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柳 《新闻世界》2010,(5):159-160
手机媒体的出现,带来了技术革新潮流。手机正从人际传播工具向大众传播媒体转换,它已不再仅是通讯工具,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功能将得到更加完美的展示,手机作为新媒体的特点将会更加明显。本文从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角度,从手机报、手机广播和手机电视三个方面来分析手机媒体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赵静 《新闻前哨》2006,(7):76-77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的道路上,手机作为“第五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呈现着令人期待的前景。手机媒体不断地与传统媒体对接,手机正在从二种移动通讯终端逐渐演变为一种信息终端。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作为媒体具有更大优势:它比报纸更互动,比广播更自由,比电视更便携,比电脑互联网更普及。手机,能够带来的不仅是单向上网,最主要是带来双向互动,这正是传统媒体最需要的。通过手机,可以建立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新型的互动关系,也正因为有了手机,受众与媒体的互动参与更快更广更自由。  相似文献   

3.
广播广告 “移动”中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路牌、手机短信等诸多广告形式的先后出现。对作为传统媒体广告的广播广告形成了新的挑战。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广播广告,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保持一席之地?正在我们为广播广告业如何走出困境而担忧的时候,进入21世纪的广播媒体,随着汽车和手机业的发展又重新走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广播广告重获新生,究其根源,是以汽车和手机一族为代表的移动人群加入到广播媒体的受众队伍中。  相似文献   

4.
张琪 《今传媒》2005,(2):38-39
当手机的短信息服务这一功能被大众接受的时候,它就不像手机的通话功能那样纯粹。时至今日,电话仍代表了一对一的交流方式,而手机短信作为数字化、商业化的产物,被赋予了更多大众传播的意味,引发了有关第五媒体的讨论。笔希望能从手机短信与其它四大媒体的互动结合状态中,分析未来新兴媒体与已有媒体之间的互动形式。  相似文献   

5.
丁同庆 《今传媒》2010,(3):63-64
一、新媒体实现的新突破新媒体是传者和受者间一对一、多对一、甚至多个传者与多个受者间形成互动的媒体,继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等都是新媒体的典型代表。新媒体异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征改变了信息的传播和接收方式。  相似文献   

6.
陈前 《新闻前哨》2011,(6):90-91
当前,传媒业和通讯业的有机结合,成为互赢的典范。尤其表现于广播媒体果用手机短信来与听众互动交流,其意义不亚于当年热线电话引入广播。这对提高广播收听率,进一步彰显受众在收听过程中的价值,进而提高媒体融合的影响力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蒲亚南 《新闻窗》2015,(3):43-44
一、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它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触摸媒体等,是一种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的创新形态媒体。  相似文献   

8.
一段时间来,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运用新媒体开展互动,强化节目和观众的沟通。如让观众通过手机短信、网络BBS等途径即时参与到节目中来,在传统媒体愈来愈受到网络等新兴媒体挑战的今天,传统媒体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来扩大影响,这是权宜之计,还是长期行为?此类互动方式将会面临怎样的问题和挑战?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点剖析。  相似文献   

9.
孟祥森 《传媒》2006,(7):29-30
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一个新的可以承载信息服务的媒体已经崭露头角,这就是手机媒体.手机媒体的核心是八个字:分众、定向、及时、互动.传统媒体如果和手机媒体结合的话,会使传统媒体的形式、内容、效率有一个质的变化,在这方面,我们和传统媒体会有很多的合作机会.  相似文献   

10.
现在人们打开报刊,满眼都是短信服务的广告;打开广播、电视及互联网,满眼都是通过手机短信来参加活动或与节目互动的邀请。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方式已经从书信、电话渐渐地让位于手机信息。手机对媒体传播行为的介入使受众的积极性被更有效地调动起来,传受双方之间的界限进一步变得模糊。起初,手机定位于通讯行业,缺乏作为一个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山东电台广播融媒体的建设步伐,增加广播融媒传播力的手段,增强广播传播的影响力,延伸广播的传输平台,将广播办成"看得见的广播",满足当前受众通过移动终端收听、收看、互动参与的方式,结合电台目前融媒体发展的情况,搭建一套广播可视化融媒互动直播系统,实现视频直播的采集、互动,网络平台和两微一端(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的发播,继续完善电台广播融媒体的功能。我们说的是"可视化直播"而非"视频直播",这个就是充分考虑广播的特点而做出的技术方案,不是所有的广播节目都适合视频直播,所以系统是"可视化"而非纯"视频"。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传媒界无法绕开的论题。本文从电视媒体角度出发,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的必要性,它们之间互动的路径,以及互动后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手机短信:从人际交流到大众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手机功能的不断开发,手机短信这一功能在实践中逐渐担负起传播媒介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人将手机或手机短信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对于手机、手机短信是否是"第五媒体",学界还有很多争议和质疑,  相似文献   

14.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黄河晨报》作为立足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的一张都市生活类报纸,已经跨过了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阶段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动发展阶段,正进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阶段。2007年,《黄河晨报》电子版上线。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传播媒介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发展阶段,网络媒体开始了第二次爆发式的发展,手机短信、博客、播客等有争议的新形态媒介不断出现,而不同的媒介种类之间、不同的媒介个体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广播再度受到强烈冲击,而最大的冲击是来自于网络。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广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手机短信业务的广泛普及,广播直播节目与听众互动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短信在广播互动节目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逐步取代电话参与成为了广播互动节目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7.
这已经是一个移动大传媒时代。虽然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媒体还在大行其道,但新技术的发明与普及已在潜移默化中改造着这些所谓的"传统媒体"。报纸朝手机、网络、移动终端延伸,电视与广播巧借短信与网络平台与受众即时互动……那些我们熟悉的媒体形态,或多或少都已经有了新媒体的成份;那些不知不觉进入我们大脑的信息,都无不反映着新技术无孔不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邢彦辉 《声屏世界》2008,(12):21-22
“互动”是电视媒体发展的新动力。从我国电视媒体已经展开的“互动”实践看,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现场观众互动、电话互动、手机短信互动、主持人互动、跨媒体互动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媒科技》2013,(3):22-22
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以多媒体全媒体为发展方向,加速广播影视技术升级和战略转型。”为了加快发展新兴媒体,拓展广播影视宣传新阵地,总局要求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技术融合,推动主流媒体向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领域延伸,着力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着力推动台网互动、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20.
从媒介形态看媒体移动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传媒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群雄并起。随着手机、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介的广泛应用,媒介整合愈演愈烈。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影片,与手机、无线上网等移动通信工具相互融合,呈现出新的媒介形态如移动电视、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不断向小型化、移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