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卞文阳 《青年记者》2017,(21):47-48
谣言,这个曾经人们以之为耻的“恶之花”,如今却成了舆论场上的“新时尚”.这是危言耸听吗?2017年以来,多次舆论纷争都和虚假信息、谣言传播相关联,如“聊城于欢杀人案”“泸县中学生死亡事件”等,都有大量谣言产生、传播,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危害深远. 融媒体时代谣言传播的特点与危害 谣言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①网络谣言,就是通过网络发起、传播、讨论、发酵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当人人都可在网络中发布信息时,谣言就成了信息场、舆论场中难以杜绝的成分.  相似文献   

2.
谣言是指故意捏造的对社会、他人造成危害的虚假信息.通常所说的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传播没有事实根据的话语.网络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和迅速性,极易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影响.近一段时间来,利用信息网络传播的谣言生事的情况屡见不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等多个部门联合整治网络谣言的举动,受到广泛关注,得到社会各界支持,取得明显成效.笔者认为整治网络谣言,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群体性事件网络谣言形成、传播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性事件网络谣言的形成 网络谣言属于谣言的一种.由于载体的变化,导致其有很多新特点.群体性事件网络谣言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潜伏期、形成期、发展期. 1.潜伏期 网络谣言是社会环境投射的影子.当网络谣言尚未形成时,它要经过一个信息酝酿时期.此时,网络谣言潜伏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它是模糊的、不定型的.  相似文献   

4.
UGC(User-generated Content,意指“用户内容生产”)时代下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让海量信息泥沙俱下,信息把关缺位滋生不少网络谣言。网络谣言具有主体去中心化、内容碎片化、传播速度裂变式与危害广泛性的传播特征;传播主体的复杂动机、涉性与猎奇的敏感话题、受众偏爱的视频表达方式和部分非理性公众是导致网络谣言在信息空间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网络谣言乱象,多方主体应协力共治,让网络谣言无处遁逃,营造清朗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5.
当下网络成为我们传递信息最迅速的渠道之一,伴随着信息的迅速传播,随之而来的便是如何准确甄别真实信息和谣言.由于人们在看到信息的第一反应有所不同,五花八门的信息又导致我们的辨别力有所下降,所以部分受众作为信息的二次传递者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谣言的大范围传播.本文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例探讨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以及我们在未来应该如何规避网络谣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在Web2.0时代,网络传播为人们提供了媒介历史上最大的自由和最多的选择①,网民可以任意选择博客、播客、网络视频、维基、社会化网络等来表达和展示自我、共享信息,以及展开人际交往。与此同时,网络侵权、网络泄密、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负面效应和问题也接踵而至。这些问题使得国家对互联网的管控更加棘手,国家信息安全面临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国家安全面临的重要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3,(19):42-45
网络谣言基于网络这种工具形成了与现实社会不尽相同的传播形态,传播更迅速,传播范围更加广阔,谣言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经过参与者的加工、评价、提出意见,于是完成了舆论的畸变。网络谣言舆论并不是在评价社会事实本身,而是在评价通过谣言所负载的社会信息。由于谣言所反映的这些信息一定指向某一社会事件,因此,网络谣言舆论对社会产生影响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8.
姚宇 《采.写.编》2022,(2):126-127
新媒体时代下藏身于网络平台上的谣言层出不穷,混迹于真实信息中的网络谣言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影响着事态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容易演变成二次灾害.本文研究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谣言的传播成因及其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主流网络媒体要勇于担当"网络谣言扑灭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民意表达更加容易,但也为网络谣言更迅速传播创造了条件.在互联网广泛普及所创造的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如何看待网络谣言的破坏性?如何应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面对网络谣言,主流网络媒体该如何作为?西部网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多起网络谣言事件中主动承担起了"谣言扑火者"的角色,让很多网络谣言在及时准确的报道而前"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10.
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扩散方式多、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给个人、企业乃至社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政府应当加强网络技术监测,推行网络实名制,将谣言控制在萌芽之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网上辟谣机制,使谣言暴露在阳光之下;注重教育与引导,强化规范与监管,让谣言无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11.
随着前段时间"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的相继被刑拘,网上谣言的源头控制与管理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如何堵住谣言传播通道,实现网络的有效管理,也成为各级政府多方求解的课题. 实现对网络谣言的有效管理,首先就要了解谣言生成与传播的机制. 如果将谣言简单定义为未经证实的、无法确认真伪的信息的话,那么,它的生成与传播一定是信号的不断强化与放大过程,我们姑且将此称为"加信(即增加信息量和信任度)"过程.  相似文献   

12.
陈丽芳 《青年记者》2017,(17):15-16
“正能量谣言”与群体极化 与具有破坏性和伤害性的负面谣言有所不同,在微信朋友圈中,有一类“求转发”、传递“正能量”的信息,如持中国护照可以免费乘机回国、新任教育部长13条建议、失联儿童守护点等.这些信息看似充满了正能量,却伴随着虚假与谎言,最终也被证实为谣言,我们称之为“正能量谣言”.这类谣言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利用网民的从善心理和核实意识的缺乏,以部分真实掩盖核心失实,真假难辨,对网络舆论环境、网民的是非判断和价值观等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网络谣言是以网络为媒介进行传播的谣言。网络技术的方便、快捷、易接触等特点,使得信息发布和传输方式越来越简便和多样化,但也为谣言的散布和传播提供了方便。网络谣言的产生及传播给社会带来危害,使对网络谣言进行防控成为必要,鉴于谣言不会完全灭绝的特点,及网络自媒体的开放、匿名、原子化等特点,对网络谣言进行事前预控要比事后控制效果更好,成本更低。从理论上说,只要网民不想造谣(或  相似文献   

14.
徐勇 《编辑之友》2015,(11):9-12
网络谣言是网络信息传播影响的一类特殊的集群行为,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实则是一个群体事件的演变过程.文章以社会学的价值累加理论为基础,分析网络谣言传播的动力机制:结构性诱因和结构性紧张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共同信念的形成和偶发因素的出现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原动力;行动动员的完成和社会控制的失效将网络谣言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15.
张悦 《新闻传播》2023,(12):25-27
迅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成为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泛滥也导致互联网上滋生了许多谣言。网络谣言不仅危害社会公共秩序,还易造成社会恐慌,因此科学有效的网络谣言治理策略就格外重要。本文首先梳理了网络谣言的概念内涵,并提出网络谣言在各类新媒体应用背景下出现的新特征,然后基于“5W”信息传播理论解析了网络谣言扩散路径与形成机理,最后针对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提出了相应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谣言是一种待证实的信息。对不同真实度的网络谣言与正面信息的交互规律进行研究,可为高效辟谣提供科学依据,以节约辟谣成本。分析公共危机事件下的网络谣言发生机制,提出谣言真实度参数改进谣言传播公式,以百度新闻帖子数量的变化为依据,构建网络谣言传播规律的宏观模型,并进行仿真与实证分析。由实证结果可知,真实度高的谣言传播范围更广,需要更有说服力、更具有情绪引导力的正面信息才可以有效遏制。因此,应当针对谣言的真实度进行分级管理,以达到节约行政成本、精准辟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谣言的网络化生存状态与网络空间的治理逻辑和机制紧密相关,大数据时代下的谣言治理路径在技术迭代和范式革命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后信息社会中的各种谣言甚嚣尘上,而此次新冠疫情的网络谣言攻坚战中大数据的精准辟谣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探究数据化时代的网络谣言治理机制,本文基于案例研究和归纳分析,建立大数据时代的谣言传播力影...  相似文献   

18.
各国处理网络谣言问题的举措 网络谣言对社会、公众、政府产生的危害有增无减,打击互联网上的谣言已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 1.美国.美国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关注网络谣言问题,整治力度和社会影响都颇大. 美国在互联网管理方面的法规数量在世界上居首位,并且对网上造谣案件的关注度也较高.近年来,多头并管,在法律的执行层面上,美国联邦政府的多个部门都负有监管互联网的职能,除了全国性的执法和监督机构外,各州还根据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具体特点颁布了地方法规,并建立起符合各州情况的互联网管理制度与机构.美国联邦调查局战略信息和行动中心公开招募软件公司开发监控软件,以获取自动扫描脸谱、推特等社交网站和一些新闻网站上公开信息的能力,帮助警方及时得到与恐怖主义、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网络犯罪等有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人民日报》提供的辟谣数据库为基础,研究了截止至2021年10月份的211篇谣言文本,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视角分析网络谣言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并探究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与传播机制。研究发现,与传统谣言不同,网络谣言具有扩散速度实时化、“点-线-面”传播立体化、内容多模态化、关键词碎片化的新特点,并在传播过程中经过意见领袖和网络用户的“加信”,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场“信息疫情”的复杂性。建议通过政府、意见领袖、网络公民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协作,在有效抑制网络谣言的同时,形成及时有效应对的反应机制,建立信息传播新秩序。  相似文献   

20.
周高琴 《青年记者》2017,(18):98-99
2016年美国大选中的网络谣言现象 何谓谣言?法国学者卡普费雷认为,谣言是指“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官方辟谣的信息”.①卡普费雷的谣言定义在学界比较具有代表性,本文中的网络谣言概念沿用其观点,主要指互联网上流传的官方未公开证实或者官方已经辟谣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