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一比     
1小鸡和小鸭,比一比嘴巴,不一样,不一样,一个尖,一个扁。2小猴儿和小兔,比一比尾巴,不一样,不一样,一个长,一个短。3山羊和绵羊,比一比犄角,不一样,不一样,一个直,一个弯。4金鱼和乌龟,比一比眼睛,不一样,不一样,一个大,一个小。5宝宝和贝贝,也要比一比  相似文献   

2.
    
她们在同一个班级。校园小说多半都是这样开头的其实她们之间没有多大关系。一个坐在东南角,一个坐在西北角。一个恃才傲物,一个是典型的“长舌妇”,一个叫悠子,一个叫亦亦。唯一相同的是她们的学习都非常好,是这个顶尖班级的顶尖高手。  相似文献   

3.
扬子石化芳烃厂在组织不同层次员工讨论如何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过程中,有人提出了比、学、赶、帮、超究竟是应该关注过程,还是更应关注结果这一问题。其实,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看似对立,但实质是统一而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4.
比一比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个枣。一个多,一个少,一串葡萄一个桃。一个大,一个小,一只老虎一只猫。一个多,一个少,一群蚂蚁一只鸟。小朋友们动动脑,比比大小和多少。如果你都知道了.你就去把弟弟考。  相似文献   

5.
鸟瞰两千年来的赋、比、兴研究,从纵向上说,其总体趋势是以《周礼》“六诗”说为起点,以汉儒对赋、比、兴的认识为核心,存在着两个不同方向的研究线索:一个朝着过去,考辨赋、比、兴的本义,分析《诗经》的表现方法,探寻比、兴的起源;一个向着未来,借用赋、比、兴阐发新的诗歌美学观念。从横向上说,存在着上述四种不同的研究角度。不过,就其主体而言,自汉及今对赋、比、兴的争论,主要是在“表现方法”这个大前  相似文献   

6.
所谓赋,即一种以直观叙述、描写或议论的方式表达情志或营造意境的诗歌创作方法。它的形式是铺叙,目的是表达情志或营造意境;比是一种用与所要表达之物相关的物象来表达情感或意志的表现手法。其形式是用他物来言此物,目的是间接地表达此物,起到含蓄委婉、意在言外的作用;兴是一种先言"他物",以引起实际所言之词的表现手法,其中实际所言之词是由"他物"所感发的。兴的形式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能达到兴寄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例1“摇头丸”是国家严禁的一种毒品,其化学式为C9H13N,它由___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相似文献   

8.
比一比     
一个大,一个小一头大象一条狗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橘子一个梨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枣一边多一边少一群绵羊一只鸡比一比@葛睿$长沙市高新博才学校  相似文献   

9.
我有两个小弟,一个是小姨家的豆豆,一个是舅舅家的聪聪。小姨家和我家住的近,豆豆天天都跑来找我玩,我俩玩得可好了。舅舅家离我家特别远,一年只能来我家一次。每次聪聪一到我家,我都怕得要命,  相似文献   

10.
脚比路长     
岁月悠悠,一个人凭借着一颗心足以度过;长路漫漫,一个人凭借着一双脚足以走过。人生之路,说到底是一个求索的过程。要走过人生之路,除非脚比路长。这双脚,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将呼喊视为爆发的沉默,将沉默视为无声的召唤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抓住叨中生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理特点,可选择性地实施比、竞、争的教学方法,利用教材的优势,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竞、争教学法是在讲授式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吸取讲授式教学法的优点,又弥补其缺陷,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法分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评比项目见下k,实施比、竞、争教学法前,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8人左右,力量均衡,避免小组之间实…  相似文献   

12.
六六 《内蒙古教育》2012,(13):71-72
在上海时,看了几个朋友的孩子,听朋友讲对孩子的教育,再观察孩子的言行,不禁有些担心祖国花朵的未来。朋友们的孩子,一个5岁,一个4岁,大些的那个有7岁了。听朋友们谈孩子的教育现状,都说现在的孩子只能养一个,多了养不起。现在上班时休息,休息是上班。一周5个工作日3个晚上要送孩子上不同的兴趣班,周六周日要带孩子去各种科技园、主题公园、展览馆,还要上课。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古诗表现手法"赋、比、兴"内涵和作用的理解,一般都是根据南宋朱熹的阐释。对"赋"的定义,诗歌理论界认识比较统一。"比",人们认为即比喻。其实,这种"比",略同象征、类比。"兴",一般认为只是开头、开始、起兴。其实,"兴"是由开头的"兴象"和其后的"联想"两个部分组成,"兴象"与"联想"多数是类似关系,亦有逆向关系,在具体作品中,"比兴"往往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赋也可以用,如杜甫之《北征》,可谓‘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然其中亦有比、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毛主席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肯定了形象思维这一艺术创作的规律,并指明比、兴是诗歌创作中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法,这是从我国历代诗歌创作经验中总结出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5.
[知识导序 ][知识导练 ](一 )比、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议一议 ( 1 )什么叫做比 ?( 2 )比和比例各有什么基本性质 ?( 3 )把表中 (   )填写完整。( 4 )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填写下表。区 别各部分的关系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前项比值除法是一种 (   )除号 (÷ )分数表示一个 (   ) 分母 (不能为 0 )   ( 5 )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何用处 ?请举例。( 6)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 ,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 (   ) ,叫做解比例。做一做填空 :( 1 ) (   )÷ 2 4=58=2 0∶(…  相似文献   

16.
小朋友,你会解答“比多”、“比少”的题吗?你知道这种类型题的特点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几道例题吧。例1.学校有篮球20个,排球12个,足球15个。篮球比排球多多少个?排球比足球少多少个?要求篮球比排球多多少个,也就是求20比12多多少,  相似文献   

17.
一.赋、比、兴研究之回顾有关赋、比、兴的专题研究建国初期就开始了,如胡念贻的《诗经中的赋、比、兴》(《文学遗产增刊》第1辑,1957年出版),但总的说来尚未蔚为大观。“四人帮”粉碎以后,毛泽东同志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了,信中谈道:“诗要用形象思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这封信推动了对中国古代有关形象思维的理  相似文献   

18.
比剑崖     
游戏侠客岛,“比剑崖”之巅。这里居住着两个传奇人物,一个是博闻广学的武林前辈“游戏百晓生”,一个是天资聪颖的后起之秀“刀砍东风”。两人虽年龄悬殊,但志趣相投,常携手共同游戏于黑山白水之间也爱在一起煮酒试论当前上市之游戏谁为英雄……  相似文献   

19.
笔者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观念对《诗经》中的赋、比、兴进行辩证认识 ,对赋、比、兴形成的深层原因这个历来研究都未触及的问题 ,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作者认为 ,赋、比、兴是在天人合一观念的作用下生成的一种质朴自然的创作手法 ,而不是古人的刻意创造。赋是天人相通思想的艺术显现 ;比是天人相类的艺术显现 ;兴是天人感应的艺术显现  相似文献   

20.
[案例]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教学中,有"比多、比少"这一教学内容. 在提出数学问题后,教师有意识地写下下面两个问题作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