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也谈文献学     
文献,文献学,近年来谈之者日众,专著丛出,但观其名实,并不一致。“文献”一词由来已久,但现代所称文献与古代已有很大不同,宋代朱熹注《论语》时认为“文,典藉也,献,贤也。”近年来,做为“国家标准”颁发的《文献著录总则》中对文献的解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这与某些同志的解释是一致的,如严怡民在《情报学概论》中就认为:”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称为固化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但是与此相反,有权威性的辞典《辞海》中释“文献”则为:“专指有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具有内在的价值。图书馆活动则是通过“记录有信息和知识的一切载体”(即文献)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何谓价值?从哲学范畴上说,它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特定关系。本文试从文献管理工作的实践,和由此引起的某些相关思考,探述文献及其价值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国家标准“文献定义”的困惑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发布文献的国家标准定义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我自开设《文献类型学》课程以来,对这个定义产生了三种困惑: 1.关于“记录”“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其“记录”一词过去是指:用笔把文字、图形符号书写并直接表现于纸张材料上;在现代,又指用技术手段把声频、视頻、编码等各种信息符号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分析了文献概念的内涵,提出“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中的“知识”既包括客观知识也包括主观知识,因而事实上等同于“文化”;“文化是一种活动,而非一种既定的、现成的东西.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图书馆的使命和图书馆学的学科取向.从文化的角度理解文献所记录的知识,将导致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根本目标与具体内容的相应性改变:图书馆不仅要传递客观知识,更要传承文化;图书馆学不仅是客观知识意义上的逻辑体系和工具论意义上的操作技术,更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创造,主体移入和价值关涉应成为其基本学科特征.  相似文献   

5.
文献计量学是借助文献的各种特征的数量,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定量分析一切知识载体的交叉科学。其计量对象主要是文献量、作者数、词汇数。文献计量学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其输出的是“量”。目前,文献计量学已成为情报学和文献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在情报学中,文献计量学已渐居核心地位,在科学传播及基础理论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期刊管理与知识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无序的文献组织成一个有序的体系,这是期刊管理最基本的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者已经敏锐地意识到:文献组织的实质就是一种知识组织。知识的基本组成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具有“硬性”特点的,具有独立载体形态的知识组成(即文献单元);一是具有“软性”特点的,不具有独立载体形态的知识组成(即知识单元)。期刊管理其实就是对期刊载体所涵盖的文献与知识的管理。一、期刊管理要素1.文献单元《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GB3469-83)与《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均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具有知识内容、记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文献纪录片创作呈现出一种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与历史影像的意义阐述特征,这些特征集中表现在对"新发现的知识单元"进行记录与保存的影像归位.文献纪录片的文献含义可以从三方面理解:"文",是指一切影像的、网络的和平面的记载着知识的物质载体,也就是有明确的物质栽体;"献",是指非物质的知识记载体;第三是"行为传达",这是王国维最早提出的关于民间原始风俗的一种记载形式等.文献纪录片的本质在于这三方面的内容建设与构成;在此,文献纪录片的基础是文献,重点在对"文"、"献"和"行为传达"这一"新发现的知识单元"的记载.应当说.文献纪录片制作活动,本身是一种对新发现的知识进行学术分析的科学研究活动.作为这一新发现的知识单元的纪录片,就是文献纪录片.  相似文献   

8.
地方文献是指特定地区内自然的和社会的一切史料记载。无论是文字的、录音的、录相的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信息载体”,也不管收藏者是单位还是个人,只要记载着本地区的历史的和现实的资料,只要有保存价直和使用价值,都应视为地方文献。地方文献的内容极其广泛,大致可包括以下几方面:自然资源、经济资料、政冶资料、军事资  相似文献   

9.
中秋月饼到底首现于何时? 多数学者认为中秋月饼出现于宋代。这种观点举出的主要依据是苏轼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诗句,和提到月饼的宋代文献。有些学者认为中秋月饼出现于唐朝,依据是有文献提到唐朝的某个皇帝曾在中秋吃饼赏月或把月饼赏赐别人:有的学者认为出现于汉代,并举出相关的记载:极少的学者认为出现于明代,因为明代才有确切的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记载。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02,(6)
编辑要有编辑学方面的知识, 更要有所从事的编辑学科的专业知识。编辑是个“杂家”,是个综合型人才,编辑还应是个“专家”、“学者”。 渊博的专业知识是编辑胜任专业编辑工作的前提。厚实的编辑学知识,使编辑工作游刃有余的得以施展。编辑看稿时,涉及到的知识范围之广是其他领域无可比拟的,所以有人说编辑是个“杂家”,但我认为,编辑首先应是个“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1.
1 报纸文献作为信息源的重要价值 报纸文献指报纸上登载的消息、文章、广告等一切文字和图像资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源,具有特殊的参考价值和史料价值。其特点是: (1)报纸文献是全社会的档案 社会各个领域的新事物,一般都会在报纸上作报道,作为一种凭证,可以说,报纸文献是全社会的档案; (2)报纸文献是第一手文献 报纸消息和某些文章,都是由记者采访、通讯社发稿或亲身经历者撰写,大多属于第一手文献,具有很强的原始文献价值; (3)报纸文献内容异常丰富 报纸消息无所不包,加上报纸有种类繁多的专栏、副刊,内容异常丰…  相似文献   

12.
文章聚焦网络社会的建构逻辑,与三位学者展开思想对话.作者认为,网络社会正在从“空间的生产”转向“时间的生产”,以时间-交往逻辑取代空间实践逻辑;网络社会共同体比专业知识共同体有更大的知识价值,而文明共同体的普世知识启蒙,则比一切知识议题都更具反思性;“宏观理性的人”可超越个体化的理性,但面对观念市场的理论可能,仍应保持审慎和批评.  相似文献   

13.
关于今本《论语》的由来,学术界有不同观点,如杨伯峻先生认为,今本“基本上就是《张侯论》”;古棣等也认为古注和“近现代各种《论语》注解本依据的都是《张侯论》”。黄立振先生则认为,郑玄本“即是现行《论语》的来源”。而《张侯论》及郑玄本的由来与异同,文献又有不同的记载,前人亦有不同的认识。所以,有必要对今本《论语》的由来进行再考证。  相似文献   

14.
地方文献简言之就是“有关地方的一切有价值的资料”,是记录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其内涵有广义说和狭义说之分。广义的地方文献指有关地域的史料、人物和地方版本的文献,即由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史料三部分构成;狭义的地方文献通常指地方史料  相似文献   

15.
第三次文献转型给图书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我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对文献的定义是:记录有一切知识的载体。从我国现存最早殷墟甲骨算起,我国文献发展历史至今已有3500多年。文献历来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保存文化遗产的最主要的手段。文献发展变化的历史,可以概括为三次文献转型?..  相似文献   

16.
一、记叙文题材可写实也可写虚 “记叙文”的称谓源于“记载文”“记事文”和“叙事文”的结合,“记载文”和“叙事文”最早出自陈望道的《作文法讲义》。其定义分别为:“记载文是记载一切存在空间的景象,情状的文章。”“叙事文”是“记叙一切经历时间、事物变化过程的文章。”“记事文”的定义则来  相似文献   

17.
图书分类中的“集中与分散”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它牵涉到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不仅关系到图书分类法的编制,而且也关系到分类的原则和方法、目录组织、藏书组织和排架等,同时也直接影响到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因而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所谓图书分类中的“集中与分散”,主要是指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和相关学科之间,是按文献的学科性质还是按文献论述的中心内容和文献的主要用途归类的问题。换言之,从学科的观点看,某些类目应该分散,但从使用的角度出发,某些类目则要求集中。这种“集中与  相似文献   

18.
苏露 《大观周刊》2012,(33):176-177
美国学者霍夫史特德(H以£ede)指出,文化是“包括由相同教育和生活经历共同造就的·群人的特征”。而卡德尔(Kolde)认为跨文化优势由双方母国(或民族)文化背景优势,双方母公司自身特有的“公司文化”风格优势及双方当事人个体文化素养的优势三部分构成。综合各位学者的观,鼠,可以看出,文化显示出其层级性,即民族层级、组织层级、个体层级。不同层级的文化涉及范围大小是不同的,个体从属于不同文化群体或网络,这种网络间是有联接的,彼此相互作l甩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索传军 《图书馆论坛》2021,(5):20-25,29
文章首先从《2019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青年学者沙龙学术共同体倡议》《新时代图书馆学教育行动倡议》分析当前我国图书馆学界的集体焦虑现象;然后以“图书馆学学科发展报告”“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的理论成果为基础,基于库恩关于学科发展的理论展开分析,发现我国仍然处于经验图书馆学时期,相关研究以社会热点为主,主要研究问题来自学科外部而不是学科内部。文章认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发展的,不能简单地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图书馆;图书馆学本质上是关于“知识对象”描述、序化与发现的科学;图书馆学的未来发展应该以知识为中心、以知识管理为轴心、以知识服务为重心,构建图书馆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①此后,对“文献”一词的具体所指,虽经历代专家学者的几番界定,但不外乎指载于各种载体的一切有价值的语言文字资料。时至今日,载体的范围不断扩大,文献的内容日益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民族、语言、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外事、科技、医学、民俗、宗教等各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人类文化知识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具体到医学科技论文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私人通信、内部讲义及未发表的著作,一般不宜列入参考文献表。但可紧跟在引用的内容之后注释或标注在页的地脚②。一、参考文献是现代医学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对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历来很多,我国科技期刊大多执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③中的方法,即“顺序编码制”。例:①徐大基.中医药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思路探讨犤J犦.中医药研究,2002,18(5):58~60。之所以对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标注如此重视,是因为它的收录与著录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