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遇上皇》之情节设置看元代文人心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遇上皇》是元代作家高文秀的优秀杂剧,此剧借赵元遭遇,较为完整地刻写了元代下层偃蹇之士在困境中挣扎的愁苦、愤忍、幻想、痛悟与决绝的心路历程,在反映当时文人心态方面具有较强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2.
邵茂庆 《集邮博览》2014,(12):85-85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融合多种表演艺术形式,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散曲则产生于民歌俚谣,语言自由活泼,表现力丰富,雅俗共赏。元曲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独具特色,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鼎足并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灿烂花朵。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我在研读元代杂剧作品时,发现元代流行过一种名叫“打髀殖”的游戏,而且至今仍在一些地区可以见到。笔者孤陋寡闻,不曾在报刊杂志上见到过介绍这种游戏的专文。为此,试图对“打髀殖”略作解说,以飨读者,并就教于高明。 关汉卿《哭存孝》杂剧第一折“后庭  相似文献   

4.
乐明 《上海集邮》2014,(12):8-9
12月1日《元曲》元曲又称词余、乐府,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类文体。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形式活泼、风格清新、手法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相似文献   

5.
元代剧作家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四人以杂剧并称,谓之关马郑白。马致远著有《汉宫秋》、《黄梁梦》、《岳阳楼》等名剧,他所作散曲很多,涵虚子说他的词曲如“朝阳鸣凤”,“典雅清丽”,大有“振鬣长  相似文献   

6.
李举纲  杨洁 《收藏》2012,(8):42-52
西安近年考古发掘的元代刘黑马家族墓,是迄今陕西地区发掘规划最大的元代家族墓地,出土文物种类多样,尤其是细泥灰黑陶俑和明器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真实反映了蒙元时期汉军世侯的社会生活、等级制度、丧葬文化与器具组合等重要内容,出土陶瓷器均可作为重要的纪年断代参照。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元杂剧究竟共有多少种,至今很难说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录鬼簿》的作者钟嗣成,于元朝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第二次修订了自已的著作后,在《录鬼簿》中著录的元杂剧作品是458种,明初先权《太和正音谱》之“群英所编杂剧”,著录的元代杂剧计535种。原刊于明万历年间的臧懋循《元曲选》,在‘“元曲论”中所列的”元群英所撰杂剧”共549本,因其中有33本是明人所作,故实载元杂剧作品516本,计512种《西厢记》五本算一种》。最近李修生先生主编的《元曲大辞典》所附录之“元杂剧全目”,综合各家曲目文献,共收录元…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问法.元代体育是在蒙汉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发生和发展的;汉法汉制、儒道理学、民族等级等是元代体育发展的主要社会制约因素;根据元代体育的形式和内容,元代体育具有军事性、地域区别性、等级差异性、历史传承和相互渗透性的特点;元代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统一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象棋对弈 双方兵种名称的区 分,并不始于元代, 实物考证已证明在 南宋时期仕和士、兵和 率就有区分,与炮的 区分甚至更早些。但是 在元代这种区分迅速发 展,扩大到很多兵种,其 中有的被历史淘汰掉, 有的直至今日仍被采 用。为什么在元代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呢?本文结合遗存实物进行一些探索。 首先这种现象与元代这一特定时代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象棋在南宋时代,成为民间普遍的不可缺少的娱乐工具,但是元代蒙古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压制汉族文化,但是象棋以它惊人的魅力,顽强地生存于人民大众之中。 照片1…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杂技艺术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演出地点从撂地摊、马戏大棚到剧场,演出内容从单纯技巧到艺术升华再到文化内涵的介入,演出形式从友好出访、商业演出到跨国合作,当代中国的杂技艺术经历了传统演绎、创新、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当代中国杂技艺术是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探索与创新、借鉴与学习融合得最好的一种艺术方式。以观众的审美需求为追求目标,以世界潮流不断涤荡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11.
古典文学名著《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的著名戏曲作家王实甫精心创作的一部元曲杂剧。他在唐代《莺莺传》传奇小说与金代“董西厢”诸宫调的基础上,丰富了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表达了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文词优美生动,它对中国戏曲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七百多年来,通过各种戏曲的改编、演唱,《西厢记》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中,已是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2.
元初杂剧作家李寿卿的《伍员吹箫》杂剧取材于史传和民间传说。情节结构方式与《赵氏孤儿》杂剧基本相同。通过主人公伍子胥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家英雄落魄的悲慨和对快意恩仇的豪侠人生的向往,是一部复仇剧。杂剧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产生了严重的缺陷,影响了表达效果。曲词刚健质朴,趋于本色。《伍员吹笛》杂剧是一部悲剧作品。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事活动的增多,杂技以艺术精湛.不受语言限制,既能够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具时代感的优势多次跟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近年,金奖杂技节目在北京为胡锦涛主席宴请布什总统演出,为温家宝总理宴请欧盟主席演出.还多次参加APEC、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等许多重要国际会议和重要国事活动的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宾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清代杂剧以短小犀利的风格、复杂丰富的思想内容显示了独特的意蕴。文章从反映故国兴亡之悲、才子佳人剧、丈人们的遗愁写恨之剧、以现实的市井生活、社会伦理为内容等四方面论述了清人杂剧的主题倾向;指出清代杂剧的发展与家庭戏班有密切的联系;对清人杂剧的特色以及清人杂剧研究状况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板桥  程洁 《收藏》2007,(1):170-171
2006年11月21日至22日,由《社会科学报》社,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承办的“元代瓷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6.
试论南戏发展及与北杂剧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南戏史料入手,探讨了南戏发展各阶段称谓的变化及其原因,南戏与北杂剧的关系,推翻了“元统一前南戏主要受北杂剧的影响和元统一后北杂剧主要受南戏的影响”的传统观点,提出了南戏和北杂剧共源于同一母体-宋杂剧的观点,进一步廓清了南戏的发展轮廓。  相似文献   

17.
为响应中央节俭办会的文件精神,从2012年底开始,很多大型的演出纷纷缩减经费,从指令性演出到商业性演出都减少了很多。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我们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演出重点放在文化下乡、送文化进校园、惠民:亡程等送文化工程上,真正把文化和欢笑送到老卣姓中间去,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我团还成立了艺术委员会,结合我团中坚分子,创作创新了更多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乐明 《上海集邮》2014,(7):9-11
7月6日《黄梅戏》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鄂皖赣交界的湖北黄梅县城(431500)东北7.5公里的多云山。史料记载,黄梅采茶歌在唐朝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每年春天,茶农们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小调和民歌来调剂生活,在漫山遍野的歌声中,采茶戏孕育成熟。清道光九年,  相似文献   

19.
宁志超 《收藏》2007,(4):46-47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起来的政权,蒙古族与汉民族文化,习俗迥然不同,甚至君臣之间讲话都要翻译,由于对这一大的历史背景未能深究,故而元瓷研究产生许多错误,长期误导着整个陶瓷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李举纲  杨洁 《收藏》2012,(15):42-52
西安近年考古发掘的元代刘黑马家族墓,是迄今陕西地区发掘规模最大的元代家族墓地,出土文物种类多样,尤其是细泥灰黑陶俑和明器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真实反映了蒙元时期汉军世侯的社会生活、等级制度、丧葬文化与器具组合等重要内容,出土陶瓷器均可作为重要的纪年断代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