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实践中大量出现的见义勇为者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的问题并不是我国立法的缺失所致。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未必能通过统一立法得到有效解决,且对见义勇为统一立法还存在操作性困境。因此,在我国统一制定见义勇为法既无必要性也缺乏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见义勇为的认定与社会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各地先后立法对见义勇为者予以保护,但见义勇为者仍面临艰难处境,为此仍须完善并加强对见义勇为者的社会保障。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定是对见义勇为者予以社会保障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见义勇为者的各种合法利益实施全面的社会保障。这不仅有利于弘扬良好社会公德,也是社会主义法制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见义勇为层出不穷,这是值得称颂的。但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尴尬局面却让人痛心。人们普遍认为这与我国法律对见义勇为没有明确的专门性法规有关,对见义勇为统一立法的社会呼声很大。为此从民法角度出发,就见义勇为的概念及法律属性,救助者享有的请求权及范围,还有相关的立法问题提出建议,旨在制定专门性法规切实保护见义勇为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理论和实践中对见义勇为致伤能否纳入工伤争议不断,最高法指导案例94号明确了单位职工因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受伤应视为工伤。但是,见义勇为工伤认定与视为工伤认定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厘清,前者在"三工原则"上均存在特殊性。因此,在中国工伤制度下,理应进一步从单位职工、用人单位以及工伤保险行政部门三个方面来审视见义勇为工伤认定的必要性。因而,职工见义勇为,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积极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而受伤应当视同工伤,进而完善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的社会救济机制,此举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5.
2009年10月发生的轰动全国的长江大学生舍身救人事件.令立法者对突破特殊关系实施救助的必要性进行深思。比较中美两国对“好撒马利亚人”立法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可以看到我国对见义勇为进行立法保护和救济的迫切性。尤其在赋予见义勇为者有限的豁免权及加强对见义勇为者的权益保护及如何救济方面,我国需要进行明确立法,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论见义勇为的民事法律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见义勇为之后,见义勇为者及其家属往往会遇到医疗、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见义勇为者进行法律救济。文章梳理了见义勇为的法律内涵,认为见义勇为民事法律救济同民法基本原则是相一致的,救济手段包括:见义勇为者向侵害人行使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向受益人行使损害补偿请求权,必要费用偿还请求权以及向国家行使国家行政补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7.
见义勇为及人身损害救济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道德和法律结合上阐述见义勇为的基本理论(见义勇为的性质、价值、概念、特征和构成要件),针对现行法对见义勇为救济模式存在的严重局限和司法不统一现象,提出了建立“救危抢险”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及其主要内容,全方位地研究解决见义勇为的人身损害救济问题。  相似文献   

8.
见义勇为的行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当今精神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需要。但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法治需求的提高,对见义勇为者不应仅局限于道德层面的嘉奖,更应该注重对见义勇为者合法权益的保障。由于我国在保护见义勇为者合法权益的立法方面还相对滞后,不够健全、完善,本文拟通过比较国内外关于见义勇为行为的立法现状,以求为我国相关立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浅议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由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侵权现象及其救济将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目前我国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文章从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因果关系及救济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完善相关的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见义勇为者是否应给予报酬这一问题的思考,分析了见义勇为的法律界定、构成要件,对见义勇为立法方面进行了法理分析,并比较我国目前法律中有关见义勇为的相关规定,对见义勇为的专门立法提出了一些构想。主张通过专门立法保护好见义勇为者的权益,使之在义举之后不会有后顾之忧,以很好的鼓励见义勇为,弘扬正义,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佟钊 《华章》2013,(28)
见义勇为作为一种优良品质,古往今来得到的美誉甚多,也是值得被我们所颂扬的传统美德。然而,从近几年我国媒体曝光的大量见义勇为行为来看,很多见义勇为者得不到应有的嘉奖,更有甚者,受益人出于自保的目的冤枉见义勇为者,见义勇为者的人身和财产利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如何通过建立相应的救济制度,解决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著作权法体系针对"融梗"行为难以进行有效认定,"融梗"是否构成侵权边界模糊、实践中对"融梗"为侵权的认定采取保守态度、民事主体对待维权具有懈怠性、民事权利难以得到有效救济等问题使著作权保护面临极大困境。厘清"融梗"与抄袭行为的关系,完善相应立法、司法、执法技术的同时,锻造一个尊重知识产权的文化氛围,是救济著作权侵权、强化知识产权治理、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第183、184条旨在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救济权利,是对《民法通则》第109条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但该制度在现实中的适用仍旧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民法总则》见义勇为制度进行剖析,明确其定义及构成要件,并以"赵宇案"为切入点,从民事见义勇为存在的独立性和正当性出发,分析国内现行部门法对于调整见义勇为关系的局限,并对该制度在实践中的适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搭售作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表现形式之一,对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扰乱了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法律将搭售行为纳入了规制范围,并制定了相应的认定标准,明确了实施搭售行为的经营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然而,责任形式的不完善以及救济程序的不完备,导致追诉违法经营者的法律责任时存在很多困难和障碍。因此,应从民事、行政以及救济程序等方面对现行法律责任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司法解散制度作为股东权利救济方式的一种,虽然我国新《公司法》明确赋予了立法上的肯定,特定主体可以在特定情况下请求法院判决解散公司,及时救济自己的合法权益。但由于目前我国立法规定并不完善,存在过于粗糙、可诉性不强等缺陷,尤其是对司法解散诉讼当事人资格认定方面,不仅原告的资格确定不甚明确,对于被告更是完全没有规定。由此,深入研究司法解散诉讼当事人资格认定对我国司法解散制度的适用和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见义勇为更需要的是进行法律评价。保障见义勇为者的正当利益,从长远计,首先最需要的是全民的素质和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但从现实来看,则更需要完善有关见义勇为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现有中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相关政策文件分析发现,当前我国中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存在着标准不统一、程序不规范、结果不权威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认识上对"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没有形成共识、操作上存在诸多现实困难,从而导致认定工作的混乱和无序。研究认为,目前"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面临着科学合理性、可操作性、权威性等三方面的挑战,为此,应在政策上明确"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完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机制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见义勇为行为适用法律之辨析与矫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救济 ,现行法存在着严重局限和司法不统一现象 ;在对适用法律辨析和对现行法进行检讨的基础上 ,作者阐述不能适用“奥康递刀”规则的理由 ;提出了救危抢险法律制度的立法新议 ,作为建立见义勇为行为制度的矫正机制。  相似文献   

19.
掠夺性定价是现代市场竞争中的一种典型的限制竞争行为。大多数国家对掠夺性定价行为均加以规制。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等法律法规亦对此种行为做了立法上的界定,但存在定义过于笼统、成本标准不统一、执行机构设置混乱等问题。本文试图深入探讨了掠夺性定价的内涵、性质、认定标准,就完善我国掠夺性定价的立法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很多见义勇为者致伤致残,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见义勇为者遭受如此巨大的损失却求助无门,无法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很多法学家建议从法律上、制度上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利益,但是多年来我国一直没有真正通过立法来把对见义勇为行为者权益的保护制度化。对此,2009年12月通过的侵权责任法明确提出了对见义勇为者权益保护的条文,这是保护见义勇为者权益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