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们有创业资本! 走出华为的人大多都是有房有车一族,几年间,华为真实地培养了一群年轻的百万乃至千万"富少". 他们有创业梦想! 任正非因为其传奇的创业史,使不少华为人奉为偶像.在贡智科技创办人张永杰心目中,任是唯一的偶像.有朝一日成为任氏第二的梦想,刺激着不少华为人的创业神经.  相似文献   

2.
正华为总裁任正非曾将重大创新称作"无人区",并认为华为在行业中已逐步攻入这个"无人区",处于既无人领航,也无既定规则,且无人跟随的局面。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而言,如何才能穿越这个"无人区",一举成为行业创新领航者?在进行科技创新跨度较大的商业性项目时,设置一到多个"商业中间体"是优秀创新企业的基本做法。打开穿越"无人区"的立体地图  相似文献   

3.
曾被认为是任正非接班人的李一男,以其5年升任华为副总裁的个人事业发展速度,以及创业两年融资十个亿的迅猛势头,引起业界关注.在最新一期<数字财富>封面文章"谁是10年后中国的商业巨人"中,李一男名列其中.文章甚至指出:李一男能否缔造中国"思科"?  相似文献   

4.
<正> 市场变幻,但华为的业绩令人震惊,2009年销售额增长近三成。任正非的想法,看起来非常实在:"投标,合同签订,交付,开票,回款"是贯穿公司运作的主业务流,承载着公司主要的物流和资金流。针对这个主业务流的流程化组织建设和管理系统建设,是我们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深圳特区科技》2009,(9):56-57
任正非看到一个机会:华为可能成为第一!过去华为在三个领域都是全球老二,但随着3G时代到来,多项第二的华为,无疑具有排在第一的综合能力。华为的新定位是:3G环境下的“方案提供商”和“系统服务商”。  相似文献   

6.
华为简介任正非,1944年出生,1978年从部队转业;1987年,他创办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94年,参加亚太地区国际通讯展,获极大成功;1996年,华为大规模与内地厂家合作,走共同发展的道路;华为公司在任正非的带领下发展迅猛,2001年销售额达255亿元,成为中国市场光网络、智能网、数据通信、3G、NGN、GSM设备、交换机产品及接入系统的佼佼者;2002年,华为公司被评为中国电子百强第8名;  相似文献   

7.
程华山1999年进入华为,就明确了自己到华为工作的目的一为了学习而工作.他要为将来自己的创业积累丰富的"知本"而在华为打工.  相似文献   

8.
华为创业系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IT业举足轻重的企业,也是一所特殊的"大学",在生产一流产品的同时,也在生产一流的企业人才.近几年,一茬又一茬的华为精英开始走出华为的"深宅大院"自立门户.令此间观察人士感到饶有兴趣的是大多数华为创业者,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华为的烙印,如创业观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等,所创业企业无论从组织资源、市场资源,还是技术资源、人力资源,总有一些什么和华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声音     
<正>袁亚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世界强国必然是数学强国。2019年,李克强总理强调,"卡脖子"问题的根子在基础研究薄弱,四部委联合发文加强数学研究,任正非等企业家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数学之重要……全社会对数学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数学研究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未来,数学仍将乘风破浪,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强国建设中担当重任。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比如,华为的5G标准源于10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的通讯行业走出了几年的冬天历程,走向了全面的复苏,而作为我国通信产业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深圳,以华为、中兴为首的通讯巨头在海外市场取得突破,并且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华为的海外研发活动发展及全球研发网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基于专利数据,采用网络分析方法(Network Analysis),对华为的全球研发网络进行案例分析,旨在解析华为的全球研发网络的演进过程以及华为的海外研发战略路线;通过华为在研发全球化方面的成功"故事",揭示其对各国企业在海外研发投资活动领域提供的新发展思路。本研究发现,与其营销国际化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不同,华为的研发全球化路线是一条"城市"(发达国家)到"农村"(发展中国家)的道路。华为以技术资源优势的发达国家为开路"先锋"和"活跃分子",以获取技术优势资源为前进驱动;在发展的过程中,灵活把握获取人才优势的机会窗口;最后,华为不忘带动"农村"的发展,在其研发网络中带动加入小比例的不具备技术资源优势(但具备市场价值)的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2.
徐文伟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10):1108-1111
<正>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成立于1987年,得益于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拼搏努力,我们把华为这艘大船划到了"与世界同步的起跑线"上。华为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全过程,就是基于创新的成功。2019年上半年,在面临巨大的外部挑战和压力下,得益于客户的信任、伙伴的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华为依然取得了23%的同比增长,销售收入4 01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8.7%。巨大的外部压  相似文献   

13.
公司第一单比较大的生意是华为.之所以选择华为,一是因为华为的单大,二是有华为这个大客户,在争取别的客户时可增强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第三则是了解华为,胜算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14.
黄炜 《深圳特区科技》2003,(113):119-121
深圳捡不到黄金,但能发现机会。在深圳,哪怕你一名不文,只要你能吃苦,够坚持,抓住机会,你就会一飞冲天——任正非八十年代末骑着自行车卖盒饭,谁能想到他会创造出华为那样的奇迹!深圳就像一个魔术师,不断地把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把梦想变成现实。也许你只有800元,也许你连800元都没有,不要紧,你有一双能吃苦的手,你就可以来闯深圳了。因为这里是——实干家的乐园,勇敢者的乐土。  相似文献   

15.
正华为继2019年被美国拉入"黑名单"后,又一次被针对了。这次,美国商务部变本加厉,直指华为全球芯片供应链:任何一家企业若帮华为生产产品,只要利用到美国的设备或技术,必须得到美国的批准。这也就意味着,美国给华为成百上千的供应商抛出了一个单项选择,叫嚣着明晃晃的强盗逻辑——我不许,就不能和华为做生意。  相似文献   

16.
正寒冷的冬天来了,我们可以通过多穿衣、开空调等方法驱走寒冷,使身体暖和起来。可是,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无法享受到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它们又是如何应对这寒冷的冬天的呢?尤其是昆虫,冬天之前,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飞舞,苍蝇和蚊子"嗡嗡"地叫着,蚂蚁在四处爬行,蚱蜢在跳来跳去,蝉在鸣叫……但是,一旦气温开始下降,冬天忽然而至,这些虫子似乎都消失了。当天气变暖时,它们又会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是不是都很好奇:冬天,它们都到哪儿去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自然,看看动植物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季的吧!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创新型企业的成功典范,华为在基础研发领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创新价值理念",经过近十年的精耕细作,打造出一条"基础研发-应用研发-产品市场化"的产品研发链、自主创新链,从一个注册资金只有2万元的小公司,发展成为营业总额超过2,500亿元的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以近年来华为力推的5G战略为例,探讨华为的创新策略与研发布局,及其对广东省填补原始创新"短板"、抢占自主创新"高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冬天.   大雪纷飞,一片片洁白的雪花打在行人的雨衣上.发出细微的响声,我和姐姐冒着寒风,打着雨伞去绍兴--我们可不是去玩的,而是去购置冬天的衣物.……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的通讯行业走出了几年的冬天历程,走向了全面的复苏,而作为我国通信产业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深圳,以华为、中兴为首的通讯巨头在海外市场取得突破,并且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近日上海车展前夕的阿尔法极狐之夜活动上,华为"Hi自动驾驶系统"迎来首秀,搭载华为Hi自动驾驶系统的北汽"极狐阿尔法S"汽车正式亮相,双方将打造"全球自动驾驶新标杆"。之所以广受关注,是因为华为的Hi自动驾驶系统为人们呈现了自动驾驶范畴中"智能座舱"的现实场景。在该系统中,华为提供了包括计算与通信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以及激光雷达等在内的智能化部件整合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