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设计是将课程基本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它包含了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的成分.课程设计水平不仅能够反映课程理论研究的成果,更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解放前,我国的课程设计研究就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因建国后我们全面地照搬原苏联的教育理论,致使课程理论研究受到冷落,课程设计研究一度中断.  相似文献   

2.
课程理论是教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课程理论专家认为:“课程理论是教育理论的实质。”课程理论的本质在于描述、理解和预测课程现象,揭示其客观规律。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往往敏感地反映社会对教育的各种要求。当代具有较大影响的教育改革,无一例外地是从课程改革入手的。因此,对课程理论的研究非常重要和必要。课程设计,是课程理论的中心议题之一。教育改革的关健又在于教材的改革,因此,教材编制必须受到课程理论和课程设计的指导和制约。要想编制好符合教学大纲及课程设计要求的最优化教材,必须对课程理论及课程设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尝试从“职业带”理论入手,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理念。分析“职业带”理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得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肩负培养高级技术员的重任,在此基础上,从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实施方式等方面讨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问题,以期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着整合多种课程设计意识形态观点和方法的思路,本研究针对当前远程教育课程开发较少从课程论角度展开研究和实践,远程教育课程的开发过程缺乏课程理论的指导、课程开发直接借用于常规教育课程的现状,经过理论综述和行动研究,提出了整合多元化课程设计意识形态的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思路、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5.
从课程设计的视角审视课程现状及问题,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案例研究和文本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不高,具体表现在课程设计的教育目标、预期学习结果、课程结构、实践环节、学习经验与评价等要素中,问题的根源在于课程改革缺乏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的指导.我国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应在“整体工程观”的指导下,回归工程本质,平衡工程教育课程中“理论”与“实践”内容,构建集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优化课程结构,设计归纳式的学习经验,以应对全球化知识经济对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改革的经验,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技工学校物理课程设计进行了综合思考,提出了技工学校物理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即“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国外众多经典课程理论的详尽分析,文章探索性地提出了课程设计循环模式,其特点在于强调各课程设计步骤之间(需求分析、大纲设计、教与学、学生评价和课程评估)的关联和动态关系,并着重指出“情境因素”和“设计者与教师信念”与这些课程设计元素的相互关联,充分体现了课程设计动态发展的科学原理,符合螺旋式上升的知识发展规律.文章以某大学中英合作商务英语专业双语课程群为研究对象,借用课程设计循环模式探讨其设置过程及原理.  相似文献   

8.
利用QQ群构建高职院校课程设计实训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设计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实践环节。笔者在分析了QQ群的教育特点基础上,提出利用QQ群进行课程设计实训的理论构想,并通过课程“FLASH动画制作”的课程设计实训实践,实证研究QQ群在辅导答疑、数据传递以及指导小组学习中的可行性,旨在为师生有效地进行课程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新世纪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设计的思路、课程的形式、课程的评价.提出体育课程要以理论与技术为主线的教育转向强身育人的教育,增强课程的综合性、社会性、人文性,构建以健康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新世纪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设计的思路、课程的形式、课程的评价.提出体育课程要以理论与技术为主线的教育转向强身育人的教育,增强课程的综合性、社会性、人文性,构建以健康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国家的教育传统,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构成了美国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的社会背景。在教育内部,重要的课程哲学思想是课程发展的理论基础。直接指导了美国的课程设计思想,而课程设计思想的冲突与融合、反复与交替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特殊选择。纵观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课程的现状,基本可以分为“知识中心”、“学习者中心”、“社会中心”以及“知识、个体、社会相互融合”四种课程设计取向。  相似文献   

12.
课程基础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的“基础”一词在西方课程理论中通常被输入、决定因素、来源等名词取代 ,在我国 ,有的理解为影响课程的因素 ,有的理解为课程的基础学科。我们认为 ,课程基础应为“课程理论的基础” ,指那些对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基本力量 ,影响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领域。  一、研究历程概述   (一 )课程基础研究的兴起 (1978年~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课程编制、课程设计视野中进行课程基础的研究 ,研究呈现出两个特点 :第一 ,课程研究的崛起赋予了课程基础研究生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们开始思考教育的中…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推行了自上而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多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设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根本问题”的理论逻辑,以综合的思维与辩证的方法统整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与操作策略,形成了中国特色基础教育课程设计模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计将党的教育方针、基础教育课程方案与学科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建设、课程实施与评价纳入课程方案整体设计,形成了中国特色课程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论,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企业办学特点,将模具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并展开课程内涵能力研究.通过采用逆向工程课程设计,构建模具专业人才培养参考体系,为高校模具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提供参考,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或企业鉴定专业技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儿童游戏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与教育学、心理学及基础教育中各个领域课程设计紧密联系.儿童游戏教育课程设计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又要注重提高学生指导游戏、创编游戏的综合实践能力.其课程内容设计可采取模块形式,突出实践教学的比重.同时,要为儿童游戏教育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包括师资、环境、文化氛围营造等.  相似文献   

16.
课程设计是课程论的中心议题之一,它是针对各学科专家、课程论的研究工作者在一定课程论的基础上建立相应课程模式而言的。在课程设计的理论上历来没有统一的定论,正象丹尼斯·劳顿所说的:“在课程方面,受到教师支持的一般理论或假设至少有三种,即常提到的教育上的儿童中心论观点、学科或知识中心论观点以及社会中心论观点”。学科中心论、儿童中心论、社会中心论是支配课程设计的三种基本理论,它们各执一端,相互对峙。在实践中,由于不同时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背景及教育价值观的差异,课程设计始终在学科中心、儿童中心、社会中心之间摇摆,各家各派的课程设计忽而倒向学科中心,忽儿倒向儿童中心,忽而倒向社会中心,呈现出动荡不定的趋势,这就是课程设计的“钟摆现象”。  相似文献   

17.
许陈晨 《教师》2023,(34):102-104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在儿童科学领域教育方面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因此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科学性变得至关重要。为此,文章首先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重点阐述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设计原则,最后以《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材为例,详细分析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具体策略,希望这一研究能为教育者提供更具个性化的学前教育思路,从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军事课程设计中引入"三代入"模式,将我军优秀战例因素、土木专业优势因素和情景重现因素"代入"军事课程理论教育中,这是传统军事课程教育的延伸,其根本出发点是辅助传统军事课程教育.首先界定了基于"三代入"模式的课程设计模式的概念,然后从多样性、互动性和针对性三方面阐述了其特点,从提出研究问题、构建"三代入"模式、探索教学...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从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入手,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构建指明了方向;然后,在分析及借鉴有关国内外课程专家的课程理论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概念框架结构,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具有了可操作性;最后,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指导,以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概念框架结构为线索,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课程设计,从而形成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  相似文献   

20.
斯朦豪斯的课程观视“课程即研究假设”、“课堂即实验室”、“教师即研究者”,倡导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凸现了教师“专业主义”的理论取向,提出了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及相关的知识观、教师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对我国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