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教室中座次安排对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教育探索》2005,(6):37-38
教室中的座次安排对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因学生性别及在教室中所处的不同位置的差异而对学生区别对待,必然会造成对学生的不利影响。揭示这种区别对待的理由及其背景,进而修正这种对某些学生产生不利影响的错误,祛除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参考》2006,(1):I0001-I0001
余杭镇第一中学创建于1979年,坐落在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的故乡——杭州市城西古镇余杭,是浙江省示范初中。学校占地70亩,有教学班38个,学生1700余人.教师128人,并拥有3个信息技术专用教室、20个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肖川 《天津教育》2011,(6):17-17
目前,学校教育中班级规模过大已经成为制约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小学课堂超过50人、中学课堂超过60人已非常普遍,一间教室内学生人数超过80也不罕见。班级规模过大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的关注是1个常量,  相似文献   

4.
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珊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20(2):115-120,128
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已成为现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感教学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产物。本文从理论方面对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作了分析和探讨。主要分析了影响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影响教师的情感因素以及教师与学习者个体间的因素,以便更好地利用情感因素进行教学,体现了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具有生动、直观、灵活等特点,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多媒体教室设备众多。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否则会损坏设备,影响多媒体教室的正常使用。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使用多媒体教室,笔者对多媒体教室的构建和维护简介如下,供各位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6.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个班,在同一个教室,同一个时间里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我国发展的因素、地理环境、农村生活方式、人口  相似文献   

7.
《天津教育》2009,(8):F0004-F0004
天津市河北区实验小学占地面积1559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2个,学生1541人,教工10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9人,小学高级教师80人。学校教学设施优良,拥有语音教室、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自然实验室、网络教室、图书室等多个教学功能室,为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是随着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而展开,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实质。在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以人的发展为宗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等。在学校这个大的背景下,学校管理者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实施教师资格认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反思成为研究者,提高自身的行动研究能力,接受教师继续教育,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推动教师队伍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花时间读;人有魅力,别人就乐意与之交往、倾谈。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亲近他,聆听其教诲、回味其课堂。谁不想成为学生眼中的魅力教师呢。但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是凭自己的感知去揣测:学生心中的魅力教师究竟是怎么样的?魅力教师的达成,无疑有许多因素,在影响教师魅力的若干因素中,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当前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我认为,个体因素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直接、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首先把人的因素作为最重要的管理目标纳入到学校管理的视野中,无论是校园舆论环境,学校发展规划,还是考核评价机制,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成长氛围。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室环境的重要性及含义教室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教室完成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活动和思维的碰撞发生在教室里,教师不仅在教室这个场所进行对学生的指导,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借助教室里的工具教授着学生,教室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每天生  相似文献   

12.
王坤 《快乐阅读》2011,(16):35-36
教室是一个活动的场所,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参与,我们认为在课堂上,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反馈、表扬和批评、对学生主动提供帮助等等,这些师生交互作用变量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丰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的情感有极强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有意传授的知识,而且也会使学生在无意中接受教师个性的影响,其中包括情感的倾向和情绪的表达方式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时,就会开始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就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英语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地接受教师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才能准确理解所学内容的思想感情.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4.
学校是以培养人、塑造人、创造人,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以尊重生命存在的价值为目的的,教育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是修正他们的言行.然而,有些教师对学生犯错误采取的手段就是惩罚:迟到了站在教室门外罚站;上课看课外书的收缴,或当场撕毁;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站到教室外罚抄多遍;不做值日、乱扔纸屑的停课做值日;课上与教师发生冲突,则赶出教室,甚至拳脚相加等等.  相似文献   

15.
教室是学生成长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关联,调动的是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教室布置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逐步实施动态调整。我班教室的布置是在一年的时间内,分三个阶段逐步完成的。第一阶段,提供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依照学校的惯例,教室后面的小柜子是为学生提供存放私人物品的地方。学生在成长,个性要张扬。学生的个性越得到展示,就越有利于他们在交流中发展。我们利用柜子的门,让其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一块天地。门的外侧,贴学生的“自我介绍”,由照片和介绍词两部分组成;门的内壁,贴挂学生的成长记…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教育部日前印发《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招收5人以上数量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一般应设立资源教室。不足5人的,由所在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资源教室的布局,辐射片区所有随班就读学生,实现共享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资源教室是为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教师和家长,  相似文献   

17.
教师如何进教室,看似小事,细想起来,还是有许多技艺可究了教师应该按时进教室上课铃响后、教师进教室之前,学生也为上课做好了准备,每根弦都绷得紧紧的如果老师不按时到教室,学生情绪便会逐渐低落,甚至混乱起来。教师免不了要调整秩序,调整学生心态,直至为维护自己的形象而作这样那样的说明。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没有时间观念,学生迟到也就有了*理由一*二、仪表应端庄。每当教师出现在教室门日时,学生的目光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老师身」*聚焦「此时—教师的仪表最先印记到学生的脑海中。特别是小学生,…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教室内的格局一成不变,三尺讲台永远是教师神圣的领地。上课时,教师居高临下,滔滔不绝地讲。讲台成了教师灌输知识、守护师道的阵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加强,旧的教室格局已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因为讲台已经成为了师生心灵上的一道坎儿,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教师站上讲台,自然而然滋生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不免讲个不停。拆掉讲台,到学生中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速教育改革的催化剂。它对定位教师角色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意义是深远的。它让教师和学生站得一般高,真正实…  相似文献   

19.
林永希 《函授教育》2003,7(1):91-9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否成功,教师是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转换,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研究型的教师。笔者从学生研究型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三个角度论述了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研究型教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否成功,教师是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现从知识传授到学生学习促进的角色转换,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研究型的教师。笔从学生研究型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三个角度论述了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