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的高考作文,无论是给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题目自拟”。自拟题目是考查作文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考察考生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反映考生概括、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黄圣凤 《学语文》2004,(1):33-34
话题作文的“三自”(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题目自拟”。在作文评分标准中,拟题情况虽然只占2分,但它是考生给阅卷老师的第一个见面礼,是衡量考生写作能力的标尺之一。所以,一个标题常常又影响全文的得失。不少考生的拟题有问题,这是高考低分作文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忘拟题目或照搬话题一些考生误以为话题作文已有了题目,一开始就直接写第一段,这显然有违“题目自拟”要求。虽然话题作文常给出一个话题,如“诚信”、“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等,但那仅仅是写作的范围。没有题目使…  相似文献   

3.
作文,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题目自拟”。自拟题目是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另一方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的高考作文,无论是给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题目自拟”。自拟题目是考查作文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考察考生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反映考生概括、表达的能力。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古人把拟题比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更为重要。题目是文章内容与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或如深谷幽湖,使人忘俗;或明眸一盼,蕴味无穷。文章要创新,文题也要创新,切忌一般化、落入俗套,要推陈出新,“唯陈言之务去”,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  相似文献   

5.
兴起于上世纪末发展于本世纪初的话题作文,以及近年来的后材料作文和后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题目自拟"。自拟题目是考查作文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反映考生概括、表达的能力。好的题目或如深谷幽湖,使人忘俗;或明眸一睐,韵味无穷。一个好的题目能唤起阅卷老师阅读文章的兴趣和冲动,使他"心动思凝一瞥间",下笔给高分。请看下面一些标题,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窥探一些拟题技巧。  相似文献   

6.
朱炳承 《学语文》2006,(5):52-52
现行语文考试中的写作部分,大多给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很少硬性地规定题目让考生作文,更多的情形是设置一定的前提条件,给一个材料、话题,让学生自拟题目来写作文。一些考生看到了材料话题,不加思索,没有认真地分析作文的前提条件和自己的承受能力,就拟出一个响亮的有震撼力的题目来,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可是一写起来就感到笔墨艰涩,难以为继,可已骑上虎背,只好草草收兵。  相似文献   

7.
考场犹如战场,考场作文当然也就有别于平时作文。下面这几招实用妙法,可以在考场作文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让标题靓起来现在考场作文大多要求题目自拟。考生若  相似文献   

8.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话题中心(即话题),让考生在规定的写作范围之内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作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考作文除了话题作文之外,材料作文并自拟标题亦成为一种命题趋势。但大多数考生习惯于做命题作文,面对材料作文和自拟标题这种形式的作文,有的同学束手无策,有的随意拟题,还有的直接把材料中的人物、事物作题目,直接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0.
1983年以来,高考作文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自拟题目.自拟题目,是每一个考生应具有的作文能力,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全国高考作文为话题作文和新的材料作文。这两种类型的作文最大的特点是“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盘它与命题作文相比。为考生创设了写作的广阔天地,有利于考生发挥特长、张扬个性、施展才华。  相似文献   

12.
从1999年开始,高考引入了话题作文,意在改变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所引发的弊端。它以开放性的命题形式,尊重考生个性人格的自主性,极大地发挥了考生的写作潜能和创造能力,出现了不少立意新颖、文体别致、文采斐然、题目鲜亮的优秀作文,为中学作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风。话题作文最重要的标志,高考语文命题组负责人张伟明先生概括为“三自原则”,就是自定立意、自择文体、自拟题目。研究话题作文,不能不研究“三自原则”。只有理解了“三自原则”,才能快速而有效地提高考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题目取得好,往往可以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目前作文大多以"题目自拟"形式出现,从学生的作文题目中就可以看出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让学生自拟题目,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能力,就可以用于概括段意、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上,直接为语文教学服务。因此,培养学生给作文取个好题目的能力,可以获得很好的功效。一、仔细分析课文,让学生有积累,进而有感悟。教材中的  相似文献   

14.
蒋虹 《语文知识》2003,(6):44-45
话题作文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为考生提供一个较开放的“话题”,使考生可以自由发挥,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创新能力。综观近年高考作文,提供给考生的往往是一个抽象的话题,如2001年的高考题“诚信”。面对这样的话题,很多考生只是空洞的  相似文献   

15.
这几年高考命题者总是提供材料、提供某个话题让考生根据材料,根据话题自拟题目作文.但是在作文中有些学生视"题目自拟"为一种例行的规定,对之不加重视,随意为之,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16.
2001年高考作文命题,提供了一则有关抛弃诚信的寓言,要求考生以“诚信”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并明确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这道作文题与2000年的命题相比,严格限制了作文范围,有效防止了套袭宿构作文进入试卷,就卷面而言提高了作文信度。但同时又产生了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话题作文是一种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考生开放的作文考查方式。话题作文在写作内容上给考生以最大限度的选择权,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利于考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在形式上,坚持“三自方针”(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淡化文体要求,选材更加自由,给考生更大限度的写作空间。自1999年亮相高考作文以来,  相似文献   

18.
人们总习惯地把作文命题分为: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其实。这只是一种简便的述说,三者并无确切分界。所谓“标题作文”,只是要求以给出的“词语”或“语句”为作文题目;所谓“话题作文”,则给定一个作文范围,可以以这个“话题”为题目,也可以另拟“题目”;所谓“材料作文”,是命题给出一段材料,从中自行挖掘出“话题”,拟定出“标题”。当然,“标题命题”“话题作文”也不时给出一段材料。这样看。三者并无实质差异。  相似文献   

19.
古人说:“题好乃文章的一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可见,标题与文章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不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要求考生“题目自拟”。  相似文献   

20.
近四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俗称“三自作文”,即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2002年的北京卷也是“三自作文”。阅卷时,题目虽没有确定评分标准,其实,谁都知道题目的好坏对作文评分的高低肯定是有影响的。有人把高考作文比喻成年轻的姑娘,考生要善于“打扮”,亮出你的动人之处,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显然,好的题目就是一个亮点。因此,“自拟题目”也是考察考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切不可等闲视之。常言说“佛靠金妆,人靠衣妆”,我们则可以说“文靠题妆,题靠妙妆”。好的题目,在高考作文中,是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