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化是北魏政权发展的主流,且往往伴随着专制皇权的发展而发展。北魏反对汉化的人主要是鲜卑贵族,他们的利益大都和旧式的游牧经济有关,因而反对汉化和专制皇权。孝文帝时期,北魏的汉化达到了一个顶峰。但孝文帝的汉化在选官上只重门阀不重才能,重文轻武,最终导致北镇下层士兵起义,政权被北镇豪强酋帅集团所推翻。  相似文献   

2.
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当代学者多从保存华夏文化的角度出发,大力颂扬孝文帝的功劳。文章拟从鲜卑人视角出发,尝试对孝文帝追求完全汉化而导致鲜卑文明湮没于历史长河的历史事实作一简要分析,并得出文化并无优劣之别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孝文帝改革成功除改革本身符合规律外,还归功于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手段促成改革成功。主要有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处理好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知人善任,坚持原则与灵活变通相结合,使鲜卑族尽快封建化、汉化。  相似文献   

4.
赐复胡姓与六镇起义都为北朝后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六镇起义实为以北魏孝文帝为代表的过度汉化政策及其所引起的鲜卑族民众和部分贵族地位下降的反抗,赐复胡姓则是这一反抗的延续与及社会上胡化回潮的反应.而赐复胡姓的措施有利于鲜卑民族提升已经下降的社会地位,也有利于促进当时的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5.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一方面把拓拔族纳入了封建制的轨道,另一方面却又导致了它内部的阶级分化。对鲜卑贵族来说,汉化的过程便是他们腐化的过程;对下层群众来说,则使他们加入了以汉族农民为主体的被压迫者的行列。随着鲜、汉之间民族界限的日趋淡薄,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便上升到主导地位。孝文帝的改革没有改变北方边镇的落后状态,相反,却起着加深和扩大社会矛盾的作用。旧的矛盾未曾解决,新的矛盾又滋生发展,彼此交织、互为影响,最后使阶级矛盾炽烈化,引起了大规模的六镇起义。  相似文献   

6.
北魏文学自拓跋鲜卑族建国之后就在缓慢之中发展,迁都洛阳之后文学突显繁荣的局面。究其原因在于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使学习汉族文化与文学成为社会时尚。在全面接受汉族文化的过程中,拓跋鲜卑族也向汉族文学学习。若从洛阳时期拓跋鲜卑族、北漂南人、本土士人的文学创作来看,他们并非全盘南朝化,而是吸取南朝文学之长,融合北魏文学固有传统,形成独具特色的北魏文学风格,表现出明显承袭汉魏文风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正>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的改制,建国以来的评价,有高有低,但基本上还是予以肯定的。本文重点探析改制是如何促进以鲜卑为主的北方各民族的汉化、封建化,以致民族大融合,并分析孝文帝及其改制所促成的民族融合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8.
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主要体现在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通汉婚、讲汉俗等多个方面,透视洛阳城,从北魏里坊区的命名、官学教育、城内建筑等三方面论述孝文帝汉化之功,这些也是北魏王朝改变拓跋鲜卑尚武传统,提倡以文治国,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方针的重要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9.
付义汉 《文教资料》2010,(28):98-100
鲜卑拓跋政权曾先后在盛乐、平城、洛阳等地建都。孝文帝时,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在迁都问题上,孝文帝与鲜卑责胄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孝文帝通过非常手段使迁都得以实现。但迁都后不久,北魏就开始走向衰落。孝文帝宁可众叛亲离,也要迁都。其原因只有探究孝文帝的所说所为和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才能揭示。  相似文献   

10.
魏孝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非常有作为的一位少数民族帝王 ,本文就孝文帝为加速鲜卑族的发展、巩固政权而采取的一系列汉化政策 ,作一简单论述 ,即改革促进了我国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北方经济得到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 ,北魏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鲜卑族从而摆脱了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民族关系复杂动荡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经历了一个大融合的重新组合过程,南下中原汉地建立北魏王朝的拓跋鲜卑与汉族的融合则是这个过程中历史意义最为深远伟大的一环.这次融合继承并总结了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成果,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推向了高潮.中国南北的再统一格局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空前盛世,皆因这次鲜汉民族融合所带来的充满朝气的力量勃兴而透露最早的曙光.拓跋鲜卑与汉族的融合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南迁洛阳的拓跋鲜卑与汉族的融合为主旋律,汉化是融合的基本特征;第二阶段的融合是随着北魏末年的六镇起兵而开始的,即六镇鲜卑与汉族的融合,经过胡化和汉化的反复扭缠达到统一是融合的基本特征.本文所论仅限于拓跋鲜卑与汉族融合的第一  相似文献   

12.
北魏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皇帝。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过一定的好作用。北魏孝文帝作过两件大事,一是均田,一是促进汉化。均田制的实行,对于抑制豪强大地主的土地兼并,减轻人民的租调负担,恢复五胡十六国时期以来遭受破坏的农业生产,都起了好作用。汉化政策的实行对于促进鲜卑族的文化发展,促进鲜卑、汉族间的友好关系,以及改变已经落后于时代的狭隘的民族界限,都起了好作用。这两件事对当时的人民都是有好处的,对中国历史发展起过进步作用,因而孝文帝在历史评价上,就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慕容鲜卑是五胡十六国时期重要的少数民族,她在中原建立的后燕为北魏所灭退据龙城后,政治呈现出明显的鲜卑化倾向,表现于政治势力的构成和政治制度两个方面,这种汉化的"反动"与此前慕容鲜卑在中原建立政权时汉化的轨迹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4.
在鲜卑拓跋部早期的历史上,推寅带部众从大兴安岭北麓迁出后,与匈奴人逐渐融合。期间,鲜卑人的祖先受到了先进的匈奴人的影响,其族群在体质、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一度出现了明显的与匈奴人趋同的现象,即匈奴化倾向。鲜卑人受久经汉文明浸润的匈奴人影响,是鲜卑早期汉化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5.
《李璧墓志》与《南齐书·王融传》相互印证,记述了北魏孝文帝江南借书之事。本文采信太和十三年借书说,对太和十二年、十三年间孝文帝文化改革的具体处境进行了揭示,认为借书江南的历史语境是鲜卑、汉文化共识的形成,借书的举措是经"群臣会议",受鲜卑、汉官僚共同支持的,其指向是解决当日争论不休的禘、祫、圆丘等礼仪问题。虽然此次江南借书无果,但不妨碍北魏访书、校书及吸收江南文化。孝文帝文化改革的结果是促进了鲜卑贵族的文化发展,这反过来又保证了孝文帝文化政策在魏末动乱中的延续。  相似文献   

16.
北魏孝文帝定代人姓族之举,在北魏发展史上是一件极重大的事。孝文帝在迁都洛阳前后,都有改定代人姓族的事实。而在这一过程中,改鲜卑勋臣八姓中纥奚之奚为嵇的事例,看似个案,却具有普遍的意义。表明孝文帝在推行汉化改革过程中,不止一次改定代人姓族的史实;表明孝文帝对汉四姓认识的逐步清晰和门阀观念的增强;表明在这个过程中皇权力量的人为干预,即君主的力量可以按历史发展的变化,重新编排他们的次序、改变他们的姓氏。  相似文献   

17.
以太和十五年孝文帝亲政为标志的北魏政治文化变革,其实质是民族性的问题。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最高意义上的民族文化。北魏的政治文化变革在推行汉文化变革的同时,放弃了自己的鲜卑民族文化。其深刻的变革导致了本民族成员的反对,导致了北魏国家的灭亡。因此,政治文化的变革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封建帝王中,能锐意进取,励精图治,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步者寥若晨星,北魏孝文帝元宏是其中比较杰出的一位。孝文帝及其改革活动加速了拓跋鲜卑族封建化的历史进程,为鲜卑族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对孝文帝及其太和改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无论其学术价值,还是其现实借鉴意义都是很大的。1987年7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肖黎同志新著《魏孝文帝评  相似文献   

19.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下诏确定了门阀序列.对这件事的评价,以往,论者多从孝文帝汉化政策和笼络汉族士族的角度略有提及,而没有深究.近几年,有的同志较深入地论及此问题,提出一些新看法.但有的认为,北魏前期的用人路线是“任人唯贤”,“从孝文帝亲政直到迁都后正式确立了门阀制度,在一段期间内孝文帝的用人是不重世族的”,而在孝文帝确立门阀制度之后,“孝文帝的用人便基本上变为‘先尽门第’了”.显然,这是把太和十九年孝文帝确定门阀序列看作一个转折点,这之前的用人路线是“任人唯贤”,此后是“先尽门第”.有的还认为,“孝文帝以法令形式”对门阀序列“作了硬性规定”,“采用的是一套比南朝严格得多的门阀制”,“从此,朝廷用人不再依据才能高下,而‘校其一婚一宦,以为升降’”,这“对北魏的灭亡起了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因此,对它“是应该批判而不应肯定的”.笔者认为,这些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20.
化上的转变是完成民族融合的重要一步,这种转变促使了拓跋鲜卑民族成员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变化。对汉化进一步“内化”的结果,使鲜卑人原初的民族意识逐渐消失、新的民族意识日益形成,当入主中原的拓跋鲜卑民族形成了与汉族相同的民族意识之后,就意味着二之间的融合已经完成,因此,民族意识的转化是考察民族融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