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课堂过渡语,是指教师在教学新内容之前,有目的、有计划,采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能够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在教学中,课堂过渡语既是引路语,提示和引导学生从一个方面的学习,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方面的学习;又是粘连语,可以把一节课的内容衔接成一个整体,给学生以层次感、系统感。可以说,课堂过渡语对于提高思...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一个语义连贯的语篇既有显性衔接又有隐性衔接。显性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它包括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和词汇衔接,是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隐性衔接是语篇的无形网络,主要是借助蕴涵在语篇显性表述之内的含义来实现的。隐性衔接也是实现语篇连贯不可缺少的。隐性衔接的语篇无形式标记,句与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含而不露,隐晦曲折。此外,语篇衔接隐含性的研究可以帮助读地把握语篇发展的脉络,因而能从英语语篇解读的方面给大学英语教学以启示。  相似文献   

3.
论商务语篇连贯中的词汇衔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汇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衔接机制之一。文章根据衔接理论,结合商务英语语篇实例,探讨了复现与搭配这两种词汇手段衔接语篇的功能及其形式特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汇语义与连贯的关系,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商务英语语篇的信息与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堂上语言衔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解决实际的课堂教学问题,在衔接语的处理上要明确课堂语言衔接的必要性;衔接好学生思维;落实语言衔接策略。本文分析了数学课堂语言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中数学课堂语言衔接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中外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料库,以中外英语教师在课堂话语中所使用的话语标记语you know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话语标记语语调的衔接机制及其与语用功能相互配合,促使话语标记语实现衔接功能的过程。研究发现:中外英语教师使用话语标记语you know作为语篇衔接手段时,降调出现频次最多;语调具有辅助话语标记语you know实现其语用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衔接作为构成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而在词汇衔接领域成果最为突出者当属侯易。然而,国内外学者对衔接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词汇衔接,却相对描述较少。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以侯易关于词汇衔接的发展为框架,对比了讲演类语篇与其他类型语篇的词汇衔接,探讨前者是如何通过词汇衔接模式拓展主题的。本研究把词汇衔接手段划分为九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类似九九乘法表的重复矩阵,然后又用衔接数目代替矩阵内的具体词汇,并以此建立各句之间的联结网络。通过这些复杂的网络关系,我们可以区别出语篇内与中心主题有关的中心句和与中心主题关系不大的边缘句,从而根据中心句把握语篇的概要。  相似文献   

7.
语篇衔接与语篇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是语篇研究的核心。在语篇的层面上,替代可以通过替代成分与替代对象之间的索引关系使语篇中的句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从而起到语篇衔接的作用。而替代衔接在中英文中的作用有相同及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课堂过渡语,是指教师在教学新内容之前,有目的、有计划,采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能够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在教学中,课堂过渡语既是引路语,提示和引导学生从一个方面的学习,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方面的学习;又是粘连语,  相似文献   

9.
万晓卉 《海外英语》2012,(6):253-254
在语篇分析领域,定冠词the在指示照应系统中是语篇衔接的手段之一。通过具体实例,该文从定冠词the的内指照应功能方面探讨了它是如何实现语篇衔接和连贯问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定冠词。  相似文献   

10.
初高中语教学本应该非常紧密地衔接,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发现虽然时间上只隔一个暑假,而在教学内容上却隔断了三年。确切地讲,高中语教学衔接的好像不是初中语。而是小学的语。  相似文献   

11.
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下滑,学生英语水平远低于社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相应的英语课堂效率也偏低。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变化,提高中职学生英语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2.
只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降低英语课堂的恩格尔系数,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实现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文章从教学内容视角、教材的含义和地位、教材的有效使用以及三维目标的整合方面对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杜胜安 《天津教育》2021,(4):168-169
英语在高中课程中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词汇积累等都具有一定的要求。而学生学习英语的前提条件则是“听”,良好的听力能力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途径,对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高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这一课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将多媒体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变了多年来传统课堂上外语教学中教师作用的定位。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交际活动的参加者,学生学习外语的帮助者。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自主性,需从观念、能力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角色的深层次转换。新模式下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  相似文献   

15.
暗示教学法是以学习者的主动能力为本,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在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基于前期研究成果,重点放在暗示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具体运用。介绍暗示教学法的一些常用教学方式,探索了一些新的教学活动,将暗示更有效的用于外语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How do critical pedagogies promot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social class, social class identity, and social class inequalities in education? How do undergraduate students experience class consciousness-raising in the intergroup dialogue classroom? This qualitative study explores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lass consciousness-raising in an intergroup dialogue on social class at a large, privat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nalyses of weekly student journals are offered to expand upon our knowledge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ocial class experiences in higher education contexts, as well as illuminate positive impacts that intergroup dialogue pedagogy has on students’ class consciousness-raising in the intergroup dialogu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17.
在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建设中很多老师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而忽略了学生的听课质量。文章研究一种提高应用型技术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听课质量的方法,以学生学到知识为最终目标,对教师备课和授课方法提出建议,采用课堂互动、课堂作业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强化课堂听课纪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最后提出采用课堂考核方式及时了解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确保学生都学到知识、掌握知识。采用提出的教学改革方法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使学生掌握课堂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听课质量,降低期末考试不及格率,增加学生理论知识的储备量。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We examined direct and interaction effects of learners' characteristics (cognitive ability, prior knowledge, prior experience, and motivation to learn) and classroom characteristics (videoconferencing and class size) on learning from a 16-week course. A 2times2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varied the class size between large (∼60 students) and small (∼30 students) and between traditional classes with the instructor always present and classes taught using a videoconferencing system with the instructor present at each site every other week. Theory regarding instructor immediacy was used to predict that larger and videoconferenced classes would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learner reactions and learning, but that highly motivated learners would overcome the negative effects on learn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videoconferencing and motivation to learn, and class size and motivation to learn, were found in support of the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高小文 《天津教育》2021,(11):70-71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那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地学习,使课堂有活力,有魅力!只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思考中进步,让数学走进生活,为生活服务,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课堂”,教师走近学生,共同学习、讨论、探索,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课堂互动、专题研究、学生嘉宾访谈、自学讨论等教学模式的重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教师为本转向以学生为本,以知识为本转向以能力为本,由课堂讲授为本转向以活动建构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