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5)"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其性质实验"中,笔者经过实验操作发现有2处不妥或不便操作的地方:一是乙炔经洗气和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后直接排到大气中会污染环境;二是随着反应的进行,瓶内气压会增大,分液漏斗中的饱和食盐水不能滴下,反而会使气体从分液漏斗中逸出,若拔出橡胶塞再滴加食盐水,则气体会逸出污染环境,且不利于对学生进行节约意识的教育.因此,笔者将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以下是3种改进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2.
现行中师课本上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是采用盛电石的烧瓶与装饱和食盐水的分液漏斗相连的一套装置。经实际操作可知:此法虽然采用饱和的食盐水,但在滴加过程中反应还是比较剧烈,往往有大量泡沫产生易堵塞导气管甚至泡沫冲出导管。倘若盐水开始滴加量少,打开旋塞重新加液时,因瓶内气体的压力而不易滴下。为解决上述问题,现介绍一种新的气体产生装置。1实验装置取一小塑料(乐百氏或娃哈哈)空瓶,配上一带有玻璃弯管的单孔塞,用橡皮管同一连接具支试管的玻璃管相连(附图)。实验装置中洗液及乙炔性质实验部分之装置图略。2实验操作1.预…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六节关于乙炔的演示实验存在下列问题。 1.乙炔制备和性质实验分四次进行,没有连续性,既费时又费药品。 2.用水或饱和食盐水跟电石反应制取乙炔时,反应过分剧烈,难以控制,并有大量泡沫产生,影响性质实验的效果。 3.由于乙炔气体未经净化,乙炔气体中含有H_2S、AsH_3、PH_3等杂质,干扰了性质实验,也污染了空气。 4.点燃乙炔时冒浓烟,污染环境。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设计了一套乙炔制备和性质的组合式实验装置,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中化学第二册(甲种本)所安排的H_2O_2分解的实验,反应是在试管中进行,直观面太小,我改进了该实验,使操作方便,现象明显,增添很大的趣味性。一、装置图二、操作步骤和现象 1、在分液漏斗里加入50毫升10%H_2O_2溶液,在平底烧瓶里装入200毫升水(水中加少量红墨水)。按上图把装置连接好。由分液漏斗向广口瓶里  相似文献   

5.
我们认为,本实验的关键是:(1)充足的二氧化硫气体发生装置;(2)三氧化硫的反应装置要绝对干燥;(3)反应的温度控制好。 1> 实验装置 要有充足的二氧化硫气体发生,反应器要有较大的底面积。我们选用φ=20cm的三角烧瓶。先把粉末状亚硫酸钠放入三角烧瓶中,加入几段玻璃搅拌子,用少量水湿润亚硫酸钠粉末,发生气体时浓硫酸由滴液漏斗中加入,浓硫酸遇水放热,使反应快速进行,不断摇动三角烧瓶,并及时滴加浓硫酸,可使二氧化硫气体连续发生。注意:亚硫酸钠中水不能多加,因为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1体积水能溶  相似文献   

6.
1 实验一设计一个实验 ,能通过观察到的明显现象 ,说明CO2 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实验用品 ]:集气瓶、烧瓶、分液漏斗、长颈漏斗、导管、橡皮管、弹簧夹、烧杯、量筒、水、CO2 气体、NaOH溶液以及你认为所能用到的仪器和药品。 [要求 ]:(1)选用上述实验用品 ,画出设计装置图。 (2 )简述操作并说明能明显观察到的现象 ,证明CO2 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这道题本身比较简单 ,但它的设计结果却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同学设计了如图 1的装置 ,并说明 :当将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滴入烧瓶时如果看到水槽中水被吸入到烧瓶则…  相似文献   

7.
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常用电石跟水反应制得。电石跟水的反应比较剧烈,产生的乙炔气流比较大,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可以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并用分液漏斗活栓控制水流等法。笔者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其方法是:取一团脱脂棉花,浸泡饱  相似文献   

8.
包军  张宝玉  李恒  宋正华 《考试周刊》2015,(48):158-159
对常见的气体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的掌握,结合实验试题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等能力既是中学化学教学所重点培养的,在考纲中又有明确要求,鉴于学校实验条件,在部分气体制备中可以用球形分液漏斗代替球形滴液漏斗使用,然而,中学化学教材与相关高考题将氯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乙炔等气体制备所用的滴液漏斗也表述为球形分液漏斗,本文从滴液漏斗和分液漏斗两类仪器的结构与功能分析比较,阐述分液漏斗与滴液漏斗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a.减缓反应速率。实验室制乙炔,因CaC2与水反应剧烈,迅速产生大量泡沫,实验难以控制,就是使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效果也不甚理想。若实验前先向容器中加入CCl4等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有机溶剂至淹没电石约2/3处,再通过分液漏斗直接滴入蒸馏水,由于碳化钙被四氯化碳所淹没,从而使水与碳化钙的接触面减小,同样可以达到降低反应速率减少或几乎不产生泡沫的目的。b.防倒吸。像HCl,NH3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吸收时,一般用倒挂的漏斗防倒吸。若用图1所示装置,使用有机溶剂亦可达到防倒吸的目的。其原理是:当HCl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从管口出来时,…  相似文献   

10.
氧化硫气体混和的容器之用)的进气管用橡皮管联接。在园底烧瓶的中央处再装置一根长度接近瓶底的出气安全管;玻管另一端用橡皮管联接一段玻管浸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广口瓶中(作吸收未反应的硫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之用)。 在两个大试管中分别放入硫化亚铁和无水亚硫酸钠。在分液漏斗中也分别倒入适量的稀盐酸和浓硫酸。待装置完毕后(注意防止漏气)即可开始实验。  相似文献   

11.
A为500毫升烧杯,内装氢氧化钠溶液。 B、C、D、E为250毫升集气瓶;B中装满饱和食盐水(以下简称“盐水”);F为500毫升锥形瓶。 ①、②、③、④、⑤、⑥为水止夹(实验开始时,除②关闭外,其余均打开)。 a为小试管。 3、4、5接放空管(盐水流进集气瓶中时,空气由此管排出)。 二、操作步骤: 1.向烧瓶中放入足量高锰酸钾,按图上装置塞好瓶塞,检验气密性后,由分液漏斗滴加浓盐酸,盐酸进入小试管a,并溢流出与高锰酸钾反应,产生氯气。由于②关闭,①开启,故烧瓶  相似文献   

12.
(1)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实验前,在圆底烧瓶中收集一瓶NO2气体,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水。  相似文献   

13.
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主要仪器是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在进行氯气的性质教学时 ,需要持续产生大量的氯气 ,若采用上述仪器组成的装置进行实验 ,随着反应的进行 ,烧瓶中水分渐多 ,加入的浓盐酸变稀 ,往往实验未结束 ,反应即已停止 ,中途需更换烧瓶中的药品 ,造成装置中的氯气大量逸出 ,污染环境 ;或实验已结束仍在产生氯气 ,反应无法控制。我们通过改进实验装置 ,可克服上述缺点 ,效果理想。1 实验装置图 1A 分液漏斗 B 带支管的双通管 C 具支试管D Y形管 E 集气瓶 F 烧杯 K1K2 活塞①浓盐酸 ②氯…  相似文献   

14.
其中各部分的药品或材料分别为:a、20ml浓H_2SO_4 b、20ml甲酸 c和f、橡皮管 d、玻璃棉 e、2克Fe_2O_3 g、3ml澄清石灰水 h、20ml酒精二、操作 1、用酒精灯给圆底烧瓶加热片刻后,移去酒精灯,再打开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甲酸慢慢加入热浓H_2SO_4中,便有CO气体产生。产生的CO气体  相似文献   

15.
仪器装置: 1.乙炔发生装置——分液漏斗口装有连通管与反应器相通,以利滴加食盐水;可用“三通”分别导出未经洗气的不纯电石气和经洗气后的纯乙炔。  相似文献   

16.
实验室制CO和用CO还原CuO(Fe2O3)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个非常传统的演示实验,以下几个问题或许还需要我们有进一步的认识。1CO的发生装置(如右图),是应该把甲酸(HCOOH)装在烧瓶(分液漏斗)中,还是应该把浓H2SO4装在烧瓶(分液ááá  相似文献   

17.
a.减缓反应速率. 实验室制乙炔,因CaC2与水反应剧烈,迅速产生大量泡沫,实验难以控制,就是使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效果也不甚理想.若实验前先向容器中加入CCl4等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有机溶剂至淹没电石约2/3处,再通过分液漏斗直接滴入蒸馏水,由于碳化钙被四氯化碳所淹没,从而使水与碳化钙的接触面减小,同样可以达到降低反应速率、减少或几乎不产生泡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做CO还原CuO实验通常是将CO储存在储气装置中使用或用分液漏斗向装有浓硫酸的蒸馏烧瓶中滴加甲酸产生CO,再将CO通过导气管导入还原反应管,还原反应管两端用胶塞连接进气管、出气管,反应后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后,尾气用气球收集。实验中,我们发现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做CO还原CuO实验通常是将CO储存在储气装置中使用或用分液漏斗向装有浓硫酸的蒸馏烧瓶中滴加甲酸产生CO,再将CO通过导气管导入还原反应管,还原反应管两端用胶塞连接进气管、出气管,反应后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后,尾气用气球收集.实验中,我们发现该实验受到中学有无储气装置的限制,制取CO并试验其还原性的整套装置复杂,还原反应管两端常由于错位(装置不在一个平面或还原反应管不水平)而漏气,致使实验失败,而CO无色、无味、剧毒,因此,一些老师不太愿意做该演示实验.另一方面:由于该实验不是均相反应,CO气体与CuO固体反应很难得到具有金属光泽的铜,通常观察到的是红色粉末,实验结果不具有说服力.笔者向该红色粉末中加入氨水,静置后上层溶液呈深蓝色,发生了如下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主要仪器是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在进行氯气的性质教学时,需要持续产生大量的氯气,若采用上述仪器组成的装置进行实验,随着反应的进行,烧瓶中水分渐多,加入的浓盐酸变稀,往往实验未结束,反应即已停止,中途需更换烧瓶中的药品,造成装置中的氯气大量逸出,污染环境;或实验已结束仍在产生氯气,反应无法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