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诸葛亮的《隆中对》虽然篇幅不长,但其中包含的内容却非常丰富,它不仅表现了诸葛亮超人的政治预见性,即未出茅庐已定三分,而且包含了诸葛亮一生的学养和政治思想的主要方面。因此,对它进行深入一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拟就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表现的政治思想的本源进行某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妙对巧解困     
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因此总是想找理由和机会杀掉诸葛亮。为此,在一次酒宴上,他故意对诸葛亮说:“不是说你有才吗?我吟诗你来对,如果对不出就杀头。怎么样?”这是一个明显不合理的约定,但诸葛亮自恃有才,因而微微一笑回应道:“君子无戏言,如此请先说。”  相似文献   

3.
关于诸葛亮的评价问题,历来基本上是肯定的.但在一些具体问题方面,尚有分歧之处.有论者认为:诸葛亮在拓土开疆上远逊于曹操,此种观点实以北宋苏轼所论最具代表性.受其影响,今之论者也往往单纯从军事才能及其成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认为诸葛亮不如曹操.必须看到,诸葛亮与曹操的身份不同,他们发挥作用时所处的年代、环境也不尽相同,因而二者之间具有很大的不可比性.同时,评价诸葛亮,更应从其治国安民的政治才能以及德望人品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衡量.即从军事方面来看,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就是他的军事智慧和军事才华相结合的典范.他谋划了联吴抗曹,平定了南中叛乱,这既闪耀着他的政治智慧,也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至于诸葛亮五次北伐,出师未捷,因有诸多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制约,事实上殆无成功的可能.北伐未成,却反映出诸葛亮置艰危于不顾,矢志不渝、北定中原的意志.诸葛亮深具文韬武略,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军事家.  相似文献   

4.
历代咏诸葛亮诗词是研究诸葛亮现象的一个读本。从这一视角探析诸葛亮人格魅力产生的原因,一方面诸葛亮人格是儒道互补心灵建构最完美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历代歌咏诸葛亮的文人、士大夫的心路历程和崇尚的人生模式。这两方面构成了历代咏诸葛亮诗词的民族传统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5.
<正>周瑜与诸葛亮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智,总想找借口杀他。在一次宴会上,周瑜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吟首诗你来对,对出来有赏,对不出杀头问罪如何?"诸葛亮从容笑道:"军中无戏言,请都督说。"周瑜大喜,开口便道:"有水便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地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一生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成就,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也一直是人们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诸葛亮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对诸葛亮的法治政策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读了《三国演义》,大多数人会被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场面所感动,都会高度赞誉诸葛亮执法如山。当然,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掩卷深思,不禁会问:既然街亭非常重要,一向深谋远虑的诸葛亮,为什么会让“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去守呢?事实上,问题就在于诸葛亮没有任人唯贤,而是让“义同兄弟”的马谡去镇守。为官者不任人唯贤,执法如山又有什么意义呢?在用人方面,诸葛亮始终逃不脱感情因素的干扰,从而不可避免悲剧的发生。这并非一次。赤壁大战后,他明知曹操对关羽有知遇之恩,经关羽一番慷慨开头简要交代要论述的话题。用一问句引出后面…  相似文献   

8.
1996年10月9日至12日,全国第九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天水市召开。来自全国的百余名学者对诸葛亮的生平、家世、政治、军事、经济、思想以及三国史等学术问题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和探讨,突出的特点有三:一是三国历史的宏观研究和区域文化的微观研究有机结合;二是文献、史料运用和当地文物遗迹考察相互印证;三是研究成果为当今人文历史遗产的开发、利用,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眼务。与会学者共提交论文70篇,综合论之,介绍下述几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当今三国文化研究中存在着一个误区,很多学者都是站在史学的角度,声称要把诸葛亮拉下神坛,力图还原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本来面目。本文介绍了历史上对真实诸葛亮的研究从未间断,并非当今才有之。在今天全民思想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的前提下,坐于神坛的诸葛亮,即文艺作品与民俗事像中的诸葛亮,不会对我们造成危害。如果对其利用得当,对我们科研、生活、工作等都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克服以历史为本位的弊端,努力研究大"三国文化"观中的诸葛亮,并通过各种方式弘扬三国文化。  相似文献   

10.
你们以为那本《三国演义》上所写的诸葛亮水上"草船借箭"只有一次吗?其实不然,有三次!只有一次成功了,诸葛亮怕丢面子,所以不让别人写出来。今天我就来揭露他!一日,周瑜见诸葛亮手持着"铁扇公主"那把"破扇"又在众士兵中高谈阔论,很是不服。  相似文献   

11.
一部关于中国三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诸葛亮生平思想的专著《武侯春秋》,近期由团结出版社出版。作者是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的著名专家朱大渭、梁满仓先生。全书共50万字,二十一章。作者凭借对历史的深厚功力与丰富史料,从诸葛亮生平、经历、人生观、修身立政等方面,分析了诸葛亮的各个侧面,对诸葛亮进行历史的考察和论述。通观全书,透露出作者对诸葛亮的深切体认,对魏晋南北朝史脉络的真切了解,对学术史料的尊重和全面把握。具体说来,此书显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广泛地搜集、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诸葛亮是三国史上的重要人物,其思想与实践深受易学的影响。在治国实践方面,《周易》损上益下、惠民富民的思想成为诸葛亮治蜀的指导性方针;在军事思想方面,《周易》的为将之道理论被诸葛亮继承发展,易学的思维模式更成为他创制八阵图的基本理论来源;在人生理想方面,《周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价值观贯穿于诸葛亮毕生的政治实践之中,对他人格的塑成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因此,在研究诸葛亮的思想实践时,不能忽视其中的易学因素。  相似文献   

13.
作为道德人格之典范,诸葛亮确实有不可否认之处,然而,作为蜀汉集团领导人物,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他的领导艺术是否完美,却颇有值得商榷的余地.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来探讨诸葛亮领导能力的缺失,让读者对诸葛亮有一个全面、立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探讨诸葛亮成才的, 近年来学术界在诸葛亮研究中开辟的一个新领域。这一课题的提出,不仅拓宽了诸葛亮研究 的空间,对当代教育工作者也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学者们在研究中不同的方向,总结出了诸葛亮成才的原因,虽然各有侧重,总括起来不外乎家学的影响,地域文化的熏染,个人的主观努力。但就整体而言,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有待于理论上的提高和认识上的深入。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笔者听某地一位知名老师教学《草船借箭》一课,获益匪浅;但对一说法不敢苟同。这位老师说,从诸葛亮算准了第三天四更时江上会出现迷茫的大雾,体会出诸葛亮“通天文”的本领。笔者认为,在这里说诸葛亮“通天文”似有不妥,而说他“识气象”则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16.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在第一次指挥抗击曹军进犯时,关羽和张飞均不服气。后来,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关、张两人才口服心服。从此,诸葛亮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相似文献   

17.
梅军 《学语文》2023,(2):94-96
《出师表》是义务教育九年级必读课目,从2001年至今,文中有一处标点经历了两次变化。这样的标点变动,使“深追先帝遗诏”的主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是“陛下”刘禅在追思先帝遗诏,还是“臣”诸葛亮在追思先帝遗诏?笔者从语境分析和公文写作两个方面得出结论:应当是诸葛亮在深追先帝遗诏。  相似文献   

18.
在东线魏军失利的情况下,诸葛亮于建兴六年(228)十二月领兵数万北征,杀出散关,包围陈仓,发动了第二次对曹魏的北伐。而陈仓城之所以没被攻克,有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外因有三:一是魏军主帅曹真在粉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料定诸葛亮随后的出击必走陈仓,因而派得力干将郝昭加强了陈仓城的防守;二是陈仓城守将郝昭为人雄壮,知兵善战,河西"民夷畏服";三是曹魏的"质任"制度,使郝昭不敢投降。内因有二:一是粮草不继;二是诸葛亮才能"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相似文献   

19.
诸葛亮略考     
雷俊杰 《考试周刊》2014,(14):15-16
东汉末年,为躲避战乱,诸葛亮在叔父诸葛玄的带领下,来到荆州刺史刘表统治的襄阳生活。本文从诸葛亮家庭背景、避乱襄阳、遇见明君、文学成就、后代情况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诸葛亮的立志思想及其意义●王炳仁诸葛亮以其统军治国的盖世智慧谋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人格品德名垂青史。他在修身冶德尤其是立志方面,颇具独到见解,值得学习研究。一、诸葛亮关于立志的言论诸葛亮立志之论,主要见于他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①两文,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