"时代之需",与国外发达地区基于课程整合和小班化教学的全科教师的"卓越追求"具有本质的区别。理想的"全科型"教师应具备全面性、通识性、广博性的知识素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学教师都是全能型的"万金油"。全科教师的有效推行,有赖于课程整合和小班化教学的协同推进,不应等同于"中师教育"的复归,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其基础保障和目标诉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本科层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方便抽样选取30所院校的本科层次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192份,通过分析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了解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改进建议:适当减少学科专业课程,增加教育研究方法类课程,增加与基础教育和教学实践直接相关的课程,增加"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选修公共课程,适当延长实习时间,将课程学习与实习交织起来,尝试将实习与毕业设计整合在一起,关注课程之间的整合性与关联性,确定培养教师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中要体现出积极的教学观、学习观和教师观。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都是无限和无价的,在所有的课程资源中起着主导作用.因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靠教师和学生来共同实现.教师资源的最高价值是通过对课程资源的整合而充分发挥学生资源的主体作用;学生资源也只有在教师地启发和引导下才能显现出其无限潜能.因此,只有教师资源与学生资源相互激发、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才能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重要作用.而"好"的数学问题就是整合教师资源与学生资源等课程资源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历来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所有教师一直在不断探究的课题,每一位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在探索、尝试、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方法和途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教师的我也不例外。本文主要介绍我所运用的几种主要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根据汉语语素的构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理解。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可理解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教育技术的视角,又可理解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两个视角的研究应该沟通、共融,从而和谐发展,达到最终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