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剑桥 《青年记者》2006,(16):72-72
资讯时代,媒体众多,记者多如过江之鲫,以致于一些部门和单位从过去盼记者、请记者到如今怕记者、烦记者。“防火、防盗、防记者”成了朋友们打趣的口头语。于是记者们失落了,流失了,转行了,再也不敢以“无冕之王”自诩了。这其中,党报记者作为记者中的一员,经历了同样的阵痛,同  相似文献   

2.
在报刊的新闻通讯中,不时看到这样的描述:“记者了解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记者琢磨着”,“记者联想到”,甚至用“记者按”大发议论,要人们受到启发,认真抓好,把某单位的好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去。如此等等。看到这一连串的“记者”如何如何,使人好生纳闷:这些都冠以“本报记者”、“本刊记者”头衔的新闻通讯中所介绍的情况,经验,难道不  相似文献   

3.
在报刊的新闻通讯中,不时看到这样的描述:“记者了解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记者琢磨着”,“记者联想到”,甚至用“记者按”大发议论,要人们受到启发,认真抓好,把某单位的好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去。如此等等。看到这一连串的“记者”如何如何,使人好生纳闷:这些都冠以“本报记者”、“本刊记者”头衔的新闻通讯中所介绍的情况、经验,难道不是记者了解到、采访到的?所提出的问题,难道  相似文献   

4.
报纸的宣传质量要“上”去,记者要“下”去。这是各新闻单位公认的一条经验。这“上”“下”之间的确存在必然的联系,然而我觉得记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又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离开了记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即使人下去了,也未必就一定能使报道质量上去。诚然,我们记者中的多数同志是积极努力的,工作中创造了不少为社会和同行们所公认的成绩。可是,毋庸讳言,也确有一些记者怕下农  相似文献   

5.
“有通稿吗?”时下,有些记者赶到新闻发布单位或采访现场后,总是很关心地这么问。一旦听说有“通稿”,便如释重负,把“通稿”往文件包里一装:“等着看报纸吧!”说罢潇洒而去。很难想像这些靠“通稿”过日子的记者能写出什么像样的新闻。靠这样的记者能办出让读者喜闻乐见的报纸吗?现在,有的单位和部门热衷于召开各种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他们往往在开会之前就组织人员为记者代劳,把需要报道的事写成由本单位领导审阅后感到满意的“通稿”。可以说,在记者来之前已是万事俱备了。拿他们的话说,请记者们来只不过是捧捧场、加深…  相似文献   

6.
亦杰 《今传媒》2006,(8):25
我爱看央视的“新闻调查”栏目,记者王志、董倩、杨春、柴静等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很赞同《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李大同的评价:“新闻调查”的记者显现出职业化特征,这表现在对采访现场的控制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上。在提问的水平上,“新闻调查”的记者越来越表现出个性,这会让观众对他产生出信任。”《调查“新闻调查”》一书对“新闻调查”的记者们作了专门介绍。书中说,这个栏目对记者有特别要求:第一,质疑的精神;第二,平衡的意识;第三,平等的视角;第四,平静的心态。据我观察,“新闻调查”的记者们达到了这个要求。这方面是值得…  相似文献   

7.
深入问题,如今十分地被重视了。所以重视,是因为现如今,记者写新闻,采访不深入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报社的老总总是对年轻记者们耳提面命:到基层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要想抓“活鱼”,只有到现场。无庸置疑,今天年轻记者在脚底板上的功夫的确比过去的老记者们差多了。这也许是条件比过去好的缘故,比如说有了传真有了电话,有些采访活动便省事得多,而不必事必躬亲,非要打跑趟不可了。比如说被采访单位几乎都备有  相似文献   

8.
一位同行在一篇短文中提到,新闻界个别记者不讲信用。比如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们约定时间,同步发表某新闻,他却违反诺言,“捷足先登”,抢先把新闻捐出去,结果把别人“涮得够呛”。既然相互有约在前,就应该讲究个“信”  相似文献   

9.
“说”即话语权是党和人民赋予记者的职责,是社会功能的体现,这种权利不属于个人所有,用与不用,怎么用不能取决于个人的喜好或价值取向。那种歪曲事实、只为某些利益集团或个人说话的记者,我们称之为“胡说记者”。而那些不积极主动深入采访,偏听偏信,有辱使命,不去揭示真相的,我们则称之为“不说”记者。以往的有偿新闻,大都是一些企业和个人相中了媒体的社会传播功能,而要记者按其要求“胡说”,现在某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躲避舆论监督,息事宁人,不惜花钱封口,要记者“不说”。其实,说什么反映的是记者的观点和立场“,怎么说”体现的是记者的…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领导机关干了多年与记者打交道的工作,觉得当记者蛮吃香,尤其是电视台的记者,许多会议是主持人不见扛摄像机的,不宣布开会。近年到基层新闻单位直接从事记者管理工作,方知电视台的记者们也有许多难言之处。譬如一种“请记者”,倒让你多少有些害怕。怕什么?一怕“党政机关请”。新闻单位是党的喉舌和舆论阵地,理应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在党委和政府需要的时候,应该积极服从,主动配合。但也不能忽视新闻规律,逢会、逢领导有活动或下基层,都让新闻单位去宣传报道。时下在一些地方就存在这种倾向,四套班子领导活动、各…  相似文献   

11.
有报道说 ,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 ,1998年邀请一批香港记者到沈阳采访 ,目的是让记者们宣传该市的改革开放成就 ,也就是市长的“政绩”。可一位香港记者对慕引导他们看的“成就”偏偏视而不见 ,却紧紧盯住了慕市长穿的一身“行头” ,衬衫、领带、西服、皮鞋……全是世界名牌 ,少说也值几万港元。一个月收入一千多元的市长 ,能穿得起?这位记者在香港一家报纸上报道了这件事 ,其潜台词不言而喻———沈阳市市长是个贪官。不久后 ,果然东窗事发。这篇报道赞扬了香港记者好敏锐的眼力。但笔者认为 ,关键不在于记者的眼力 ,更在于老总的魄力。…  相似文献   

12.
赵金 《青年记者》2002,(11):54-56
主持人的话:最近一位做跑口记者的朋友向我诉苦,由于写了几篇所跑“口”单位的批评文章,被该“口”的诸单位联合封杀,不再提供新闻线索,导致新闻漏报,完不成任务.遭到“老板”警告。而有些吃著,用着,拿着所跑单位福利,写着官样文章的记者却“名利双收”,还时不时拿回大红的表扬信,这令他愤怒不已: “跑口简直就像新闻垄断.这简直是滋生新闻腐败的一项制度。”  相似文献   

13.
《记者摇篮》2006,(5):52-52
1.“踏访”式由头要“踏”出新东西来所谓“踏访”式由头,是记者或通讯员深入到现场,通过观察后写成的新闻由头。利用这种方式要注意,记者或通讯员一定要善于发现新的事实。不要把那些与要报道的事实无联系的事来作为新闻由头。2.少用“了解到”式由头所谓“了解到”式由头,就是记者或通讯员把自己到某个部门、某个单位去了解情况的事作为新闻由头。如果说这种方法值得推广的话,那么,记者和通讯员无须再紧张了,可以不急不忙,随便什么时候什么单位去采访都可以写出“新鲜”的新闻来,甚至还可以写出“昨日”新闻来。然而,这种方法也不是不能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曾有过一股“告记者热”(这里“记者”泛指记者、编辑等新闻工作者,下同)。这是我国新时期开展全民普法工作以来,尤其是民法通则颁布实施以来的新现象。新闻工作者对于当被告很不习惯,起码感情上一时难以接受。这并不难理解。记者不能超脱于法律之外,还得去打官司。一时间,报道中涉及的人或单位的法定代理人与记者乃至新闻单位法定代理人对簿公堂的事屡屡发生。这种诉讼大都由报道所引起,所以对新闻工作来说,它首先有一个采访过程中的法律问题。采访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处理好了,一般就不会导致“新闻官司”,即使由于有人无理纠缠以至诉诸法律,记者也能在诉讼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采访萎缩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记者们的采访渐渐变成“三包”式的了——包往返车(机)票、包吃、包住。掏钱的自然是邀请记者采访的单位。在交通住宿日益拥塞的今天,这种“三包”式的出差,着实让记者们大大松了口气。虽说不久前全国统一核发的记者证上赫然印有“在交通、通讯、住宿等方面优先安排”的字样,但在某些地方,这几个字毕竟抵不上“大团结”的效力。因此,有些非“三包”的记者采访结束之后七天八天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各级新闻单位对党政机关干部下基层作了大量的报道,特别是反映干部们如何深入基层排忧解难、办实事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但对干部下乡工作中存在一些什么问题,下乡干部有些什么苦衷却很少有记者去反映。新华社6月6日播发的记者来信《谨防下基层干部变成“采购员”》,就对这些问题作了很好的反映和分析,入情入理,令人信服。稿子开篇点题:“下基层的机关干部不要变成当地的‘采购员’。”这是记者近日在湖北省城乡  相似文献   

17.
童鹏 《青年记者》2002,(10):27-27
在地市级以下新闻单位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往往把自己定位为“小记者”,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局限于“一城一地”的报道,很少从全省、全国的大局考虑问题。总认为,小地方不出好新闻。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地市级新闻单位宣传报道的地域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狭小,在采写新闻中有它的局限性。但是,正因为面窄点少,记者对方方面面都比较熟悉,有吃透“下  相似文献   

18.
在千变万化的现实社会中,新闻信息虽然无处不在,有些新闻还是需要“抢”,需要“挖”,需要记者用敏锐的“新闻眼”去发现,有的更要求记者们用睿智的头脑去分析思考,存真去伪。这就注定了记者要有职业的敏感性、高度的责任心和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如邹韬奋。范长江、穆青等等,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如今的中青年新闻工作者也大多继承了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优良品德和作风。然而,在我们这个庞大的新闻队伍中,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少数记者缺乏一个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包括理论修养、业务知识和实际能力以及品…  相似文献   

19.
报道一年一度的“两会”,不仅是首都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也被许多海外新闻单位视为当时的一个新闻热点。在20天的时间里,国内(包括台港澳)和国外共有250多家新闻单位的上千名记者集中在“两会”上,这还没有计入一些代表团的“自备记者”,而出席本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也才2700多名。“两会”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新闻大舞台,记者们都尽量在这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回顾这一次报道的得失,对各自单位的业务建设,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每当公共或正式场合,我和我的同行们掏出“记者”名片交换的时候,我郑重或自得的神色背后都藏着虚弱或羞赧。我常常反问,我,还有我的这帮同事,是真正的,完全的记者吗?我们的工作方式是真正意义的记者吗? 冷静思忖,我觉得,我们的“记者”,充其量不过是1/3。抛开“自由职业”的概念不说。我们遇到的第一大问题,是不得写我认为很有意义,对社会也有意义的东西。我曾捧着“请参加工作”的会议通知来到神圣的会场,但会议规定记者只许开会而不得发出新闻(新闻是由一家单位以通稿发出的)。当一个记者参加会议,有所思、有所得而不能写的时候,无疑是痛苦的。还有,我曾被客气地邀请参加某机关新任主要负责人同记者的见面会。这场合对于记者了解该负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