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办好地(市)县报,靠的是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能“征”善“战”的新闻队伍。而在这支队伍中,领头的总编辑的全面素质更显得举足轻重。有人说,一张报纸的面貌反映了总编的面貌,而总编的水平高下,又决定着报纸的水平高下。因而可以这样说,要提高整个地(市)县报的水平,首先得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总编队伍。笔者赞成这种说法:地(市)县报的总编辑应  相似文献   

2.
办好县(市)报,靠的是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能“征”善“战”的新闻队伍。而在这支队伍中,领头的总编辑的全面素质更显得举足轻重。有人说,一张报纸的面貌反映了总编的面貌,而总编的水平高下,又决定着报纸的水平高下。因而可以这样说,要提高整个县(市)报的水平,首先得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总编队伍。从近几年县(市)报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县(市)报的总编辑大多是“半路出家”,新手较多,很多“老总”还不知道如何“总”揽报纸全局,办出有特色的报纸。这就迫切需要县(市)报总编辑迅速提高自身素质,以  相似文献   

3.
他,个头不高,敦敦实实,看上去浑身上下都是力量;他,年已半百,满头黑发,眉宇间透露出年轻人的朝气;他,话语干脆,声若洪钟,一开口就让你觉得这是个办事“叫真”的人。他,名叫张夫培,是《沧州日报》第十任总编辑。你听,他是这样和我谈话:“总编辑是报纸的总导演、总指挥,对报纸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总编辑的水平和风格,关系到报纸的面貌。因此我认为,总编辑就是要站上‘帅位’,统揽全局,指挥办报,如果放弃指挥位置,任凭你多么辛苦、多么忙碌,都是瞎忙、白辛苦,一句话,就不是一个合格  相似文献   

4.
当演员,主角难投;担任报纸的总编辑,“第一角色”难演。主角难扮.演员还得粉好;“第一角色”难演,总编辑也要演好。总编辑的“第一角色”,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总编辑应是首席记者,总编辑应是首席评论员,总编辑还要当好第一读者。总编辑应是首席记者报纸的总编辑首先应该是首席记者,只有当好首席记者,总编辑才有号召力、凝聚力和权威性。总编辑应努力从三个方面扮演好首席记者角色。第一,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生活调查研究,多出精品。作为总编辑,事务繁多,要想深入调查研究,确非易事。可以利用下乡联系工作,抓报纸发行…  相似文献   

5.
总编辑之于报纸犹之将军之于战争。从一定程度上说,总编辑的水平就是报纸的水平。一颗闪亮的星斗往往是在它陨落后,人们才更深刻地休会到它存在的价值。四、五年来,我一直在酝酿写一篇有关记者和总编辑的  相似文献   

6.
缘何“总编辑听部主任的”———兼论报纸总编辑的根底项友炜今年5月中旬,笔者有幸在广西北海参加全国部分党报、晚报副刊研讨会。一位南方报纸的总编辑在会上讲了这样的情况:“现在的报纸,往往是部主任听记者的,总编听部主任的。”在座的几位报纸的负责人听了都有同...  相似文献   

7.
如何办好地市县报?是一门学问,需要作多方面的努力。笔者认为,其中有一条值得注意,就是地市县报总编辑要学会抓“点子”。所谓“点子”,就是“主意”、“办法”。总编辑要不断拿出新的主意和办法来办好报纸。总编辑是编辑部的总指挥,报纸工作的总设计师。“将在谋,而不在于勇。”谋者,就是出主  相似文献   

8.
1990年8月,以重视新闻摄影地位和作用,提高新闻摄影作品质量为内容的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在银川隆重召开.在新闻摄影界,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会,会上,穆青提出文字报道与新闻照片要“两翼齐飞”,蒋齐生强调新闻报道要“图文并重”.这一办报的新思路、新观念得到与会老总的普遍响应.继这次会议后,1991年4月,全国地市州盟报总编辑又汇集在云南玉溪举行新闻摄影研讨会.参加会议的老总不仅带笔,而且带着照相机,既讨论又实践.一些老总公开解剖自己,承认自己对形象报道新闻规律知之甚浅,指挥不力,造成报纸文字报道一翼强,摄影报道一翼弱的现象.地州盟报总编们认为:“图文并重,两翼齐飞”,领导是关键.一个好的总编辑必须具有现代报纸意识和调度指挥文图两翼的能力.这两次会议之后,全国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又召开了两次.与会代表反映,老总们重视新闻摄影的程度正在一年比一年有所提高.正如《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所言,银川、韶关会议后,我国报纸的新闻摄影有了不小的进步,随着“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深入人心,报纸对新闻摄影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报纸上的新闻摄影作品普遍用得多了,用得大了,报道领域更宽、更深入、更贴近生活了.但是,新闻摄影工作还不能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质量上,具体  相似文献   

9.
如何办好地市县报?笔者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总编辑、副总编辑要善于抓“点子”.所谓“点子”,就是“主意”、“办法”。总编辑抓“点子”。就是要为办好报纸出主意、想办法,使报纸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指导下日日新,月月异,办出各的地方特色,这是总编辑的职责。“将在谋,而不在勇”。作为编辑部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报纸是总编辑的命根子,这话并不过份。总编辑离不开报纸,报纸也离不开总编辑,二者是“自由恋爱”,有不解之缘。总编辑应该有一个强烈的观念,这个观念就是“报纸观念”。总编辑头脑里应该装着“报纸”二字,想报纸,说报纸,干报纸,象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报纸。所谓总编辑的“报纸观念”,是否可以归纳成这样三个方面。热爱报纸。干一行,爱一行,才能干好这一  相似文献   

11.
纵观全国县市报纸,似乎犯有一个通病,忽视报道的新闻性,偏重正常的工作报道。据一些同仁讲,这个“病”犯在总编辑身上。办好县市报,总编辑是关键。总编辑的思想、水平、风格等政治业务素质关系到报纸的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讲,报纸的面孔就是总编辑的面孔。  相似文献   

12.
三个“抓手”丁锡满现在的总编辑比50年代、60年代难当。那时报纸只有一大张4个版,发稿量少,发行有红头文件,纸张有计划供应,无需总编辑操心。所以那时的总编辑可以专心致志抓典型、改评论。报纸宣传内容也不是很广,党报又是“独养儿子”,无人可与竞争,也无需...  相似文献   

13.
记得有一次在新华日报考察学习时 ,了解到该报在实行采编分开后 ,总编辑和值班副总编辑常年坚持上夜班 ,一心扑在组稿和编审工作上 ,而且做得非常细致和到位。笔者不禁问道 :长此以往 ,肯定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写东西 ,自己的作品岂不是少了 ?没想到总编辑周正荣干脆利落而意味深长地回答道 :报纸本身就是自己最好的作品。这句话让我思索良久 ,觉得他说得在理 ,颇有见地。报纸就是自己的作品 ,话虽简单寻常 ,然而分量不轻 ,含义甚深。它道出的是党报新闻工作者必不可少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可贵的奉献精神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总编辑和报纸…  相似文献   

14.
刘汉宏 《青年记者》2012,(31):58-59
本文研究的报纸总编辑(以下统称总编)在报社里是第一把手,即总编辑亦任社长,或者社长空缺,总编辑负责全面工作。总编辑形象的好坏,关系到自身发展,关系到所在报社的社会形象,笔者认为,报纸总编辑需要努力塑造"三善"形象。善于演说善于演说能为总编树立起口才好的形象,可提高总编的领导魅力。善于演说是总编的一种重要能力。不同的演说风格,不同的演说水平,会  相似文献   

15.
由于载体不同,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白纸黑字,尽管你添加了五彩缤纷的图片,但相对于电视、电台、互联网而言,是“静态”的。作为报纸的总编辑,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报纸“动”起来,以扬长避短,变短为长。  相似文献   

16.
评报,就是评论报纸,研究新闻业务。报纸的版面,是新闻实践的集中体现,是学习新闻业务的活教材。报社的总编辑坚持抓评报,就是带动编采人员在战场上学习打仗,在田野里学习耕田。这决不亚于办一所不花钱的新闻大学。  相似文献   

17.
作为企业报的一名总编辑如何有效地为自己的读者服务,做到挂上不离下,靠下不离上,提高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本文从总编辑应增强“读者意识”这个角度做以论述。 所谓总编辑的“读者意识”,就是作为一名报纸工作的总设计师、总决策人,在安排采编业务时应该具有的、以读者为最终服务对象,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以使报纸这一媒介在读者心目中发挥最佳传播效果的一种观点。也就是说,要有在“编辑工作中时刻想着读者”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8.
肖云 《传媒》2000,(9):37-39
报界人士都知道,1998年<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发明了一种新的报纸发行方法,即"敲门发行"法.这个方法是如何发现、完善和诞生的呢?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有句口头禅:有什么样的总编辑就有什么样的报纸,报纸是总编辑的广告。要办好一张报纸,研究和探讨总编辑集中精力办报和抓到点子上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报纸总编辑是领导办报纸的。然而,现实状况不令人满意,许多总编辑包括副总编辑在内,并没有集中精力办报,这有三种类型。一是官员型。某些总编辑、副总编辑一上任,就像党政官员那样,今天出席会议,明天坐主席台,后天发表讲话,成了“总编长”。现在,几乎每天都可以收到一份到全国各地开会的通知,只要游兴尚可,便能周游各地。总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安岗同志说过这样一段话:新闻学是一门大学问,是一门大科学、大事业。我觉得总编辑这个题目应该是“新闻学”应有的一章。枯燥的报纸是由枯燥的总编辑决定的。报纸办得好坏,有无特色。有多大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总编辑的条件和工作。总编辑的岗位意识据上次全国调查,正式注册登记的报纸共有1777家。平均一家报纸按4个正副总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