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小红 《中学教研》2008,(8):47-48,F0003
2008年3月,浙江省颁布了从2009年开始实行的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该方案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即在现有的文科、理科、艺术、体育等学科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以文、理两大科类为主线,按照考试科目和内容将测试和选拔分为3类: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加测试研究型能力;二类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重点测试通用型知识和能力;三类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基础上,侧重测试技能型能力.分类测试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志之一的“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相似文献   

2.
2008年4月,浙江省颁布了从2009年开始实行的<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该方案在全科会考的基础上,实行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即在现有的文科、理科、艺术、体育等学科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以文、理两大科类为主线,按考试科目和内容将测试和选拔分为三类: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 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加测试研究型能力;二类科目维持原有"3 X"科目组合,重点测试通用型知识和能力;三类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基础上,侧重测试技能型能力.分类测试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之一的"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相似文献   

3.
一、“自选模块”是什么 2009年开始,浙江省将实行新课改高考方案。该方案与以往高考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实行“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的模式。即文、理科考试分为一类、二类、三类三个类别,其中一类考试科目在原来“3+综合”的基础上,增加了“自选模块”这个考试科目,二类、三类则没有这个考试科目。  相似文献   

4.
经教育部和浙江省政府批准,2009年浙江省开始实行新课改高考方案。新方案的最大变革是高考中增加了“自选模块”和应用技能测试。(1)第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考自选模块,增加测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现行的第一批录取院校或专业自主决定是否选用此考试科目组。自选模块由考生在语文、数学、 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学科IB选修模块的18道题中,  相似文献   

5.
吉林、浙江、江苏和山西4省在2000年高考中实行了“3 X”科目设置方案,并把“X”科目确定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和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一样,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担负着为高校选拔优秀新生的重任。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共有两种试卷,一是山西卷,一是吉林、江苏和浙江卷(以下简称三省卷)。两卷涉及的考试科目、试卷满分和考试时问是一样的,考试科目为物理、化学和生物3个学科,试卷满分为260分,考试时间为150min。山西省单独命题,主要是为了支持该省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  相似文献   

6.
江苏等四省市2009年高考改革方案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江苏省、浙江省、天津市、福建省四省市的高考改革方案存在共同之处和各自特色。其共同点在于科目设置仍以“3+X”为主,统一考试内容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侧重对综合素质的考察,探索多元化招生评价体系等。其特色在于江苏省高考分值调整,采取高考等级记分制;浙江省高考实行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的选拔模式;天津市高考综合科目分学科命制试题,同场分科考试;福建省高考规定考生必须出具会考成绩。江苏等四省市高考改革方案未来将呈现出“多元化考核”逐步取代“一元化统考”,学校和考生自主选择权势必加大,考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将作为大学招生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2009年开始。浙江塔将实行“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的新课改高考方案,其中一美考试科目在原“3+综合”的基础上。增加了“自选模块”考试科目。“自选模块”在高考中是新生事物,也是从2009年开始高考竞争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模块选择是否合理,学习策略是否得当都会影响到这个“新生学科”的成败,最终影响到高考总分。本文提出如何正确认识、选择“自选模块”考试科目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2008年4月,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正式向社会公布,明确了在全科会考的基础上“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高考模式,建立了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考试“三位一体”的高校招生选拔体系。本文着重介绍了浙江省新课程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设计思路,并对“基于全科会考”的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及基于新课程的“三位一体”高考选拔招生制度的实践效果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自选模块"是什么 2009年开始,浙江省将实行新课改高考方案.该方案与以往高考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实行"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的模式.即文、理科考试分为一类、二类、三类三个类别,其中一类考试科目在原来"3 综合"的基础上,增加了"自选模块"这个考试科目,二类、三类则没有这个考试科目.通俗地说,与原方案比,考"重点"批的考生从2009年开始将会多出一个"自选模块"科目,而"本科"批考试科目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0.
吉林、浙江、江苏和山西 4省在 2 0 0 0年高考中实行了“3 X”科目设置方案 ,并把“X”科目确定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像这样较大规模地实施综合能力测试 ,在我国高考史上还是第一次 .综合能力测试和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一样 ,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担负着为高校选拔优秀新生的重任 .2 0 0 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共有两种试卷 ,一是山西卷 ,一是吉林、江苏和浙江卷 (以下简称三省卷 ) .两卷涉及的考试科目、试卷满分和考试时间是一样的 ,考试科目为物理、化学和生物 3个学科 ,试卷满分为 2 60分 ,考…  相似文献   

11.
一、综合科目与综合科目考试 (一)综合科目的内涵 综合科目是指根据建立在高中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原周与思路而为“3+X”高考模式设计的考试科目。 综合科目起源于保送生的综合能力测试,是应“3+X”高考改革模式而诞生的,它是“3+X”高考科目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3+X”高考方案的精髓。 综合科目按学科类别划分,可分为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按学科内容多少划分,可分为大综合、小综合。2000年广东实行的是大综合的考试,江苏、浙江、吉林、山西等省实行的是小综合考试。 (二)综合科目考试的目…  相似文献   

12.
综合科目是指根据建立在高中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原则与思路而为“3 X”高考模式设计的考试科目。  相似文献   

13.
2000年浙江省将实行“3 综合”的高考改革。“3”是指语文、数学和英语;“综合科目”分“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综合考试是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教学基础上的综合能力的测试,通过学科内的综合与跨学科的综合试题,考查学生在中学所学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便更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高校选拔人才。新的高考模式,新的考试要求,势必触动中学教学,自然对高中生物学教学也产生很大影响。学习《考试说明》,把握高考动态《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应考的依据,深入…  相似文献   

14.
我省2005年高考科目设置实行“3+大综合”方案的第三年,也是最后的一年。认真研究近两年大综合卷历史试题,对于2005年的备考有着特别的参考价值。一是因为人才选拔考试的高考是要保持它的延续性,不会改变定式和方向;二是因为每年考查的知识和能力又要和考试大纲保持一致性,必然遵循二定的规律。况且。这是辽宁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自己出大综合试题。根据自己多年在高三年级教学的实际,不间断的研究这些年高考的“文科”、“文综合”、“大综合”历史试题,笔者认为,高考的指挥棒不是可以随意指向的。  相似文献   

15.
1999年2月13日,国家教育部以教学[1999]3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决定“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推行‘3 X’科目设置方案,……‘X’指由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1999年7月26日,教育部又发出《关于山西、吉林、江苏、浙江省2000年高考试行“综合科目”考试的通知》并指出:“‘综合科目’考试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教学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根据目前状况,综合  相似文献   

16.
为了培养能够驾驭新世纪的创新人才,我国的高考制度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去年,吉林、山西、江苏、浙江和广东等五省已经开始试行“ 3+ X”高考模式的试验。这一改革,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我省将于今年实行“ 3+ X”高考模式改革,因此,认真研究“ 3+ 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切实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教育工作的重点。   我省高考科目“ 3+ X”的设置方案为“ 3+大综合+ 1”。从实行新方案后的考试范围和命题指导思想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马金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高考科目设置要进一步改革,它是高考内容改革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要改革目前全国实行的“3+2”形式,逐步过渡到“3+X”形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每个考生都必须考试的3门课程;X为中学所开设的其他6门(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必修课中的1门或2门课程,条件成熟时,还可以增加1门综合能力考试。1.有利于减轻考生的学习压力。由于“3+X”改革是在中学全面实行高中会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又由于相同专业不同学校的选考科目是一致的,而绝大多数院校在语文…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由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社会学系刘军执笔。 今年,我国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浙江、江苏、吉林和山西四省进行“3 X”高考考试科目改革,这里的“X”分别为文科(政、史、地)和理科(理、化、生)“综合科目”;广东省的高考科目在去年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文理结合的“综合科目”(理、化、生、政、史、地)。“综合科目”考试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其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中学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考试最早采用“综合能力测试”,从1998年起至今已经…  相似文献   

19.
继2002年广东省首次实行了“综合能力测试”(俗称大综合,内容涵盖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方案后,2002年,广东、广西、河南和江苏四个省在“X”科目中实行了“综合能力测试”。为了适应不同省份的具体要求,更有利于高校选拔,教育部考试中心为2002年综合能力测试共命制了两份试卷:广东、广西使用的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的试卷;河南、江苏使用的满  相似文献   

20.
一、综合科目与综合科目考试(一)综合科目的内涵综合科目是指根据建立在高中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原则与思路而为“3 +X”高考模式设计的考试科目。综合科目起源于保送生的综合能力测试 ,是应“3 +X”高考改革模式需要而诞生的 ,它是“3 +X”高考科目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3+X”高考方案的精髓。综合科目按学科类别划分 ,可分为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按学科内容多少划分 ,可分为大综合、小综合。 2 0 0 0年广东实行的是大综合的考试 ,江苏、浙江、吉林、山西等省实行的是小综合考试。(二)综合科目考试的目标和内容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